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之十三
宏观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1.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3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
4.理解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及其政策效应
5.理解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及其政策效应
能力 目标
1.能准确判断一国实施现行宏 观经济政策的缘由 2.能准确判断一国现行宏观经 济政策的内容、预期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供给 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 动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帮 助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条件下的 总产出水平。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货币和银行
第 18 页
货币和银行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与 管理,是具有国家机构性质的特殊金融 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中央银行。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第 14 页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三)赤字财政政策与公债。凯恩斯主义经 济学家主张运用赤字财政政策 公债是政府的举 债行为,一般与财政赤字相联系,也是实现财 政政策目标的工具之一。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 的重要事项,公债的发行,可以筹集财政资金, 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公债发行和流通来 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
一般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政 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 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 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 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 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第 15 页
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调节经 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
•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累进税制度。 • (2)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举例 针对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请大家谈谈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紧”组合,即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 策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货膨涨。
(3)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 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混合。
(4)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 采用紧缩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 22 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7 页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 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
LM R
古典区域
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
0
Y
图13-1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8 页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宏观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主 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延问题。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
第 12 页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 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 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 国债和政府投资。
(一)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对经济调控。 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原理是:当社会总需求 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即在经济衰退时期, 工人失业增加,企业开工不足,一部分经济 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受需求 不足的制约,这时政府可以用调整税收和税 率的办法,或者使需求者感到增加购买对自 己有利,或者使供给者感到减少产量对自己 有利。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 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 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同时达到四个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6 页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正文
内在稳定器
第 16 页
目过渡录页页 TRANSITION PAGE
Contents
Page
03 货币政策
• 货币和银行 •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 17 页
货币和银行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 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 能的商品
货币政策工具 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的协调
正文Biblioteka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 及其运用
内在 稳定器
第4 页
目过渡录页页 TRANSITION PAGE
Contents
Page
01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第5 页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能客观分析判断一国现行宏 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2 页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宏观经济政策
02
财政政策
03
货币政策
第3 页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 及其相互
关系
宏观经济 政策的理
论基础
宏观经济 政策实施 中的难题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 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与银行
• 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 交替关系。 • 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 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 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 • 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 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 在两难选择。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货币和银行
第 20 页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一般通 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存款准 备金这三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供给量, 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 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 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举例
分析在CPI居高不下、物价普遍上涨 的情况下,我国应该采取何种财政政策 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去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 23 页
谢谢 欣赏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正文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第 13 页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二)财政支出政策。内容包括:根据财政 收入的实际可能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 确定财政支出的总量;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 和结构合理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积 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需要以及调整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 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 财政支出的程序和制度。
案例研究
美国是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但二战以后,随 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化,要求政府对经济生活必须 进行一定的必要的直接管理。这种管理一是表现 在对重要的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如对垄断 行业、低收益产业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价格实行控 制。目前,美国政府对电力、电话、油价、健康 保险费用等方面的价格仍然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是 表现在对一些重要的产业采取资金、政策和立法 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接扶持。其中包括农民收入稳 定增长、农产品市场化、技术传播、航天航空等 ,政府都是重点扶持的。
请分析政策实施的利弊。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第 10 页
目过渡录页页 TRANSITION PAGE
Contents
Page
02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 内在稳定器
第 11 页
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 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二)调整再贴现。 (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第 21 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两种政策的搭配使用情况: (1)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
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 (2)当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实行“双
1.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正文
货币和银行
第 19 页
货币和银行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具有信用中 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 经济等职能,并通过这些职能在国民经济活 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5、现代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任何一项政策,从决策到在经济中达到预期的目 标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种时间间隔就叫政策时 延。 (2)非经济因素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国际政治关系、各种突发的事件、公众对政策实 施后的心理预期都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第9 页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