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摘要:理性主义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经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不同时期后,理性主义得到丰富与发展,并随着理性之光,人类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正确把握理想主义的核心要义,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方文化理性主义影响启示理性主义,最早在古希腊光辉的历程中显现,随着西方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理性虽为自然之光,但必须服从信仰,“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

而随着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到来,理性主义复兴了,它促进了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空前发展。

不同的时期,对于理性主义的阐释与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

自17世纪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理性主义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因此辩证地看待理性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一、理性主义的含义实际上对于理性主义的含义的解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流派对于理性主义的认识有所不同。

而现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主要指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它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1]其中对于“理性”的理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方面理性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的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世界上的很多民族,他们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文明。

西方,这个相对于东方而言的国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

而其理性主义,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深刻意义。

(一)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哲学在公元前7世纪就诞生于此,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民主政治、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对于理性主义而言,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是西方理性主义的源头。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士,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那就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士的观点,或许在我们今天看来很幼稚,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他之前人们总是用原始神话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而泰勒士,是第一个通过理性思维,通过观察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潮湿的,因此通过理性的推断出水就是这些潮湿东西的来源。

接着是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他提出了逻各斯,它表明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寻找万物的本原,而且通过理性进一步找寻现象背后带有规律的东西。

泰勒士与赫拉克利特对于世界本原的看法都是从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理性概括,而作为西方第一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于世界本原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这又反映了人类的理性认识进了一大步,证明人们认识事物已能从抽象方面把握。

为原子论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确定了理性在认识论上的地位。

[2]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西方孔子”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思想,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3]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老师的思想外,他还提出了“理想论”,并从其理念论出发,又提出了他的认识“回忆说”,他认为人的认识只不过是人的肉体降生尘世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感性经验虽然能够刺激引起这种回忆, 但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 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 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4]通过这一论证,柏拉图又系统阐明了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再到对柏拉图的理念产生怀疑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世界是具体多变的,而构成一个具体事物的材料,即实体是不变的,要把握这个实体不能通过感性认识,必须通过理性的概念、逻辑等才能把握。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理性主义推向了高峰。

(二)中世纪时期的理性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处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因此,哲学也被打上深深的神学烙印。

教父哲学的最早代表德尔图良就曾竭力贬低理性,否定科学,直言盲目信仰和梦寐主义。

而另一位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教父”的奥古斯丁就提出信仰高于理性,理性为信仰服务的观点。

虽然奥古斯丁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强调理性的最终目的是为神学服务。

接着就是经院哲学之王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一重要观点了,阿奎那认为理性和信仰同时存在,理性是自然之光,但是属于信仰的启示真理如上帝存在等,是理性不能把握和证明的,因此理性必须服从信仰。

总之说到底,哲学和科学只能充当神学的婢女。

虽然说,经院哲学虽然是一种禁锢思想的陈腐宗教思想,但是对于基督教的理性化有重要作用。

[5]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西方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的口号,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因为基督教哲学只把理性作为信仰的附庸,因此人文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必须高扬理性,反对麻木崇拜。

理性是一种自由判断的思维能力,理性的人完全能够离开上帝去认识自然,因此提倡运用人的理性积极思维,大胆探索。

[6]在文艺复兴时期,留着为了理性而奋斗的人文主义者的鲜血。

例如布鲁诺,他一生坚持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最后被大火活活烧死了,但他的英名却象征着科学和理性对宗教和野蛮的胜利。

很多人文主义者,对于理性主义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分力,他们通过倡导理性来发展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培养人才,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近代发展的理性主义18世纪,法国产生了启蒙运动,在启蒙主义思想的推动之下,形成了全欧洲的启蒙主义运动。

若问18世纪的主导精神是什么?亚·沃尔夫有一个简明的规定,他用了三种主义来说明它:现世主义、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

[7]的确,理性主义成了启蒙运动的核心要义,当时的先进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创立的唯理论,即理性是唯一可靠的,为法国的启蒙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他认为理性支配历史,只要合乎人的理性的法律才是合理的法律。

他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对理性主义的发展有进一步的突破,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同处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并不向笛卡尔那样片面地认为理性是天赋的,而是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后天的感觉得来的,因此从这里看出了唯理论有向经验论让步的势头,乃是一大进步。

而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强调知识的形成具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康德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理性为自然和行为立法,他把理性分为理论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自然界本无任何因果关系,这一切都是人主观强加于自然的,即理性通过先天综合判断为自然立法。

总言之,康德的理性观点大大的丰富理性主义的科学性。

在这以后,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理性主义,黑格尔认为理性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察理性,实践理性,自在地和自为地实在个体性。

观察理性是理性的初级阶段,它还只是“发现它自己就是存在着的对象,就是在现实的、感性现在的方式下存在着的对象”;实践理性阶段,“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也就是理性转化为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己;自在地和自为地实在个体性个体得到了实现,个体性与普遍性得到了统一,主体与客体得到了统一。

[8]至此,西方的理性主义由此发展到了顶峰。

三、理性主义对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理性主义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积极方面西方的理性主义引导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在启蒙运动后,人类对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与理性知识,因此创造出纺织机,在18世纪末发明了火车、蒸汽机车和轮船与轮船、气球等重要科学发明,这些发明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完成,足见理性主义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摇篮里的,众所周知,西方的法律文化从古罗马开始有着渊源流传的历史传统,法治社会,一直是西方社会所追求的。

而理性主义的自然法观念使西方人具有了法的价值观、基础观和多元观,拥有了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文化,为西方法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西方法治的影响意义深远。

[9]理性主义除了深深影响西方的法治文明外,还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通过理性思维,提出了一套社会改革方案,并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这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通过这种理性主义的传播与发展,科技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立、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使西方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理性主义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消极方面在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史上,由于理性主义的过分发展,逐渐遭到了哲学家们的猛烈批评。

他们站在反对理性至上的对立面上,对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的确,把理性主义作为一切裁决的最终权威明显欠妥。

对于康德“人是目的”的观点,本人是不大认同的,他认为理性的人都应当把自己和别人永远当作目的来看待,绝不是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

其实作为一个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每个时候都要作为目的,这样的话人活着会很痛苦的。

当你做每一件事时都以理性至上,也就是所谓的合理性,寻找利益的最大化,没错,或许这种手法用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上是有所作为,可是它会导致人的自私扩大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扩大,人情冷淡,人变了彻彻底底为了目的而活的人,所谓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等是不能仅仅用所谓的理性至上去形容的。

而对于理性至上这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在纳粹期间体现得最为彻底,听命于希特勒的那些高官用一个理性至上,即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方法,策划如何杀、如何处理、如何执行的政策,以所谓的理性血腥地杀害了犹太人,甚至这些杀人的士兵在杀人的时候没有一丝的犹豫与愧疚,人被理性至上的迷雾所萦绕,变得都麻木不仁了。

四、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对现代中国的启示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的历史主体——人,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构建人的现代化非常重要,而在构建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对于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人的理性思考的能力有所增长,才能使人作为主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凸显出来,提高解决社会、自然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