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一中初三化学试题

重庆一中初三化学试题

重庆一中初2018级17—18学年度上期第一次定时作业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飞船轨道的研究C.设计电脑新程序,开发新功能D.指南针的使用原理2.下列诗词与其他三句描写的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白玉为床,金作马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下列化学发展史错误的是()A.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D.“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的方向4.小君在化学课堂上提出,可用干冷的玻璃片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5.适合贴在装有浓硫酸的药品柜上的警示标志是()A. B. C. D.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双氧水B.冰水混合物C.洁净的空气D.工业液氧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霓虹灯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袋内以延长食品保质期D.铝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电线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可用水扑灭B.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8.65mL氯化钠溶液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D.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以将瓶内的水换成细沙,作用相同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C.滴瓶上的滴管用后D.塞紧橡皮塞不洗直接放回原瓶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B.硫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C.西藏的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重庆D.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12.下列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3.小兰学习完“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的探究实验后,提出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对比两种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B.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因此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C.呼出的气体能在干燥的玻璃片上凝成水珠,说明水蒸气含量高于吸入的气体D.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更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吸入的气体不能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两套装置完成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燃烧的最低温度为40o C,燃烧时现象与红磷相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若实验一点燃红磷后伸入缓慢,将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大于1/5;②若实验二装置漏气,最终刻度停留在3、4之间;③实验取用红磷、白磷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④实验二比实验一操作简单,便于直接读数;⑤两个实验均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1B.2C.3D.415.如图所示,关闭止水夹a、b、c,取两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铁丝,将其中一根盘成螺旋状,一端系火柴。

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大小相同、充满氧气且底部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塞紧瓶塞,待两根铁丝都燃烧完,观察现象。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A.甲、乙中火柴的作用均是引燃铁丝B.乙中铁丝燃烧更剧烈C.实验结束,冷至室温后,打开a、b、c,观察到乙中进入的水比甲多D.实验结束,冷至室温后,打开a、b、c,观察到甲、乙中进入的水一样多16.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水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D.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9分)17.(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____。

(2)使放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贵阳污染指数93857212025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级别ⅡⅡⅡⅢⅠ(1)下列选项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氧气(2)表中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__;为减少该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把煤块加工成煤粉④开发新能源(3)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有___________。

①积极植树造林②多采用私家车方式出行③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④出门戴口罩⑤实行汽车单双号限行19.(3分)A~I 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的化学物质。

C 在反应③中不被消耗,E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I 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

(“→”表示生成)(1)物质F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小静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部分实验记录如下:(1)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

A.石蜡蒸气B.石蜡固体C.碳的小颗粒(3)小娜对物质燃烧是否都有火焰产生感到困惑,在查阅资料之后整理得到下表:由此可知,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___(填“固”、“液”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由此推测:①钠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无”)火焰产生;②硫粉的沸点______(填“>”或“<”)燃烧时的温度。

21.(4分)小沛想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配制100g 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通过计算得知需称量5g 葡萄糖(1g 以下用游码),量取95mL 水。

(1)为量取95mL 水,应选择下列仪器中的___(填序号)。

①50mL 量筒②100mL 量筒③胶头滴管④烧杯(2)为溶解葡萄糖,应选择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量筒②烧杯③试管④石棉网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的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3)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偏,为使天平平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A.增加砝码B.减少左盘葡萄糖C.调节平衡螺母D.调节游码(4)最终得到的葡萄糖口服液浓度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提示:所取葡萄糖质量偏小或水的体积偏大都会使浓度偏小)A.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B.所用砝码生锈C.转移固体时部分洒落D.称量葡萄糖时物质和砝码放反E.称量葡萄糖时只在左盘垫了称量纸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2.(6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F(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

(2)写出实验室由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发生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

(4)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正放于桌面④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23.(6分)小云通过探究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CuO)、氧化铁(Fe2O3)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产生氧气。

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o C~500o C。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1 3.0g氯酸钾460o C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248o C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267o C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290o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实验3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

(2)小云从下图中选择该实验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A. B. C.(3)实验4中X的值应为,由实验与实验4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4)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小云绘出了部分下图,请帮他完成该图。

【结论】通过该实验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有(填序号)。

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B.二氧化锰只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C.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D.催化剂可改变产物的质量E.三种催化剂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4.(7分)小秋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集气瓶容积为250mL,瓶内盛有90mL澄清石灰水。

反应前,燃烧匙内盛有0.012g碳粉,注射器活塞停留在40mL刻度处(总容积为100mL)。

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每12g碳粉可与32g氧气反应。

点燃碳粉后,快速插入瓶内,塞上橡皮塞(忽略此时气体的逸出),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每个反应均彻底,澄清石灰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碳粉燃烧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