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襄阳市刘集中学主题式校本培训方案

襄阳市刘集中学主题式校本培训方案

襄阳市刘集中学
“义务教育教材文本解读与创新的生成性研究”
校本研修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师培训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
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有效教学为依托,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

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研修主题:义务教育教材文本解读与创新的生成性研究
三、研修对象:刘集中学全体教师
四、研修背景
襄阳市刘集中学在省教研室的指导下,较早接触到“有效教育”理论,并在省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有效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但在两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有效教学”普遍存在的过度操作化、忽视教学生成性与境遇性的偏向,片面追求知识维度的教学进展与应付考试的质量效率,对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的目标偏离化倾向,未能达到“有价值”的境界。

主要表现在学生方面:学生对于教材的创造力不足;对于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不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水平不够高;升入高一年级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在教师方面:个别教师对所运用的学案不会创新;对于课本内容不会也不想拓展;对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完成仅限于知识目标的记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被淡化;教材文本中很多有价值的资源不运用、不开发,能回避者且回避;大部分学生的生成性思想被忽略,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特长。

《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教材文本解读与创造研究》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学校教师已有的课改意识和课改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个体成
长,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开发好教材资源,用好教材资源,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培养,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成性思维的发展,基础教育者义不容辞。

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和基础教研的管理者,有责任引领学校对较高水平教学的追求,特别是有责任改变、思考、触动、矫正“有效教学”过度操作化” 思维,倡导生成性思维主导下的教书育人的教学,落实国家新课标“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五、研究目标、内容、拟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重视学生生成性思维,特别是应试阶段的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培养,形成生成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和方法,彰显学科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研究内容
(1)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因素
(2)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
(3)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设计
(4)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实施策略
(5)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评价
(6)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学科目标
(7)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材文本的研究与实践的学段目标
3.拟创新点
形成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生成性教材资源开发的经验、策略和样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六、组织管理
(一)组织保障:
1.王素霞校长负总责:
对专题研修开展做动员和指导工作
①具体组织各学科对于课题的理解与观念形成的培训。

②关注各学科对于专题模式的探索及引导。

③撰写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并提供参考性的改进意见。

2 •参加者王宏庆:
①检查与跟踪学科组的活动。

②组织各学科的成果展示活动。

③汇总整理过程资料④总结成果。

3.各教研组长分工如下:
①杨翠:负责语文组的开展工作。

②张伟:负责数学组的开展工作。

③贾芬:负责英语组的开展工作。

④李兵:负责综合理科组的开展工作。

⑤龚静:负责综合文科组的课题开展工作。

(二)培训保障:
实现培训“三结合”,即坚持组内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学科培训和学校每月一次的全体培训有机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培训,接受新经验,学习新做法;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课改论文与反思案例,保证全省网培达标率。

实施“三级培训”即一学期一次大型专题培训;一月一次校级培训;两周一次学科组培训。

利用每周一次教学、教研会,对所有一线教师培训引导;定期每学期一次课改展示课,加强校内组内、组际观摩交流。

围绕“分层互动”的七个子课题,借助教研会探讨,教师可以提出新问题,探讨新问题,在探讨交流中提高认识,完善能力。

七、实施步骤
1.建立课题组,检索文献,组织学习,设计论证课题。

2.子课题分工协作研究,为中期成果交流研讨和评比做准备。

3.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中期进展反思。

4.焦点问题论坛交流,撰写发表调研报告和论文系列,经典案例集成。

5.总研究报告撰写,提交。

八、考核评价
为加强对主题式研修工作的管理,提高研修质量,保证研修效果,激励先进, 树立典型,研修中,根据学习内容,对参训教师量化考核评分表,分别开展考核评价工作,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根据考核结果评选校本研修优秀优秀学员,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考核挂钩。

附:活动资源包:
一、校内培训
1、校本培训方案
2、学习汇报
(1)生成性教学学习汇报
(2)班主任学习汇报
二、教学成果
1、示范教学设计
(1)刘集中学龚静《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2)刘集中学杨翠《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3)刘集中学王素霞论文《生成性思维让教材“活”起来》
(4)刘集中学贾科哲教学案例《挖掘课堂生成释放学生能量》
2、生成性教学设计汇总
3、生成性教学反思汇总
4、获奖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