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判断推理(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一、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每小题1.5分)请开始答题:【类型】单选【分值】1.5【题干】56.非黑即白是一种逻辑谬误,指在两个极端之间,不恰当地二者择一,非黑即白式的思考,无视中间体存在,把选择范围仅限于黑白两个极端,不恰当地要求在二者中择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黑即白的是()。
【选项】A.大家都说张三很爱你,所以他一定是很爱你的B.张三不是一个成年人,所以他一定是未成年人C.张三不是一个工作狂,所以他一定是一个懒汉D.张三是个黑皮肤的人,所以他一定不是黄种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定义。
“非黑即白”定义关键词: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一个,无视中间体存在。
分析选项可知:A项,未涉及两个极端,不符合定义。
B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不存在中间体,不符合定义。
C项,“工作狂”和“懒汉”是两个极端,之间有正常工作的人的中间体,符合定义。
D项,“黑皮肤”和“黄种人”之间不存在中间体,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C。
【类型】单选【分值】1.5【题干】57.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选项】A.甲教唆未成年人纵火B.乙先骗被害人吃下安眠药,准备待被害人熟睡后将其杀死C.丙调查被害人行踪D.丁策划组织武装叛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定义。
“犯罪预备”定义关键词: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分析选项可知:A项,属于教唆罪,不符合定义。
B项,骗被害人吃安眠药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不是准备阶段,不符合定义。
C项,调查被害人行踪是“为了犯罪制造条件”,符合定义。
D项,根据《刑法》,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D项已属于武装叛乱暴乱罪,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C。
【类型】单选【分值】1.5【题干】58.被害妄想症,主要是指患者往往处于恐惧状态而胡乱推理和判断,思维发生障碍,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或伤害,病人往往会变得极度谨慎和处处防备,还时常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被害妄想症的是()。
【选项】A.刘某为了摆脱债主,搬到了离家很远的小镇,并告诫家人要隐姓埋名,以防债主找来B.那次严重的车祸给谢某留下了致命的阴影,从那以后,他再没坐过一次车,甚至看到车都觉得害怕C.林某常处于恐惧状态,总感觉周围人陷害自己,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家的财产被劫D.临近高考,小嘉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很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定义。
“被害妄想症”定义关键词:①思维发生障碍;②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或伤害;③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A项,刘某的行为是为了躲债,不是“思维发生障碍”,不符合①。
不符合定义。
B项,谢某的行为属于车祸后遗症,未体现“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或伤害”,不符合②。
不符合定义。
C项,“常处于恐惧状”符合①;“感觉周围人陷害自己”符合②③。
符合定义。
D项,高考前的紧张属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C。
【类型】单选【分值】1.5【题干】59.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况不属于土地使用权的是()。
【选项】A.农民在承包土地上种植甘蔗、玉米、花生等农作物B.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权C.为了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某市政府在市中心划出一块地建造了一座综合性健身馆D.某老板未经政府批准,在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别墅后院挖了—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游泳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定义。
“土地使用权”定义关键词: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分析选项可知:A项,在承包地种农作物是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符合定义。
B项,农民对村民住宅用地拥有使用权,符合定义。
C项,市政度建造健身馆,行使的是单位对土地的有限处分权,符合定义。
D项,“未经批准”不符合“依法或依约定”的条件。
不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类型】单选【分值】1.5【题干】60.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经历了某种学习后,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习得性无助的是()。
【选项】A.小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开始不喜欢听讲,经常走神,有时还会捣乱课堂纪律B.小王每次都想把烟戒掉,但是每次总在关键时刻又开始抽烟,因此他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永远也不可能戒烟了C.由于没有完成公司的任务,小李认为自己肯定会被开除,因此感到非常的绝望D.把小狗关在笼里,每次铃声一响就电击它,小狗无法躲避电击。
经过很多次以后。
当把笼子的门打开,铃声再响起时,小狗也不会跑出笼子,而是等待电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定义。
“习得性无助”定义关键词:①反复经历的不好事件;②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放弃和感到无望。
分析选项可知:A项,“每次考试都不及格”符合①,“厌学情绪”符合②,符合定义。
B项,“每次都想把烟戒掉时在关键时刻又会抽烟”符合①,“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戒烟”符合②,符合定义。
C项,小李只是一次没有完成任务,并未出现多次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不符合①,不符合定义。
D项,“经过很多次”符合①,“即使笼子打开,小狗也会等待电击”符合②,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二、类比推理。
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1.黄连:苦涩()【选项】A.集体:团结B.钻石:坚硬C.花朵:鲜红D.城市:繁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黄连”是一种物品,“苦涩”是“黄连”的味道,二者是物品与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分析选项可知,“钻石”是一种物品,“坚硬”是“钻石”的物理性质,二者是物品与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与题干逻辑一致,故B项正确。
A项,“集体”是一个组织,不是物品,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C项,“鲜红”不是所有的花朵的共性,花朵是各种颜色的,如白、黄、蓝等,不单只有红色的花朵。
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D项,“城市”不是物品,它是一种社会聚落,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2.春天:开垦()【选项】A.绿叶:花朵B.秋天:收获C.冰融:冬眠D.播种: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春天”是“开垦”的季节,二者是对应关系。
分析选项可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二者是对应关系,故B项正确。
A项,“绿叶”和“花朵”都是植物,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C、D项,“冰融”与“冬眠”、“播种”与“成就”,均不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题干中是季节与季节特性的对应,而其他选项均没有季节)。
故正确答案为B。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3.鱼饵:鱼竿()【选项】A.笔:书籍B.写诗:笔C.锅铲:炒锅D.电脑:无线路由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鱼饵”和“鱼竿”为配套使用的,二者是对应关系。
分析选项可知,“锅铲”与“炒锅”是配套使用的,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C项正确。
A项,“笔”可以书写“书籍”,但是“书籍”上的文字也能通过打印形成,“笔”和“书籍”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
B项,“笔”可以“写诗”,但不是必然的对应关系,并且“写诗”是动宾关系,“写诗”和“笔”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
D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没有必然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4.树根:根雕()【选项】A.陶土:瓷器B.纸张:剪纸C.水泥:砚台D.竹子:竹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根雕”是“树根”通过物理加工的艺术品,二者是物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分析选项可知,“剪纸”是“纸张”通过物理加工的艺术品,二者是物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故B项正确。
A项,“瓷器”是“陶土”通过化学作用的艺术品,二者是物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但是题干中发生的是物理作用,而选项中发生的是化学作用,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C项,“水泥”和“砚台”无加工关系,二者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D项,“竹排”是“竹子”通过物理加工的物品,二者是物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但是题干中“根雕”是艺术品,而“竹排”是交通工具,不是艺术品,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5.学习:借鉴:创新()【选项】A.损害:车祸:赔偿B.文学作品:作家:写作C.纠纷:诉讼:裁判D.书籍:撰写:纸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先进行“学习”而后“借鉴”,“借鉴”而后“创新”,三者具有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分析选项可知,先有了“纠纷”而后提起“诉讼”,提起“诉讼”而后进行“裁判”,三者具有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C项正确。
A项,“车祸”应该在“损害”之前,与题干时间顺序不一致,排除。
B项,“文学作品”“作家”“写作”,三者不具有时间上的关系,排除。
D项,“纸张”“撰写”“书籍”,三者不具时间上的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6.物理:X射线:伦琴【选项】A.音乐:《欢乐颂》:贝多芬B.医学:巴氏消毒法:巴斯德C.文学:《子夜》:巴金D.化学: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从题干可知,“X射线”是“伦琴”发现的,属于“物理学”领域的贡献。
分析选项可知,“元素周期律”是“门捷列夫”发现的,属于“化学”领域的贡献。
故D项正确。
A项,《欢乐颂》属于主观意识的创作作品,而“X射线”和“元素周期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发现,故A项不如D项,排除。
B项,“巴氏消毒法”是由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冷杀菌法,属于生物学的发现而非“医学”,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C项,《子夜》是矛盾的长篇小说,与“巴金”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类型】单选【分值】1【题干】67.针灸:拔罐:中医【选项】A.跳伞:蓝球:运动B.脉诊:手术:西医C.清明:重阳:祭祀D.问卷:访谈:调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并列关系和种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