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千难万难”莫如“人心隔肚皮”哪!
识人要有识,就是指识人用人时要有胆有识。
一般来说,用人只用内行人管内行人,这样对做好管理工作才有把握。
但有胆有识的人,敢于打破常规,用外行人管内行人。
即最初看来是外行,但有发展前途,会由外行变内行。
当然,识别人心的同时我们要做到:切忌以貌取人,不要嫉妒他人,不可轻信他人,不能小气量人,大肚能容别人,透过假像看真人。
具有识人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刺探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
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移步生莲。
具有这样的本领,就可以认识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制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说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用人的前提是选人,识别人不仅仅是看一个人冰山以上的部分,看一个人的学历、学位、资历,更要看一个人的潜在素质,也就是冰山以下的部分。
人的素质决定着他的工作绩效,就像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企业家与我们交流时,曾感慨:在重要的岗位上选错一个人,与选错了配偶一样的叫人后悔不迭。
中国有句古话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人要有坚忍的精神,但这句话对于选人用人却是大谬:明明有更适合当做针来使用的材料,你为什么偏偏花那么多工夫把一根铁杵磨成针呢?针有针的用处,铁杵原来也有
铁杵自己的价值,这个磨的过程,就是一种时间上、资源上的巨大浪费,还要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无论如何都不是理智的选择。
曾国藩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而且收之越广,用之越慎。
曾氏用人十分谨慎,恪守“不轻进人”、“不妄亲人”。
为此,他高度重视人才的考察,提倡选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对于招揽到的人才,一方面用其所长,尽其所能,另一方面量才录用,使人才大多能各尽其职。
正是因为曾氏能“冷眼看英雄”,他的幕府中人才之盛,一时无二。
由此可见识人用人聚人的重要性,我们要独具慧眼识人才
不拘一格用人才,千方百计聚人才,才能做好一个合格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