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地质基础

石油地质基础

,小刀刻不动,性脆,无解理,比重4.9~5.2,燃烧后有臭味。
• 成因与产状 • 鉴定特征 以其颜色,条痕,晶面有条纹,硬度大,小刀刻不动及粒
状等特征可与黄铜矿区别。
• 用途 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2.黄铜矿CuFeS 2
• 化学组成 Cu34.6%、Fe30.5%、S34.9%,有时含微量金
(Au)、硒(Se)、砷(As)等混入物。
• 成因与产状 • 鉴定特征 有咸味,易溶解,烧之呈黄色火焰并有炸裂声

• 用途
2.钾盐KCl
• 化学组成 K 52.5%、C1 47.5%,常含NaCl、Fe 2O3
。等杂质。
• 形态 晶形呈立方体和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集合
第三节 常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一、矿物的分类 1.自然元素类 2.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3.卤化物类 4.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 5.含氧酸盐类
二、自然元素类
1.石墨C
• 化学组成 化学成分纯净者很少,常含有SiO2、粘土等杂质,有时还
呈六方板状或片状,集合体常呈片状、
四、卤化物类
1.石盐(岩盐) NaCl
• 化学组成 Na 39.4%、C1 60.6%,常含杂质。 • 形态 立方体晶形,晶面上常见有漏斗状的阶梯凹
陷,集合体常呈粒状。
•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或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各种
浅色,玻璃光泽,硬度2,性脆,比重2.1~2.2,易 溶于水,有咸味,烧之火焰呈黄色(Na反应)。
规律地连生在一起,称为双晶。
图2-3 常见双晶
4.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 粒状、块状集合体 • 片状、鳞片状集合体 。 • 纤维状集合体 • 放射状集合体 • 鲕状集合体 • 晶簇 • 结核状集合体 • 钟乳状集合体 • 土状集合体
第二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形态是指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形状而言 。自然界大多数矿物是晶质矿物,常以晶体(即 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的形态出现,具有一定的 规则外形。
图2-1 常见单形
(2)聚形
•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相聚合而成的
形体。自然界产出的晶体,绝大部分都是 聚形晶体。如石英矿物为六方柱和六方双 锥的聚形晶体,即是由柱体和锥体两种单 形聚合在一起 。
2.晶面条纹
• 指晶体生长过程中,留在晶面上的条纹。
图2-2 几种常见矿物的晶面条纹
3.双晶
• 在自然晶体中,常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晶体有
鳞片状、土状等。
• 物理性质 铁黑色至钢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一组极
完全解理,硬度为1,易污手,具滑感,比重2.1~2.2,导电,抗腐蚀 ,熔点高达3000℃。
• 成因与产状 • 鉴定特征 钢灰色,硬度低,具滑感,污手等。 • 用途
2.金刚石C
• 化学组成:碳的同质多象变体之一,1850℃以上可转
石油地质基础
二、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 1)结晶质和非结晶质 (1)结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分子、原子、离子)作
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一定的格子构造的固体 。
(2)非结晶质:凡是矿物内部质点(分子、原子、
离子)作无规律的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的固体 。
2)晶体的形状——单形与聚形 (1)单形 指一个晶体的形体。
2.矿物的断口
矿物的断口 矿物晶体受外力敲击 或挤压后将发生破裂。如果是严格沿着一 定结晶方向破裂,破列成凹凸不平的破裂 面,这种断面称为断口。 (1)钜齿状 (2)贝壳状 (3)参差状
3.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硬度矿物对外来刻划和摩擦的抵抗能力称为硬度。
在野外工作中常用一些更简便的物体来代替硬度计,如指甲(约2.5)、小 钢刀(5.5)、石英(7)等。鉴定矿物的硬度必须在矿物的新鲜面上刻划,否则得 不到矿物的真实相对硬度等级。
摩氏硬度计
矿物
滑 石 方解 萤 磷灰 正长 石 黄 刚 金刚
石膏




英玉玉

相对硬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矿物的其他性质
1.矿物的相对密度矿物的相对密度是指纯净的矿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同体积水 在4℃时质量之比值,是无因次的量。 2.磁性是指矿物能被磁铁吸引,甚至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能。 3.发光性矿物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石盐具有咸味,泻利盐有苦味,石墨、滑石等用手摸有滑感,燃烧自然硫和黄 铁矿有硫臭,高岭石吸水成粘稠状、粘舌头等等,这些都是容易觉察到的一些 矿物的感觉性质,也是矿物的鉴定特征之一。
(一)一向延长 (二)二向延长 (三)三向延长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1.矿物的颜色 (1)自色 (2)他色 (3)假色
2.矿物的光泽 (1)金属光泽 (2)半金属光泽 (3)非金属光泽
3. 矿物的透明度 (1)透明 (2)半透明 (3)不透明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1.矿物的解理
矿物的解理 矿物晶体受外力敲击 或挤压后将发生破裂。如果是严格沿着一 定结晶方向破裂,并能裂成光滑平面的性 质称为解理,这些光滑破裂面称为解理面 。 1)极完全解理 2)完全解理 3)中等解理 4)不完全解理
具萤光性。
• 用途
三、硫化物类
1.黄铁矿FeS2
• 化学组成 Fe 46.6%,S 53.4%,常含CO、Au、镍(Ni)、砷(As
)、锑(Sb)、铜(Cu)等混入物。
• 形态 常见晶形为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者,晶面具细
纹,两相邻面上条纹互相垂直,集合体为块状、粒状、结核状。
• 物理性质 浅黄铜色,条痕绿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硬度6~6.5
• 形态 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 • 物理性质 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斑状,条痕绿
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性脆,无解理,导 电,比重4.1~4.3。
• 成因与产状 • 鉴定特征 铜黄色,条痕绿黑色,性脆可与自然金区别,
硬度3~4,一般不呈晶形可与黄铁矿区别。
• 用途 为主要炼铜矿石。
变成石墨。
• 形态:常见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为不规
则粒状。
•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强金刚光泽,硬度10,绝对硬
度为刚玉的150倍,解理中等,比重3.5~3.6,紫外 线光下发紫、蓝、绿色荧光,无磁性,化学性质稳定 ,具高度的抗酸、抗碱性。
• 成因与产状 • 鉴定特征 极大硬度,强金刚光泽,晶体外形完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