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虫害 (6,7,果树)

病虫害 (6,7,果树)


柑橘焦腐病(Citrus Botryodiplodia stem-end rot)
球二孢
柑橘炭疽病
柑橘黑腐病(Citrus Alternaria rot)
柑雾天采收; 2.防止果实受伤 3.入库前剔除虫伤果,贮藏库消毒 4.药剂防治 (1)生长期防治,柑橘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均 在 花期或果实生长期即行侵入,在贮运期引起腐烂。 (2)采后药剂处理: 5. 改进包装方法 :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 6.控制贮藏库的温度和湿度: 甜橙在1~3℃;蕉柑在7~9℃;温 州蜜柑在7~11℃;柠檬在14℃左右;相对湿度在80%~95%(甜 橙要求95%左右);并且通风良好时,有利于果实的保鲜与防病。
葡萄、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灰葡萄孢
柑桔类:青霉病——病原物:Penicillium italicum意大利 青霉 绿霉病:病原物:Penicillium digitatum指状青霉
4、代表性果品侵染性病害
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
苹果轮纹病病果
轮纹病病斑及病部剖 面呈柱体状扩展
梨青霉病(Pear blue mold)
柑橘贮运期病害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citrus
柑橘果实在贮运过程中因烂果造成的损失每年在20 %~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引起烂果的病 害主要有: 青、绿霉病 焦腐病 炭疽病 黑腐病 其中,以青霉病和绿霉病占90%以上,其 次是焦腐病、炭疽病和黑腐病。
病原菌越冬或越夏后对寄主的初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初侵染发病后所产生的病原体通过传播引起的再次
或多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4)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气流传播
水滴传播 土壤传播 昆虫传播
2、影响发病的因素
(1.)机械损伤 (2)温度 (3)湿度 (4)气体成分 (5)采收前田间病害侵染状况 (6)果蔬的生物学特性
香蕉炭疽病
香蕉冠腐病
香蕉黑星病
西瓜炭疽病
草莓软腐病
草莓灰霉病
桃褐腐病 (Peach Brown rot)
主要危害果实,初期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后期病斑
扩展成不规则形甚至全果变褐或黑褐色;果肉腐烂,有特殊香味; 后期腐烂病斑表面产生呈轮纹状排列、灰白色到灰褐色、豆粒大 小的绒球状霉丛,有时霉丛密集成层。
Monilinia fructicola
Monilinia laxa
轮纹病病斑后期产生稀疏小斑点
病原物 (Pathogen)
病原菌为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Nose) Koganezawa et Sakuma] , 子囊菌门葡萄座腔菌属;

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 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Monilinia fructigena)
桃软腐病(Soft rot)
主要在采收后发生。初期果实表面产生淡褐色圆形病斑,但病斑扩
展迅速,很快使病果呈浅褐色至灰褐色软腐,呈烂泥状。病斑表
面产生浓密的初白色、后呈灰白色的棉絮状菌丝团及较稀疏的小 黑点状孢子囊。
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将要成熟的果实,也可侵染果梗、 新梢与幼嫩叶片。过去露地葡萄很少发生,但是目前灰霉病已发 展成为葡萄的主要病害,不但危害花序、幼果,成熟果实也常因 该病菌的潜伏存在,已成为储藏、运输、销售期间引起果实腐烂 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设施栽培葡萄,发生更为严重。
3、侵染性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2)化学防治 (3)物理防治 控制温度(低温、热处理) 控制湿度 控制气体成分 辐射防腐 紫外线防腐 (4)生物防治
常见果品的主要侵染病害
仁果类:青霉病——病原物:Penicillium expansum 扩展 青霉 核果类:软腐病——病原物:Rhizopus stolonifer 匐枝根 霉
(2) 病原菌侵染过程
病原菌从接触、侵入到引致寄主发病的过程称 为侵染过程(简称病程)。病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侵入前期:从病原菌与寄主接触到病原菌向侵入部位
生长或活动,并形成侵入前的某种侵入结构为止。 寄生关系为止。
侵入期:从病原菌开始侵入起,到病原菌与寄主建立
气味
发霉味
芳香味
青霉 绿霉
Blue mold
sporulating area
Green mold
Symptoms of green mold on citrus. Note the presence of many conidia on the peel of a healthy orange fruit.
轮纹病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寄主范围很广。
1.子囊壳 2.子囊及子囊孢子 3.侧丝 4分生孢子器 5.分生孢子
预防办法
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
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浸泡果 实。
苹果炭疽病(Apple bitter rot)
苹果炭疽病病斑中间生密集小黑点
炭疽病斑分泌肉 红色孢子团 苹果炭疽 病病果 苹果炭 疽病分 生孢子
苹果青霉病(Apple blue mold)
苹果褐腐病 (Brown rot of apple)
苹果,梨霉腐病(Apple,pear heart rot,)
梨果柄基腐病
①水烂型。开始在果柄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溃烂斑, 很快使全果腐烂。
②褐腐型。从果柄基部开始产生褐色溃烂病斑,往果面扩 展腐烂,烂果速度较水烂型慢。 ③黑腐型。果柄基部开始产生黑色腐烂病斑,往果面扩展, 烂果速度较褐腐型慢。以上三种类型通常混合发生。
果蔬产品感病后外观不正常表现。这种不正常表现主 要有:表面出现斑点,表皮及内部组织褐变,组织结构 和外部形态腐烂。
(一) 果品采后的侵染性病害
概念:果品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是指果品采后在贮
藏、运输、销售及消费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
的入侵而引致果品腐烂变质的病害。
1、病原菌侵染特点
(1)病原菌
病原菌的种类 菌源 病原菌数量和发病的关系
潜育期:从病原菌侵入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直
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
发病期:即显症期。
(3)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病害从前一个贮藏周期开始发病到下一个 贮藏周期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
病原菌的越冬或越夏
大多数病原菌来自田间已被侵染的果蔬,少 数病原菌来自贮藏库本身。
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柑橘青霉病(Citrus blue mold)和柑橘绿 霉病(Citrus common green mold)
青霉病 发病时期 孢子丛 白色霉带 (环) 病斑边缘 腐烂速度 病果粘性 贮藏前期 青色,生于果皮上和果心空隙。 梗长 较窄(1~2mm),外观呈粉状。 水渍状,整齐,软腐部分窄。 21~27℃全果腐烂需半个月,较 慢。 不粘黏包果纸。 绿霉病 中后期 橄榄绿色,生于果皮上,梗短。 较宽(2~15mm),胶着状,略有皱纹。 水渍状,边缘不整齐,软腐部分较 宽。 21~27℃全果腐烂需要6~7天,较快。 粘黏包果纸。
六、果品采后病害
掌握果品贮运期间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侵染的觃 律、影响发病的因素,能识别主要水果病害并进行 防治;了解部分水果贮运中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特点。
概念
采后病害
果蔬产品受到其它生物的侵染或者不适宜环境条件的 影响,而使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阻碍,导致细胞死亡,
组织腐烂的现象。
症状(Sympt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