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重要概念
概念与定义的区别
• 概念和定义有十分相近的表示,但两者又不是完 全相同。 • 定义通常用“是…”表示,一般十分肯定;概念描 述一类事物的本质,有时不用“是…”表示。 • 随着年龄的增加,定义会不断变化加深,因此导 致后续学习的困惑。 • 部分概念具有定义属性,即可通过事物的关键特 征(定义)识别具体的例子。更多的概念没有定 义属性,特别是抽象复杂的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无法用一句定义确切表达。
概念与事实的区别
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我们的确高度重视知识的教 学,但这并不意味着重视了概念的教学。 多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话语体系中,一直有一个 高频使用的术语叫做“知识点”。在教师强调知识点的时 候,实际上很少去注意事实与概念的不同。 所以,在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里,有些更侧重于事 实方面的知识,有些更侧重于概念方面的知识。事实用来 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但老师不能仅仅提供事实和停 留在事实记忆的要求上,重要的是帮学生建立起概念。
概念传递形式2——描述概念内涵方式传递
在教育发达国际基础教育阶段的理科课程中,已经 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标准使用陈述句或命题来描述概念的内 涵。 描述以概念内涵的形式出现,充分考虑了该学段学生 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是对原有内容标准中教学重点的 标注和说明。 课标呈现——“适合7至8年级学生学习的生物学重要 概念及其表述方式”。 例如,课标指出“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是教师在第四主题中要教给学生的重要概念。这样的描述 比“光合作用”能够更好地说明该内容在特定学段教学的 深度和要求。
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方式
课堂教学中有2种传递概念的方法: 1、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 用”; 2、用描述概念内涵(完整陈述句)的方式来传 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 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 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本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方式。
在生物学教学中,许多定义并不是概念内涵的 全部,仅仅靠一个定义往往是不能包含一个概念的 全部内涵。 在一个定义不能完成它的全部内涵的情况下, 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就需要先教给学生 若干个必要的下位的概念,为理解定义建立必要的 概念支撑。 教师不要过早地去满足于学生对一个定义的记 忆和背诵。背诵定义未必真的代表了学生对这个定 义的内涵的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重要概念的含义
修订后课标中所说的重要概念与许多教师已有的 对“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
生物学重要概念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 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 用。 50项“重要概念”是对100余项“具体内容” 要求的综合和强调。
概念的三个要素: 1、概念名词(或概念术语):是对概念的指代,当 人们对同样的术语有着同样的内涵认定时,使用概 念术语的交流就变得快捷和流畅。术语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习惯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或自然科学的 概念。
2、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可 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实质。 3、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 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
关于重要概念的相关文章
•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 生物学通报[J].2010,45(7):40-42. •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中学生物学 [J]. 2011. 27(1):3-5. • 李红菊,刘恩山.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重要概念的筛 选及其表述.生物学通报[J].2010,45(10) •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教育学报[J].2010, 6(1):57-61. • 张颖之,刘恩山.基础教学课程中遗传学核心概念内容和 呈现方法的研究[J].2010,30(10):81-84. • 普莱斯顿·D ·费德恩,等. 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 学、促进学生学习[M] . 王锦,等译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 :462. • 艾里克森. 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兰英,译 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意义
本次《标准》修订的核心
——“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
在新版课标中增加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应的教学 和评价建议,是这一轮修订工作中准备时间最长、变化最 大的要求和内容。希望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要特别关注其 中的变化,并努力将这一要求落实。 这一变化依据了近年来学习科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研 究成果,直接的支持则更多地来自课标修订组研究团队对 这一课题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
部分教师原有的“概念”理解
• 术语 • 定义 • 事实 传递方式——术语传递(信息不对称)
概念与术语的区别
• 术语是一个词,词不是概念,只是代表或标记概念 的符号。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 术语是概念的传递形式之一。使用术语标记概念, 利于交流沟通和新概念的学习,前提是正确理解术 语的背景信息。 • 只有理解术语从而理解概念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 • 学生知道术语不等于学生理解术语代表的概念。 • 教师将熟练掌握术语代替理解概念,则会将科学描 述为若干字眼,而不能提出或解答实际问题。
以描述概念内涵方式传递概念的意义
1、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易于确认需要学生 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容及其意义,更易于建立概念 之间的联系,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 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 3、引导教师和学生不要将只将注意力集中在 词汇上而不是其理解概念,误将熟悉掌握术语替代 深入理解概念。 总之,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既要揭示其 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将概念简单等同于名词术语或其定义 所造成的危害
• 教师:对概念与重要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片面,仅仅
将概念简单等同于名词术语或其定义,过于关注零散的信 息,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情境的运用,将概念以鼓励名 词解释的方式让学生记忆。
• 学生:对定义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导致无意义学习,
只会获得一个无效的言语练习;无法构建良好的知识结 构框架,容易遗忘,在知识运用和迁移时感到困难。 试图仅用精确定义界定专业名词和术语不仅限制了 概念的含义,还将其置于教条、静止的状态,违反了概 念的时代发展性,并且剥离了概念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