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论著部分:《后汉书》,[刘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1《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周书》,[唐]令狐德芬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着,[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抱扑子内篇校释》,[晋]葛洪撰,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抱扑子外篇校笺》,[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宋]刘义庆着,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谔着,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寅恪集》(13种14册),陈寅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1993年版。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胡戢《魏晋南北朝政治》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出版5《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杨筠如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汉晋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43年版。
《中古门第论集》,何启民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三国史研究》,张大可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六朝史》,张承宗等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
《六朝史稿》,简修炜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新编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史仲文、胡晓林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汉晋文化地理》,卢云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两晋南朝政治史》,陈长琦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胡阿祥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朱大渭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梁满仓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文化通志·民间风俗志》,高丙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秦汉礼制研究》,陈戍国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陈戍国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薛瑞泽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晋隋唐法律思想研究》,杨鹤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卜宪群、张南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8辑),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中国古代的“士”》,延涛、林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儒生与国运》,刘修明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秦汉士史》,于迎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士人与社会》,刘泽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毛汉光著,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方北辰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萧华荣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簪缨家族——两晋南朝琅琊王氏传奇》,萧华荣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卢宗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玄谈》,孔繁著,辽宁教育出11版社,1995年版。
《六朝人生哲学》,卞敏著,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阮籍评传》,高晨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嵇康评传》,王晓毅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马良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两汉经学史》,章权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章权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哲学发展史》,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佛教征服中国》,[荷兰]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13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等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六朝美学史》,吴功正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六朝艺术》,姚迁、古兵著,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王靖宪著,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魏晋南北朝书法》,王靖宪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魏晋南北朝的雕塑》,林树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六朝画家史料》,陈传席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乐府诗述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六朝诗话钩沉》,张明高、郁源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丁福林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1—4卷),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谷川道雄编,日本玄文社,1989年版。
《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科举前史》,宫崎市定著,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56年版。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著,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
《中国中世的探究——历史与人》,谷川道雄著,东京:日本エデイタ—スク—ル出版部,1987年版。
17《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宫川尚志著,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版。
《六朝史研究——宗教篇》,宫川尚志著,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年版。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川胜义雄著,东京:岩波书店,1982年版。
《魏晋南朝的贵族制》,越智重明著,东京:研文出版,1982年版。
《六朝贵族制研究》,中村圭尔著,东京:风间书房,1987年版。
《中国贵族制社会研究》,川胜义雄、砺波护编,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年版。
《六朝士大夫的精神》,森三树三郎著,京都:同朋舍,1986年版。
《门阀社会形成史》,矢野主税著,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
《中国中世纪早期的国家与社会》,阿尔培特著,香港大学,1990年版。
《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堀敏三著,日本汲古书院,1987年版。
《六朝江南的豪族社会》,大川富士夫著,日本雄山阁,1987年版。
论文部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北新半月刊 1927年11月2卷2期(省馆)中国中古时期之门阀方壮遒中山文化季刊1944年5月1卷419期论西晋的豪门政治翦伯赞大学1947年10月6卷5期北魏门阀社会徵略谢之勃学原1948年6月2卷2期*魏晋南北朝的贵族政治萨孟武台湾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论丛第1辑从南北朝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差异看南北门阀万绳楠安徽大学学报1963年1期论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形成汪征鲁、郑达忻福建师大学报1979年2期魏晋时期的士族门阀制度黄佩瑾实践1980年9期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兴衰朱绍侯教学通讯1981年12期吴姓门阀士族集团形成试探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2期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祝总斌人大复印资料1985年7期北朝胡人士族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刘驰同上北魏门阀制度辨析杜绍顺人大复印资料1985年12期魏晋南朝“门地”述论汪征鲁福建论坛1986年2期东晋南朝侨姓高门之仕宦——陈郡21谢氏个案研究叶妙娜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3期东晋南朝侨姓世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叶妙娜历史研究1986年3期益州门阀初探刘伟航南充师院学报1986年2期士族门阀制度与魏晋南北朝史学刘隆有齐鲁学刊1986年2期试论桓温北伐与东晋门阀政治王永平、戚云龙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4期试论南朝门阀地主地位的变化高诗敏安徽史学1986年6期颍川荀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一刘静夫南充师院学报1987年3期试论北魏的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关系彭体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2期琅琊颜氏研究封海清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3期论“辛、陈、杜、赵”:曹魏颍川士人研究乔丽宾许昌师专学报1989年4期两晋社会的戏謔调侃之风蒋方古典文学知识1989年6期魏晋名士服药释刘康德复旦学报1989年6期东晋门阀制度散论黄正藩、田泽23滨1990年1期关于琅琊王氏的几个问题王大良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1期东晋门阀与儒学李书吉晋阳学刊1990年2期魏晋南北朝赌博之风述论罗新本中国史研究1990年2期试论魏晋之际士人之自然适意观王丽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8期东晋南朝社会中的家庭伦常葛建平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3期南阳顺阳范氏研究王大良南都学坛1990年5期吴姓士族与东晋早期政治刘雪枫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6期魏晋文士风范论霍庆华陋铭理论家1990年3期魏晋名士风貌简论孔毅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1期试论士族门阀制度的衰落李靖扬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1期汉族士大夫与北魏政权欧阳小桃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2期颍川长社钟氏家族研究谢汉学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2期《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习俗周盛衍民俗研究1991年2期魏晋南北朝世族对国家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陈长琦华南师范大25学学报1991年3期门阀制度发展阶段新说石荣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4期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精神生活述论刘静夫中国史研究 1994年3期酒·药·女人——对魏晋时期一种社会病态的分析秦川甘肃社会科学 1994年6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精神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刘爱文求索1994年1期论两晋之际的中原势族王大良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4期东晋士族的衰落及其对文化史的影响陈明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1期从两晋南北朝士族的婚姻心态看门阀势力的衰落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3期东晋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杨德炳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3期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乌廷玉史学集刊1995年1期东晋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杨德炳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3期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乌廷玉史学集刊1995年1期从考古资料看六朝谢氏家族的兴衰罗宗真东南文化1997年4期东晋南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徐茂明学术月刊271999年12期论六朝时期陈郡谢氏的家风与家学王永平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5期从《世说新语》看服药的士族精神宁稼雨南开学报 200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