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班级:座号:姓名: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4分)立春偶成[宋]张栻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A、律回岁晚冰霜少B、春到人间草木知C、便觉眼前生意满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
(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逢老媪方磨铁杵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2分)(1)问之,曰:“欲作针。
”__代老妪___________(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2分)_______铁杵磨针。
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________________ ___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
(16分)①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
迎面姗姗而来的春天,似一位多情的小姑娘,浑身带着一种迷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多么使人陶醉啊!②她若久别重逢的故人,给浪迹他乡的游子捎来无限温情:枯萎的生命又涂上一抹绿色的希望。
我爱冬天,更爱春天;我爱冬天,益爱春天的太阳。
因为,人的心没有雪那样纯洁,春阳那样温柔。
亚热带的冬,虽不像北国那样冰天雪地,但,却有北国深秋的情调,惹人遐思与怀想!而春天,倒有着浓郁的故乡的气息呢!③“春色恼人眠不得”,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
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而究竟失去什么呢?我亦茫然。
④傍晚,怀着书本,懒洋洋地躺在绿茵草坪上,凝视着尉蓝的苍空。
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⑤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⑥吹吧!吹红了杜鹃,吹绿了柳丝,吹得柳叶儿絮絮细语:仿佛在窃窃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吹吧,吹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哪!⑦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
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焉何处?⑧这时,一对情侣踏着夕阳余辉,徜徉于小溪畔,携手并肩,轻盈的笑声是那样甜蜜。
啊,鸟语花香,处处给人以强烈的诱惑!春天,这幅旖旎的图画,有哪位大画家能描绘出万一呢?⑨春天太可爱了,可是只有那么一刹那!有人说,不要让你青春的生命就此枯萎了,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然而,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能在书本里寻觅呢!⑩于是,我又从地上拾起我的书本,低吟道:“三分春色一分愁……”“纵然宝岛风光多,还有思乡一片心。
”唉!我思家的一片心啊!有谁知道呢?14.文章第①自然段描绘出怎样的春色?由此会联想到朱自清《春》中的哪句话?(3分)答:妩媚,令人陶醉的春色。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5.第②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更爱春天”、“益爱春天的太阳”?(2分)答:因为这段重点写春的温情,让人感受到故乡的气息,引发对故乡的遐思与怀想。
16.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而使语言优美。
请摘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一个,并作简要评析。
(6分)比喻句如: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评析: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白云的轻柔与美丽。
拟人句如: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评析:“怀抱”将“大自然”人格化,“轻抚”将“晚风”拟人化,使它们都带有了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似乎让人感受到了它们所给予人们的温暖和力量。
17.体会选文和朱自清的《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选文在赞美春天的同时,侧重表达春之到来引发的思乡愁绪及对现实处境和人生的思索。
《春》主要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18.文中对春天的描绘,让你自然联想到哪些诗句?(至少2例)(2分)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阅读《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完成19—22题。
(14分)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
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
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
“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
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
”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
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
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
”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9、依照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2分)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答: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
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21、怎么理解第⑥段中“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4分)22、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阅读本文后你一定受到了不少启发,请简要谈谈。
(4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4题。
(6分)“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
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
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23.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3分)答:小明,请把你的半瓶水带走好吗?这水还可以用,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24.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