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图形推理第一章图形相同,看位置----位置推理类特点:1、各图元素基本相同2、位置上明显变化3、方式为:平移、旋转、翻转第二章图形相似,看样式----样式推理类特点:各图元素基本相似方法:1、样式遍历,缺谁补谁2、样式运算,加、减、求同、求异第三章图形杂乱,看属数----数量推理类特点:图形既无相同,也无相似方法:先看属性,再看数量一、看属性1、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整体对称2、曲直性:曲线图形、直线图形、曲直图形3、封闭性:封闭图形、开放图形二、看数量点:交点、切点、出头点线:直线、曲线、笔画角:角、三角形面:封闭空间素:个数、种类,不区分大小,只要样式相同。
相连图形为一个部分,不连接图形为“独立”个体第四章折叠图形方法:先看特殊面,再看相对相邻相对:仅且只能见其一,必出现其中之一。
相邻:确定位置不能改变注意:只要不相对,一定能相邻。
小结:第五章九宫格(素)第一步:横行看,以横行的三个元素一组,观察三组元素的共同特征。
第二步:竖列看,以竖着的三个元素为一线,观察三组图形相同的特征第三步:旋转看,以方形四个顶点的任一个为起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找出图形明显的变化规律,即为所示图形的规律所在。
第四步:对角看,观察对角线可能带来的图形规律,从而解题。
第五步:蛇形看,以九宫图四个顶点中的任何一个为始点起看,画蛇形观察整个图形九个元素的统一规律。
第六步:综合看,素数位结合,可以任何一个图形为始点列多种可能细观察。
第二部分类比推理一、思考策略1、看词性2、造句子3、想逻辑二、常见逻辑关系类型主要有:古今、中外、自他、雅俗例:芙蕖:莲花罗曼蒂克:浪漫家父:令尊解雇:炒鱿鱼2、并列关系包括三种:例: 生 :死男人:女人大豆:小麦青年:专家3、包含关系种属关系组成关系如:苹果:水果船:锚4、因果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如:地基:大厦二氧化碳∶温室效应5、属性关系必然属性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交叉关系或然属性如:云:白盐:咸6、对应关系一一对应非一对应如:七夕∶织女剪刀:棉布第三部分事件排序基础知道:1、解题关键:分清首尾2、紧密连接3、逻辑定位:注意事件的逻辑顺序第四部分定义判断一、题型特点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二、特点符合性验证特别注意:1、用排除法。
2、不要全读。
技巧:1、找关键词: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方式2、关键的关系:和关系:缺一不可。
或关系:有一就行。
第五部分逻辑推理一、题型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的答案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二、解题原则1、题设为真原则2、不要加任何常识原则三、知识框架第一章:翻译推理型知识点一: 充分命题推理例1:如果割下牛头,那么牛死。
例2:若A,则B。
符号形式: A → B (前推后)识别依据:就;则;必须;为了……一定……;如果……那么……等。
推理规则:1)A → B,A => B (肯前必肯后)2)A → B,- B => - A (否后必否前)错误推理:1.否前——推不出确定结论!2.肯后——推不出确定结论!基础知识:传递规则: A → B, B → C => A → C知识点二:必要条件命题例1:只有学习过计算机,才能从事编程工作。
例2:有A,才有B。
符号形式: B → A (后推前)关联词如:只有…才…;必须…才…;…才…等。
推理规则:1) B → A , B => A (肯前必肯后)2) B → A ,- A => - B (否后必否前)错误推理:1.否前——推不出确定结论!2.肯后——推不出确定结论!第二章:真假推理型一、什么是矛盾关系属性: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
矛盾关系:1、所有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为矛盾关系2、所有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为矛盾关系3、A与—A是矛盾关系4、所有S都是P与所有S都不是P,其中必有一假。
5、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其中至少一真。
如图:解题方法:1、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
2、没有矛盾,找反对关系第三章:排列组合解题方法:1、叠列比较法2、信息量最大法3、代入法4、排除法第四章:归纳推理一、限制断定型1、体现局限性而无全称2、体现慎重性而不绝对3、通常含有:往往、常常、容易、可能、有利于、有助于等词常见误区:1、以偏概全2、偷换概念(后件加强)3、将(加条件)4、比5、无关选项6、非黑即白7、逻辑错误8、同构选项二、相关性概括通常有“相关”、“影响”等不表达确定意义的特征词,显示出“不绝对断定”第五章加强论证一、前提假设型补充支持主句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二、现象解释型解释题干中的不协调、矛盾因素。
三.加强型: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1、搭桥2、正面加强或反面加强第六章削弱论证思路:1、看问题,找削弱对象2、看题干,找到对象。
3、找对象的反面逻辑判断十二招一、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三、确定条件多,排除做首选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五、阅读要分清,论据和论点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七、以偏概全错,部分不推“全”八、具体有疑问,概括选宏观九、概念有内涵,当心被偷换十、强弱相比较,选“最”才保险十一、发现关联词,规则用在先十二、分析数据比,谨防基数变逻辑基本知识:一、逻辑符号的语义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2、逗号:“,”读“与”表达“并列”(与旧符号“∧”相同)3、右箭头:“→”读“则”。
表示“如果…那么…”4、对号:“∨”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5、双箭头:“。
是推出符号。
(无歧义场合可用“→”替代)6、负号:“—”读“非”。
表达否定。
二、充分条件推理前件后件句型:如果A,那么B。
符号:A→B规则1:A→B,A → B(分离规则)逻辑主义:以A则B做前提,断定A成立,就推出B成立。
例句:如果小梅去划船,那么阿东也去(前提)。
小梅去划船了,所以阿东当然去了。
记忆要点:肯定前件就肯定后件,简记:肯前肯后。
规则2:A→B,—B →—A。
逻辑语义:以A则B做前提,断定B不成立,就推出A也不成立。
例句:如果小梅去划船,那么阿东也去(前提)。
小梅去划船了,所以,阿东当然去了。
记忆要点: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简记:否后否前。
充分条件命题的两个错误推理:错误1: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推理无效。
例:若割下牛头,牛死。
没割牛头,牛…错误2:肯定后件。
肯定后件推理无效。
例:若割下牛头,牛死。
牛死了,牛头…注意:充分命题推理中,否定前件或肯定后件时,允许推出具有“可能性”的结论。
传递规则:1、分离传递A→B,B→C →A→C2、逆否传递:A→B,B→C →—C→—A三、必要条件推理句型:只有A,才B。
符号A←B(读A才B)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如果A才B。
符号:B←A= A→B注意:充分条件命题与必要条件命题为互逆命题。
四、排中律规则句型:或者A,或者B(至少有一个真,也可同真)符号:A∨B(读A或B)规则1:否定A就断定B符号:A∨B,—A → B例句:A、B二人中,或者A是嫌疑人,或者B是嫌疑人,当断定A不是时,B就一定是。
规则2:否定B就断定A符号:A∨B,—B → A例句:A、B二人中,或者A是嫌疑人,或者B是嫌疑人,当断定B不是时,A就一定是。
五、联言推理句型:A并且B并且C符号:A,B,C(读A与B与C)逻辑语义:A、B、C都成立(真),联言命题成立(真),若其中一个子命题假,联言命题假。
推理规则:规则1:全部断定符号:A,B,C → A,B,C规则2:分解断定符号:A,B,C → AA,B,C → BA,B,C → C错误推理:A,B,C → D六、摩根定律日常语言中,有这样的语句:(1)并不是说,你和我都有时间。
语义:或者你没时间,或者我没时间。
(2)并不是说,你有时间或者我有时间。
语义:你没有时间,并且我也没有时间。
上述两种语句,逻辑上称做负命题(对命题的否定)及其等值命题。
对上述负命题和等值命题的换算就是摩根定律定律1:—(A,B)→—A∨—BNOT(A AND B) →(NOT A)OR(NOT B)定律2:—(A∨B)→—A,—BNOT(A OR B) → (NOT A ) AND (NOT B)简单记忆方法:开括号后,负号每项分配一个,中间变号(或、和互变)七、直言命题(一)、对当关系(二)、定理汇总全称肯定A 命题定理(1)A → I (2)A → -E (3)A → -O (4)-A → 0全称否定E 命题定理(5)E → O (6)E → -A (7)E → -I (8)-E → I特称肯定I 命题定理(9)-I → -A (10)-I → O (11)-I → E (12)I → -E特称否定O 命题定理(13) -O → -E (14)-O →I (15)-O →A (16)O →-A(三)、必须牢记的语句转换1、不(都好)=有的不好 —A=O 注意:不可推出:有的好2、不(都不好)=有的好 —(E )=I 注意:不可推出:有的不好。
3、不是(有的好)=都不好 —(I )=E4、不是(有的不好)=都好 —(O )=A(全称否定)E 命题 (特称肯定)I 命题 (特称否定)O 命题 (全称肯定)A 命题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不相容选言) 相容选言关系 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八、模态命题模态命题是表达必然判断和或然判断的语句。
含有模态词“可能”,“不可能”,“必然”,“不必然”等词。
◇表示可能□表示必然 P表示起火,那么1、□P 必然起火2、□-P 必然不起火3、◇P 可能起火4、◇-P 可能不起火推理1、不(一定好)=可能不好注意:不可推出:可能好2、不(一定不好)=可能好注意:不可推出:可能不好3、不(可能好)=一定不好4、不(可能不好)=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