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大纲社会工作师助理考试大纲(一)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社会工作职业必需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1、是非题:对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
4、案例分析题: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分析所给出的案例。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概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三、西方社会工作概况英国社会工作的概况;美国社会工作的概况。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香港社会工作的概况;内地社会工作的特点;内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专业化。
第二部分社会工作伦理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内容社会工作伦理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内容。
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准则。
二、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伦理困境的概念;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困境;解决伦理困境的原则。
第三部分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一、社会工作的社会学知识基础社会化的涵义、内容和影响因素;社会群体的涵义、结构及其运作;社会阶层的划分依据、社会流动的涵义与内容;社会问题的涵义和社会控制的内容。
二、社会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人类生命各周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和团体行为;变异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情绪紊乱、情感紊乱、精神分裂症和性格紊乱;心理治疗学的基本内容: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法、人本治疗法、认知治疗法。
第四部分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一、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的涵义;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
二、小组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的涵义;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的涵义;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
第五部分社会工作行政一、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和功能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理论与技巧,社会工作行政的工作模式。
三、我国社会工作的行政体制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系的特点。
第六部分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一、质的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的涵义;质的研究方法的内容: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二、量的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的涵义;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问卷调查法、量表测量法。
三、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涵义;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结构;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
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准则。
主要参考书目:《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张乐天等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二)社会工作实务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社会工作所需的实务知识、方法、技巧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1、是非题:对于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
4、论述题:运用相关原理、概念和知识,对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
5、案例分析题: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分析所给出的案例。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的领域一、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概念;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实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工作实务的知识基础。
二、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内容和意义;老年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三、康复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的概念、内容和价值基础;康复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康复社会工作者作用。
四、矫治社会工作矫治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矫治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方法;矫治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五、家庭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家庭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六、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妇女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七、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儿童社会工作的三个重要的认同前提;儿童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八、学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学校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九、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医生的区别;医务社会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部分社会工作实务的模式一、社会工作实务的模式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演变;一般介入模式及其特点。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自我了解与评估。
三、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技巧社会工作技巧的涵义;语言与肢体语言;积极的倾听;同理心及其运用。
第三部分接案期一、接案前的准备接案的概念及案主的来源;接案前的专业准备工作;初次面谈提纲的拟定。
二、面谈面谈的目的和面谈场所的安排;接案过程的主要任务;面谈中回应案主的方法;面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的涵义;获取案主信息的途径;保密原则及其运用;收集资料的三个主要方面及常用的记录方式。
第四部分预估期一、预估的涵义预估的概念、特点、目标和内容;预估和诊断的区别。
二、预估的过程预估的焦点和预估的基本过程;“潜在的案主“与“确定的案主”之区别;预估陈述报告的撰写要求。
三、预估的方法社会历史、家庭结构图、生态图的具体方法及运用。
第五部分计划期一、设定目标目标的涵义;设定目标的特点、过程及方法;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二、构建行动计划构建行动计划的基本步骤。
三、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的涵义和形式。
第六部分介入期一、行动计划的实施监控计划实施的进展;通才介入技巧的内容及其运用;集中焦点的涵义;修改计划方案的必要性。
二、增强案主的力量解决问题的必要准备;解决问题的步骤;会谈中遵守的规范;压力防护训练及其运用;加强案主人际沟通技巧训练的方法。
三、修正环境与拓展资源强化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途径;整合社会资源的方法;社会倡导的技巧;社会行动的步骤。
第七部分评估期一、评估的涵义评估的涵义和目的;评估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二、评估的过程过程评估和总结评估的概念;对目标达成的评估、对实施行动计划的过程评估和对案主的变化(结果)的评估;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分;案主满意度的调查。
第八部分结案期一、结案的类型结案的涵义和任务;结案的类型。
二、结案的反应与处理结案的正面反应和负面反应;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案记录。
三、跟进服务跟进服务的涵义与意义;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
主要参考书目:《社会工作实务(一)》朱眉华编著(上海社会出版社2004年)《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张乐天等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一)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社会工作职业必需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1、是非题:对于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
4、案例分析题: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分析所给出的案例。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工作领域的概念、分类及其要素。
二、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概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及作用;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三、西方社会工作概况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英国社会工作的概况;美国社会工作的概况。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香港社会工作的概况;内地社会工作的特点和组织模式;内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专业化。
第二部分社会工作伦理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内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及价值体系;社会工作伦理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内容;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准则。
二、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伦理困境的概念;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困境;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矛盾;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解决伦理困境的原则。
第三部分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一、社会工作的社会学知识基础社会化的涵义、内容和影响因素;社会群体的涵义、结构及其运作;社会阶层的划分依据、社会流动的涵义与内容;社会问题的涵义和社会控制的内容。
二、社会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人类生命各周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社会认知、人际系、社会影响和团体行为;变异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情绪紊乱、情感紊乱、精神分裂症和性格紊乱;心理治疗学的基本内容: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法、人本治疗法、认知治疗法。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容:心理分析学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
第四部分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一、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的涵义;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
二、小组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小组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的涵义;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技巧;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
第五部分社会工作行政一、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和功能;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理论与技巧;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的联系与区别;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公共行政的区别;社会政策的层次和社会行政的地位。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社会工作行政的工作模式:计划、组织、管理、督导与咨询、评估;社会服务组织的涵义和结构;社会服务计划的内容和模式。
三、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系及其特点;我国推行社会政策的方法与特点。
第六部分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一、质的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的涵义;质的研究方法的内容: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二、量的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的涵义;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问卷调查法、量表测量法。
三、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涵义;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普通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的区别;研究报告的结构;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准则。
主要参考书目:《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张乐天等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二)社会工作实务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1、是非题:对于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作出判断。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