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岳麓版必修二历史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27张PPT)优质课件

高中岳麓版必修二历史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27张PPT)优质课件

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哪些?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实行国有化, 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
扩大政府开支 政府采购 税收调节
2、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哪些?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出现了“混合经济”
△看课本P74页《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指出国有化程度高的分别是哪些行业和哪些国家? 行业:最高的是邮政,其次是铁路运输、电力; 国家:最高的是英国、法国,其次是联邦德国、加拿大。
△什么是“人民资本主义?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本质、影响是什么?
1、“人民资本主义”——企业所有权的变化
(本页做学案用,不做讲解)
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 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含义:企业的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 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在发达国家被称为
(1)“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能自动平衡商 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
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 挥其重要作用,被称为“看得见的手”。
(2)原因: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 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所以两手兼用,即两者都有合理的地方。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有化,建立了一些国营企业,这 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什么?
没有,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还 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思考:制定经济计划有何好处?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有何区别?
目的: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有序 特点:指导性(不是指令性)
(股票的分散化) 【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
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请结合课本知识,认为这种说法正确 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错误。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有利企业的
发展,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 中,因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分配形式还是按资分配,资本家凭借雄厚的资本,获 取了国民收入的大部分。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 政政策等调节社会生产。
在发达国家中, 美 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比重最高。
3、国家干预经济的利与弊?
积极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 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消极方面: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4、“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分别指什么?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 “看得见的手”?
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的方式:
(一)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大力干预: ————调整所有制结构和经济政策。
1、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经济调整中放弃什么?接受什么?采取什么? 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
思考教材P74:概括一下,各发达国家
干国预经家济干的预重经点有济何的不重同要?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
2、制定经济计划。 日本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 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 美
(二) 企业内部 自我调节
企业所有权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营者革命”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回顾: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1)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政府大
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战后西方国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
(2)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
2、条件:
(1)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2)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3)二战和二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
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1996年营业额达118亿马克,但西门 子家族只拥有公司股票的4%左右就控制了西门子公司。 美国的 股票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 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 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思考】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
(1)恢复和发展经济 (2)促进社会稳定
要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政府干预——宏观调控 (2)企业改革——微观调整 (3)福利国家——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一、结合所学归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
1、原因:
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1)直接原因: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迫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思考:有了经济计划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是计划经济?
不是,因为计划经济的特点一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企业 没有自主权,二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三是用排斥市场 的指令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资本主义用市场和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企业是独立 自主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 的,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指导,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 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
“人民资本主义”。 特点: 股票分散化
本质:决策权仍掌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有利企业的 发展。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决定权仍掌握 在大股东手中。
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 司职工个人购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 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 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