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塑料材质知识大全

最新塑料材质知识大全

PS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干燥条件:---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160-230℃干燥条件:70-90℃4小时
POM塑料
(聚甲醛)
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
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2-3.0% 成型温度:170-20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PP塑料
(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干燥条件:---
PE塑料
(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干燥条件:---
聚氯乙烯PVC
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比重:1.3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1.5% 成型温度:160-190℃干燥条件:---
PA塑料(尼龙)
(聚酰胺)
英文名称:Polyamide
比重:PA6-1.14克/立方厘米PA66-1.15克/立方厘米PA1010-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PA6-0.8-2.5%PA66-1.5-2.2%成型温度:220-300℃干燥条件:100-110℃12小时
PC塑料
(聚碳酸脂)
英文名称:Polycarbonate
比重:1.18-1.20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8% 成型温度:230-320℃干燥条件:110-120℃8小时
PPO塑料(MPPO)
(聚苯醚)
英文名称:poly(phenylene oxide)
比重:1.07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3-0.8% 成型温度:260-290℃干燥条件:130℃4小时
PSU塑料
(聚砜)
英文名称:Polysulfone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比重:1.25-1.3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290-350℃干燥条件:130-150℃4小时
PTFE塑料(F4)
(聚四氟乙烯)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2.1-2.2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30-380℃干燥条件:---
ASA塑料
(丙烯酸-苯乙烯-丙烯睛)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170-23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PPS塑料
(聚苯硫醚)
英文名称:Phenylene sulfide
比重:1.3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7% 成型温度:300-330℃干燥条件:---
ETFE塑料
(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1.7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00-330℃干燥条件:---
PFA塑料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2.13-2.167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50-400℃干燥条件:---
PAR塑料(U塑料)
(聚芳脂)
英文名称:
比重:1.2-1.2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8% 成型温度:300-350℃干燥条件:100~120℃-5小时
酚醛塑料
英文名称:Phenol-Formaldehyde(PF)
比重:1.5-2.0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1.0% 成型温度:150-170℃
氨基塑料
英文名称:MF,UF
比重:1.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1.0% 成型温度:160-180℃
环氧树脂(EP)
英文名称:Epoxide Resin
成型收缩率:0.5% 成型温度:140-170℃
比重:1.9克/立方厘米
有机硅塑料(IS)
英文名称:Silicone
比重:1.75-1.9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 成型温度:160-180℃
2011-09-13 11:11
企业企字,人走即止
中国的语言文化十分神奇,字词的构成耐人寻味。

“企”字上“人”下“止”,人走即止,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说明企业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有人说,企业管理的核心其实是人的管理,此话并非完全是胡言乱语。

因为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人真正管好了,事才能真正管妥。

我们经常讲到企业的“人财物”,而不是企业的“财物人”或“物财人”,可见人的作用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要素。

再说词语“人事”、“人物”,分明是先人后事、先人后物,合理的管理境界是人适其事而非人浮于事。

既然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然就要因地制宜地加强人的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个求才、用人、育才、激才和留才的过程。

最近几个年头,市面上普通的劳动力不难寻找,但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却不好找。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这绝对不是什么幽默的调侃。

求才确实需要花费成本,包括时间上、精力上和货币上的成本。

投资者总是希望HR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招聘成本完成岗位配置,而一般情况下用人部门却不太顾及招聘成本,总希望候选人越多越好,这种矛盾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审视问题的角度不同嘛!但辛辛苦苦招来的人要能够稳得住,否则多次往返周而复始,多付人力成本尚且不说,人员的频繁流动会造成许多管理难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治久安和面上业务的有效拓展。

话得讲透彻一点,笔者的意思并非是说人员高度稳定就很相宜,事实上一定限度上的人员进出也很必要,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今古”。

永远都是旧面孔有如一潭静水,总是按照原来的惯性和节奏运作,难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可能导致管理创新的速度太慢。

笔者反对的,是频繁的人事变化尤其是激烈的人事变动,人员大进大出通常是HR管理之大忌。

当微软这样的顶级企业一夜之间有上百名精英被竞争对手Google挖走时,不仅微软的大老板比尔&
#8226;盖次震惊,普天之下莫不希嘘不已。

联想也老挖竞争对手戴尔的墙脚,不过联想的策略是逐个击破,手法较之Google要温和得多。

此时有人可能会问:究竟百分之几的人员流动率最为适宜呢?这个问题笔者真的无法准确回答,因为所处时代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及产品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战略目标不同,答案自然不同。

过去的日本企业强调“从一而终”的用人文化,现在已经有了改变;据说用友软件保持6%的人员流动率;微软则推行10%左右的末位淘汰制。

人员流动率的多寡各有各的理,其实也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适合企业的实际,有效保障面上业务的开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个经营业务受季节性严重影响的企业,硬要在淡季做到不裁员看来也并不现实。

思考一:企业留人主要留什么?
不妨先听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可谓一代枭雄,对关羽的人品及能力赞赏有加,但关羽虽身在曹营,却一直心系失去联系的汉室刘备,当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婉拒曹操的真诚挽留,千里走单骑,直奔汉室刘备身边而去,后来助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由来。

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留人最关键还是留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