5.6 最小电导率a. 考虑半导体的电导率e h en ep σμμ=+。
掺杂总是能提高电导率吗?b. 请说明:当Si 的p 型掺杂而使空穴浓度为下式所表示的值时,可以得到最小的电导率。
m p n = 与该式对应的最小电导率(最大电阻率)为min 2en σ=c. 对Si 计算m p 和min σ,并与本征值进行比较。
解析:a. 半导体的电导率e h en ep σμμ=+,其中,n 和p 满足质量作用定律2exp()g i c v E np n N N kT==-,在一定的温度下,np 为常数。
当掺杂增大电子浓度n 时,空穴浓度p 则会减小,反之亦然。
在掺杂浓度一定时,由于e h μμ>,如果对半导体进行n 型掺杂,则n>p ,显然随着掺杂浓度的p 型掺杂,则n<p ,显然随着掺杂浓先减小后增大;当对半导体进行补偿掺杂时,电子浓度和空eμ和h μ的减小。
所以,掺杂不一定能提高电导率。
b. 将2i np n =即2i n n p=带入e h en ep σμμ=+得2i e h n e ep pσμμ=+e h μμ>,因此,当Si 的p后增大。
对2i e h n e ep p σμμ=+求导得2'2i e h n e e p σμμ=-+,令'0σ=得p n =相应地2en σ=m p n =时,电导率最小,为min 2en σ=。
c. 室温下,对于Si ,103i 1.010n cm -=⨯,2111350e cm V s μ--=⋅⋅,211450h cm V s μ--=⋅⋅,带入m p n =和min 2en σ=得 1031031.710 1.010m i p cm n cm --=⨯>=⨯611611min i 2.510 2.910cm cm σσ------=⨯Ω⋅<=⨯Ω⋅若取103i 1.510n cm -=⨯,则有1031032.610 1.510m i p cm n cm --=⨯>=⨯611611min i 3.710 4.310cm cm σσ------=⨯Ω⋅<=⨯Ω⋅5.13 砷化镓 Ga 具有的化合价是3,而As 具有的化合价是5。
当Ga 和As 原子一起形成GsAs 单晶体时,如图5.54所示,一个Ga 的3个价电子与一个As 的5个价电子均共享,结果形成4个共价键。
在具有大约23310cm -Ga 原子和As 原子(数量几乎相等)的GsAs 晶体中,无论是Ga 还是As ,每个原子平均具有4个价电子。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其价键的结合与Si 晶体中的相似,每个原子4个键。
然而,它的晶体结构却不是金刚石结构,而是闪锌矿结构。
a. 对于每对Ga 和As 原子,以及在GaAs 晶体中,每个原子的平均价电子数是多少?b. 如果在GaAs 晶体中以Ⅵ族元素硒(Se )或碲(Te )代替As 原子,情况如何?c. 如果在GaAs 晶体中以Ⅱ族元素锌(Zn )或镉(Cd )代替Ga 原子,情况如何?d. 如果在GaAs 晶体中以Ⅳ族元素硅(Si )代替As 原子,情况如何?e. 如果在GaAs 晶体中以Ⅳ族元素硅(Si )代替Ga 原子,情况如何?两性掺杂表示什么?f. 基于以上对GaAs 的讨论,你认为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AlAs ,GaP ,InAs,InP 和InSb 的晶体结构是什么?解:a. 对于每对Ga和As原子,)以及在GaAs晶体中,每个原子的平均价电子数是4.b. Ⅵ族元素硒(Se)或碲(Te)具有的化合价是6,Ga具有的化合价是3。
当在GaAs晶体中以硒(Se)或碲(Te)代替As原子时,一个Ga的3个价电子与一个硒(Se)或碲(Te)的5个价电子共享,形成4个共价键,而每个硒(Se)或碲(Te)剩余1个价电子未能组成价键,这个电子便围绕硒(Se)或碲(Te)原子运行。
室温下,由于GaSe或GaTe晶格的振动,该价电子很容易被释放,即硒(Se)或碲(Te)原子成为施主原子。
c. Ⅱ族元素锌(Zn)或镉(Cd)具有的化合价是2, As具有的化合价是5。
当在GaAs晶体中以硒锌(Zn)或镉(Cd)代替Ga原子时,一个硒锌(Zn)或镉(Cd)的2个价电子与As的5个价电子共享,形成4个共价键,但其中一个价键将少一个电子,即有一个空穴,临近的电子可以通过隧穿进入该空穴,并且室温下该空穴可摆脱Zn-或镉Cd-格点而成为自由空穴,即硒锌(Zn)或镉(Cd)原子成为受主原子。
d. Ga具有的化合价是3,Si具有的化合价是4。
当在GaAs晶体中以Ⅳ族元素硅(Si)代替As原子时,一个Ga原子的3个价电子与Si的4个价电子共享,形成4个共价键,但其中一个价键将少一个电子,即有一个空穴,临近的电子可以通过隧穿进入该空穴,并且室温下该空穴可摆脱Ga-格点而成为自由空穴,即Ga 原子成为受主原子。
还是Si是施主原子?e. Si具有的化合价是4,As具有的化合价是5。
当在GaAs晶体中以Ⅳ族元素硅(Si)代替Ga原子,一个Si的4个价电子与As的4个价电子共享,形成4个共价键,而每个As剩余1个价电子未能组成价键,这个电子便围绕As原子运行。
室温下,由于SiAs晶格的振动,该价电子很容易被释放,即As原子成为施主原子。
还是Si是受主原子?两性掺杂是指同时具有施主和受主来控制其性能的掺杂,对于GaAs晶体,当用Si原子进行掺杂时,由上面的讨论可知,Si原子既可代替Ga原子,又可以代替As原子。
f. 基于以上对GaAs的讨论,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AlAs,GaP,InAs,InP和InSb的晶体结构应该是闪锌矿结构。
5.26 肖特基接触与欧姆接触 考虑一个以施主浓度为16310cm -掺杂的n 型Si 样品,其长度为100μm ,横截面积A 为10m 10m μμ⨯。
样品两端标记为B 和C 。
Si是4.01eV ,在B 和C 接触的4种可能的金属的功函数如表5.5所示。
表5.5 功函数(eV )Cs Li Al Au 1.82.54.255.0a. 理想情况下,哪些金属将产生肖特基接触?b. 理想情况下,哪些金属将产生欧姆接触?c. 如果B 和C 均为欧姆接触,请画出I-V 特性的草图;I 与V 之间是什么关系?d. 如果B 为欧姆接触,C 为肖特基接触,请画出I-V 特性的草图;I 与V 之间是什么关系?e. 如果B 和C 均为肖特基接触,请画出I-V 特性的草图;I 与V 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对于n 型Si ,掺杂浓度16310d N cm -=,由于1031.010d i N n cm ->>=⨯,所以1031.010d n N cm -==⨯由()exp cFn c d E E n N N kT -⎡⎤=-=⎢⎥⎣⎦得 19162.810(0.026)0.20610cc Fn dN E E kTIn eV In eV N ⎛⎫⎛⎫⨯-===⎪ ⎪⎝⎭⎝⎭则该n 型Si 的功函数为() 4.216n c Fn E E eV φχ=+-=理想情况下,当金属的功函数m φ高于半导体的功函数n φ时可以产生肖特基接触,反之可以产生欧姆接触,所以a. 理想情况下,Al 和Au 将产生肖特基接触。
b. 理想情况下,Cs 和Li 将产生欧姆接触。
c. 如果B 和C 均为欧姆接触,电流由半导体体区部分的电阻决定,电流密度为J E σ=E 是在该部分所加的电场。
则有e h d e en ep eN σμμμ=+≈U E l = I J A=所以有d e I UeN A lμ=,即 191644100(1.610)(10)(1300)(10) 2.110100d e A I eN U U U l μ---=≈⨯⨯=⨯电流与电压为线性关系。
d. 当B 端电压为正、C 端电压为负时,由于B 端为欧姆接触,其电阻小于半导体体区电阻,C 端为肖特基接触其电阻高于半导体体区电阻,电压降落在高阻区,因此电流由C 端决定,C 端为肖特基结反向偏置,有11exp BJ J C kT φ⎛⎫≈=- ⎪⎝⎭,反向饱和电流为20exp Be J B T kTφ⎛⎫=- ⎪⎝⎭。
当B 端电压为负、C 端电压为正时,B 端为欧姆接触,其电阻小于半导体体区电阻,C 端为肖特基接触其电阻高于半导体体区电阻,电压降落在高阻区,因此电流由C 端决定,C 端为肖特基结正向偏置,有 0=exp 1eVJ J kT ⎡⎤⎛⎫-⎪⎢⎥⎝⎭⎣⎦。
(对不对?) e. 如果B 和C 均为肖特基接触,当B 端为正、C 端为负时,B 端肖特基结正向偏置而C 端肖特基结反向偏置,因此电流由C 端决定,有11exp BJ J C kT φ⎛⎫≈=- ⎪⎝⎭,反向饱和电流为20exp Be J B T kTφ⎛⎫=- ⎪⎝⎭。
当B 端为负、C 端为正时,B 端肖特基结反向偏置而C 端肖特基结正向偏置,因此电流由B 端决定,有11exp BJ J C kTφ⎛⎫≈=- ⎪⎝⎭,反向饱和电流为20exp Be J B T kTφ⎛⎫=- ⎪⎝⎭。
6.2 Si pn 结 考虑一个长pn 结二极管,其p 区的受主掺杂浓度为18310a N cm -=,n 区的施主掺杂浓度为d N 。
二极管正向偏置,外加偏压0.6V 。
结横截面是1mm 2。
3()dopant N cm -并遵守下列近似关系:717510(1210)dopant N τ--⨯=+⨯a. 假如15310d N cm -=,那么耗尽层基本上扩展到n 区,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复合时间h τ。
计算扩散和复合对总的二极管电流的贡献。
你的结论是什么?b. 假如18310d a N N cm -==,那么耗尽区宽度W 向两边扩展等宽,而且h e ττ=。
计算扩散和复合对总的二极管电流的贡献。
你的结论又是什么? 解:外加偏压0.60.026kTV V V e=>=,对于长二极管,正偏时其总电流密度为 00=exp exp 2s r eVeV J J J kTkT ⎛⎫⎛⎫+⎪ ⎪⎝⎭⎝⎭其中,0=exp s eVJ J kT⎛⎫⎪⎝⎭为扩散电流密度,0=exp 2r eVJ J kT⎛⎫⎪⎝⎭为复合电流密度,且 20h e s i h d e a eD eD J n L N L N ⎛⎫=+ ⎪⎝⎭02p i n r e h W en W J ττ⎛⎫=+ ⎪⎝⎭。
a. 当18310a N cm -=,15310d N cm -=时,耗尽层基本上扩展到n 区,该区域少数载流子的复合时间为771715510 4.9010(121010)h s s τ---⨯==⨯+⨯⨯根据图5.19,在掺杂浓度为15310dopant N cm -=的条件下,空穴的漂移迁移率是121450cm V s --⋅⋅,所以由爱因斯坦关系式//h h D kT e μ=得11212/(450)(0.0259)11.655h h D kT e cm V s V cm s μ---=≈⋅⋅=⋅则有32.391023.9h L cm m μ-===⨯=由于d a N N <<,所以119222103211203153(1.610)(11.655)(1.010)7.8010(2.3910)(10)h e h s i i h d e a h d eD eD eD C cm s J n n cm A cm L N L N L N cm cm -------⎛⎫⨯⋅=+≈=⨯=⨯⋅ ⎪⨯⎝⎭则扩散电流密度为112200.6=exp (7.8010)exp 0.900.0259s eVV J J A cm A cm kTV---⎛⎫⎛⎫=⨯⋅=⋅⎪ ⎪⎝⎭⎝⎭扩散电流为22(0.90)(0.01)9.0I JS A cm cm mA -==⋅=若取103i 1.510n cm -=⨯,则有1020 1.7610s J A cm --=⨯⋅2=2.02J A cm -⋅20.2I mA =未加偏压时该pn 结二极管的内建电势V 0为181502102(10)(10)(0.0259)0.775(1.010)a d i N N kT V In V In V e n ===⨯由于d a N N <<,所以耗尽区宽度W 为1/21/2127019212()2(11.9)(8.8510)(0.7750.6) 4.80100.48(1.610)(10)d V V W m m eN εμ---⎡⎤⎡⎤-⨯-===⨯=⎢⎥⎢⎥⨯⎣⎦⎣⎦而n p n W W W W =+≈,则1910358207(1.610)(1.010)(4.8010)7.8410222(4.9010)p i n ir e h h W en W enW C cm cm J A cm s τττ------⎛⎫⨯⨯⨯=+≈==⨯⋅ ⎪⨯⎝⎭则复合电流密度为823200.6=exp (7.8410)exp 8.411022(0.0259)r eV V J J A cm A cm kT V ----⎛⎫⎛⎫=⨯⋅=⨯⋅ ⎪ ⎪⎝⎭⎝⎭ 复合电流为322(8.4110)(0.01)0.084I JS A cm cm mA --==⨯⋅=若取103i 1.510n cm -=⨯,则有00.754V V=0.45W mμ=720 1.1010r J A cm --=⨯⋅22=1.1810J A cm --⨯⋅0.118I mA =则总电流为9.00.0849.0I mA mA mA =+≈综上,当长pn 结二极管一端为重掺杂时,总的二极管电流主要由扩散产生,复合对总的二极管电流的贡献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