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职涯规划
一、保险行业的工作:
保险行业目前在中国仍然呈现着较快速的发展态势,国家对本土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还是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帮助的。
与此同时,国外的众多保险金融机构终于等到了市场全面开放的时机,都在紧赶慢赶地抢占中国市场。
保险是“金融大户”的行业性质,以及中国保险公司多年来的平民化营销路线造成了很难得一见的“人才水平两极分化”的现状——在
总公司、省级分公司相对高端人才比较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类似于高管和各级营销干部,以及各家公司的产品命脉“精算师”;而在一线营销队伍中,往往鲜见高端人才,尤其是营销业务员(我以前甚至见到过小学没毕业的营销员,直接让我泪奔)。
按照目前中国保险的营销代理模式,基本上属于能吃苦、能开口推销都能生存下去,但是
认真的态度能让你理性规划自己的进步和升职道路,专业的技能保证你给客户所做的保障规划合情合理能有效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良好的服务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基础,保证客户支持你未来的发展。
但是一步步的升迁道路是需要具体的工作成绩的,你敢不敢接受?很多同学毕业后不敢做销售类岗位,就是因为这样的岗位非常“势利”,完全是按月拿成绩说话。
这就像你玩游戏一个月从50级升到100级
是因为自己有乐趣,如果给你下死任务这个月必须从50级升到100级,心态和自己主动去完成是不一样的,你怎么办?
二、电话销售:
“耐心信心恒心决心”,比较言简意赅。
当年和朋友创业的时候公司就是电话销售模式(两大搜索引擎的广告代理),后来重新回到保险行业也曾经在业务团队搞过电话销售,这个完全是靠量取胜,除了制式的话术以外,大大降低了技术含量了。
很容易掌握,但是出成绩完全依靠耐心信心恒心和决心。
你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每天拨打1000个电话——300个是“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是空号/不在服务区/已关机”
200个打通了没人接
100个在你刚开口说“您好,这里是平安公司,我是……”直接回复你“打错了”然后挂断拉黑
100个说“又特么的是卖保险的,你烦不烦?”
100个听你流畅地讲完一套沟通话术后说“没兴趣/不需要/买过保险了/”乃至直接挂断
100个说“我考虑考虑吧,回头我联系你”(千万别太高兴,这些可以再联系一次,但是别抱什么希望)
最后100个说“恩,不错,那你做份计划来我看看吧”。
恭喜你!但是,这100人中最后确定和你当面沟通的人数大约不到一半,见过面的50个人愿意再次见面就保险话题深入沟通的大概10人以下,最后
能够成功签单的,也许是个位数。
【以上数据大致按照我个人所见到的历史经验概率来描绘,中间也许存在着号段客户不够良好、沟通方式等等方面的问题、不具备大范围的代表性】
那么说完了电话销售的缺点,来说说优点:
1、不需要面对客户,你的压力会很小很小很小很小……我当年刚开始接触销售业务的时候,公司是不存在电话销售的方式的,完全是传统的“行销”——边行边销,挨家挨户拜访门店商铺老板或者到居民楼敲门(经常被人当做居心不良的坏银,都是泪),被直接赶出门是很痛苦的,我又是个脸皮薄的人……别提了。
压力小,所以你可以以量取胜,大数法则嘛,我打的电话足够多,总有人想买保险的。
2、不需要没有目的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客户愿意见面了解,你才需要出去;
3、有公司提供号码和客户资料,已经购买过保险的客户,你再做保险沟通,相对容易。
三、对题主的职涯规划建议:
1、你想要什么?对于你所说的“碰一碰机遇”这句话,我不敢苟同,你一定是去抓机遇的,而不是找机遇的,更不是“碰”机遇的;
2、保险行业有压力也有进步,我当年做业务就是个渣,但是我明白自己的长处是做人员沟通和规划,所以从业务转职为内勤。
如果不是保险公司给我们这样的小业务员的培训,我恐怕也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
所以你能否承受住业务考核的压力?同时请发掘自己在业务或其
他方面的长处;
3、口才不算是问题,其实在做销售的时候,说话越流利的人,刚开始见面时客户的戒备心越强——人性如此。
只要你说话有条理,不要讲不清意思让客户烦就行。
只要你对客户真诚以待,大多数客户还是很好沟通的;
4、你要考虑好:你和女朋友在一起工作没问题?只要你们觉得没问题,那么就一起进步吧。
差不多了,大概就这些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