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课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第十二课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第十二课
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课时设计:一课时
课型:欣赏•评述
教材版本:人美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人美版高中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可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笔、墨、纸、砚。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基本工具,是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

笔迷之眼不仅是中国古代人的书写工具、文房雅玩,而且这些工具本身已成为具有独特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品。

本节课向同学们介绍书写工具与材料即笔墨纸砚,从欣赏中,是学生认识或了解笔墨纸砚在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重要性以及其功能、特点、性质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如长锋、中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等,体验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纸的使用有不一样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使学生们对古代书法文化知识有一定得认识;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文化”史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课程目标:书法课程以提高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得审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书法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与中国书法相关的文化史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笔纸是重点讲解部分,其他知识一般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材教案、电子图片、笔墨纸砚
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有哪位同学能解释一
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请同学回答)。

其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她得工作做好,一定
要先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
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2课的内容
笔墨纸砚文房清玩『教师
——书写工具与材料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与材料。

文字书写,需要工具与材料。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在汉字创造和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中
国人同时创造和使用了书写汉字的独特工具与材料。

我们要认识和学习中国书法,就应该对汉字书写的工具与材料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1、笔(写字时,体会软毫、硬毫的区别)
毛笔的构造:由笔管和笔毫两个部分组成
毛笔的特点:笔毫柔软且富有弹性
毛笔的分类:①按笔锋长短:长锋、中锋、短锋
②按写字大小:小楷、中楷、大楷
毛笔的制作工艺的发展:
毛笔产生的年代尚难确定,历史上有秦国将军蒙恬造笔之说,建国后在湖南长沙附近发掘了战国时代的毛笔实物。

(由此可见,毛笔的制作已具备一定得形态并且显示了一定得制作水平,也可以看出,当时已普遍使用毛笔来书写了。

兔毫——狼毫、羊毫、鸡毫等
关于毛笔的优劣:古人提出“尖”、“齐”、“圆”、“健”四条标准,大致都是从笔毫来分析的,毛笔笔杆应圆而直,笔杆笔锋装配牢固端正,紧固成一条直线。

(实物展示同时讲解)
附:名笔简介
⑴描金漆管鬃毫抓笔(清代)
⑵粉彩八仙瓷管斗笔(清代)
⑶掐丝珐琅笔管(清代)
⑷用不同工艺制作的笔套
2、墨
墨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墨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有秦墨出土,晋代墨迹保存至今,唐代,河北易水流域所制“易墨”,以松烟为主要原料,五代时期,李廷珪在安徽歙州以松烟、麝香等为原料制墨,“徽墨”成为墨中珍品,宋、元、明、清,制墨业不断发展,品种多样,墨质精良。

出现了制墨名匠,如清代徽州制墨专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誉为“四大墨王”。

墨的分类:
①按墨的形态:固体和液体
②按墨的颜色:黑墨和彩墨
③按墨的用途:实用墨和观赏墨
附:墨品赏析
⑴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墨丸(西汉)
⑵程君房制五墨(明代)
3、纸(问题:简述宣纸的由来及分类)
纸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纸的发明制造简史:纸是我过四大发明之一。

(提问)传统说法是东汉蔡伦造纸。

西汉(植物纤维纸出现)——东汉末(出现了精于造纸的工匠)——东晋(用纯大麻造纸,质地坚韧洁白)——隋唐(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宋元(造纸技术更加成熟,宋代已能生产以麻或蚕茧为原料的三丈余长且中间没有接缝的巨幅纸。

如著名的赵
《草书千字文》就是用皮纸书写的,且纸上有手工的描金云龙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对纸的加工技术的精湛了。

)——元明清(造纸技术不断采用新的原料,不断采用新的加工技术,创造和仿制出许多纸中得精品,如元代“明仁殿纸”、明代“宣德贡笺”、清康熙的“梅花玉版笺”、清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等。


纸的分类:中国书画用纸因材料、产地、用途、加工方式、大小厚薄等不同。

“宣纸”本事安徽宣城地区所造的纸,因造纸历史悠久、纸质精良,产品行销全国及国外,影响大,所以“宣纸”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其他地方所产的书画用纸也称“宣纸”。

①按规格大小:四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其宽度是长度的一半)
②按用料皮草的比例:特净皮、净皮宣、棉料宣
③按纸是否加工以及如何加工:生宣、熟宣、笺纸
附:宣纸的性能:柔软、光洁、等特性(实物展示,让同学们感受生宣与熟宣的区别)
4、砚
砚的工艺制造简史:新石器时代(发现类似砚的石器)——春秋战国时代(石砚的使用较普遍)——汉魏以后(不仅有石砚,而且出现了不同材质的砚,陶砚、瓷砚、金属砚)——唐代(端州的端溪砚石,具有刚柔相济、细腻秀雅、温润发墨的特点,“端砚”很快就名扬天下。

江西婺源的歙溪所产的砚石,坚韧温和、石纹美丽洁净,用这种石制作出来的“歙砚”,冬不结冰,存水不耗,
发墨利笔,被视为砚中珍品,除这两种砚之外,山东出产的鲁砚、甘肃出产的洮砚,也都是石质精良,色调秀雅,品种多样,极适研墨。

此四种砚是唐代享有盛名的“四大名砚”。

)——宋以后(人们对制砚的材料不断增加以及追求砚台造型的美观,涌现了大批制砚名匠。

)——近现代以来,毛笔书写日渐减少,墨汁逐渐广泛使用,研墨之砚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

但这种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房清玩,仍然以其名贵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观赏把玩、馈赠收藏的高雅工艺品。

砚的分类:
①按砚材:石砚、玉砚、桃砚、瓷砚、铜砚、铁砚、泥砚
②按产地:端砚、歙砚、鲁砚、洮砚、澄泥砚
③按用途:实用砚和观赏砚
名砚赏析:(观看多媒体课件)
①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东汉)
②彩绘云兽纹漆盒石板砚(西汉)
③三足青瓷砚(晋代)
④百一眼端砚(宋代)
5、其他书写用品简介
笔墨纸砚是文房基本的书写工具和材料,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工具、用品,也是文房常备之物,如:印章、印泥、笔架、笔筒、笔洗、镇纸、毡垫等,既是实用所需也是观赏之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