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附答案)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2042020/g反应后质量2待测3226/g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B.甲是一种化合物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 .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 ,错误;D. 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
故选B。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
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该反应是Y+W+Z==X。
【详解】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C.m=1-1=0,错误;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0,错误。
故选B。
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A .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 错误;C .原子守恒可知,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 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D .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 错误; 故选:C 。
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 B .NaClC .HClD .HClO【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 原子,2个Na 原子,2个O 原子,2个H 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 原子,1个l C 原子,2个H 原子,2个O 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 原子和1个l C 原子,所以X 的化学式为l NaC ,故B 正确。
故选B 。
7.在反应2A+5B=2C+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 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 A .4:9 B .8:11C .10:11D .13:44【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设生成8.8gD 同时生成C 的质量为x2A +5B=2C +4D29422x 8.8g⨯⨯ 29x =4228.8g⨯⨯ x=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8g:8.8g=10:11。
【点睛】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
8.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答案】C【解析】【详解】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32%=44%;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3×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64%=12%;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10.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
故选B。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的值是 7D.丁可能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甲物质质量减少了14g-2g=12g,丙物质质量不变,丁物质质量增加了36g-5g=31g,根据质量守恒,乙物质反应后的质量,x=(14+26+5+3)g-(2+3+36)g=7g。
乙物质质量减少了26g-7g=19g。
【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2:19,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丙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x的值为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乙→丁,丁是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错误。
故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