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基坑支护工程作业指导书2015年4月3日目录一腰梁施工 (1)1 施工工艺流程 (1)2 施工控制要点 (1)3 施工质量要求 (4)4 成品保护 (5)5 安全注意事项 (6)二预应力锚索施工 (6)1 施工工艺流程 (6)2 施工控制要点 (6)3 施工质量要求 (10)4 成品保护 (10)5 安全注意事项 (11)三锚杆喷锚挂网施工 (11)1 施工工艺流程 (11)2 施工控制要点 (12)3 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4)4 质量检查内容 (14)5 安全注意事项 (15)一 腰梁施工1 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开挖基槽→清除桩身表面泥土→梁底找平并控制梁底(顶)标高→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调直、固定、加固→砼浇注→3天后拆除侧模,养护砼。
2 施工控制要点(1)开挖基槽根据设计要求,腰梁在桩身设置。
用石灰洒好开挖边线后用PC120挖机进行开挖,开挖的深度于腰梁底面标下50mm 处,然后再用干土找平压实至腰梁底标高。
(2)清除桩身表面泥土腰梁与桩身结合部位的土采用挖机和人工清除,必须保证支护桩桩身表面无泥土,无夹渣,确保桩身表面密实、干净无杂物。
(3)钢筋安装①本工程设计腰梁断面几何尺寸为500×500,主筋直径11C 20,A 8@200,见图1.1; 50400501003005040050图1.1 腰梁配筋大样图②钢筋的制作、安装严格按图施工要求,保证钢筋的位置、规格、数量准确,焊接钢筋接头时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且接头错开大于50cm(见图1.2)。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连接件必须是经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批准合格的产品,并经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箍筋安装时,开口位置要相互错开,且确保箍筋弯钩长度≥6.25倍箍筋直径;主筋安装时,主筋预留出与下一段腰梁相衔接的长度≥35倍主筋直径(见图1.3),避免造成下段腰梁钢筋主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或钢筋接头无法按设计要求错开的情况,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保护层采用钢筋支架做。
腰梁植筋为C25,隔一桩植2根,长500mm,腰梁植筋锚入支护桩桩身长度200mm,锚入腰梁长度为300mm或大于2/3倍腰梁宽度(见图1.4)。
图1.2 钢筋接头搭接大样图图1.3 腰梁钢筋接头搭接大样图桩身植筋2根C25,L=500mm@桩间距图1.4 腰梁植筋大样图(4)模板安装腰梁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后清理干净桩头和桩身杂物,并清理干净,检查腰梁内外边线,确保梁的几何尺寸;安装模板前,先将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允许组装后再刷。
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组装要牢固平整,接缝要严密,不漏浆,几何尺寸准确,做到横平竖直。
(5)混凝土浇注及养护①本工程腰梁设计断面几何尺寸为500×500,设计砼等级强度为C25,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场内机械运输,机械振捣密实工艺;②腰梁砼施工前要对腰梁的钢筋及模板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灌,并确保钢筋表面及模板表面无杂物及干净;③腰梁混凝土施工时尽量一次浇注完成,如须留缝时,必须留垂直缝;④浇注砼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对模板和钢筋再次进行检查。
砼灌注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卸落砼时采用溜槽,以防止砼降落高度较高而造成离析。
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厚度为30cm。
振捣棒插入的距离以直线行列控制,振动棒移动间距400mm左右,每个点振捣时间为15—30S,插入距模板边50—100mm,且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棒须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不得放在钢筋上振捣。
振捣棒开动后方可插入砼内,振完后应徐徐提出,不得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机头,以免留下孔洞。
振捣棒应稍插入下层使两层结合成一体。
振捣合格的要求:砼表面停止下沉,无冒气泡现象,表面平坦、无翻浆。
砼浇注须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歇不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商砼约5小时左右),否则另行确定处理;⑤混凝土浇筑过程要保持钢筋、预埋件(PVC管)的正确位置。
(6)拆摸、养护腰梁模板属非承重构件,砼浇筑后3天时可拆除。
拆除时要安排专人指挥和监督,保证其表面以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导致损坏。
砼养护采用塑料布或草席覆盖洒水养护,保证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7d。
3 施工质量要求(1)钢筋工程①钢筋加工的形式,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②腰梁钢筋主筋为三级钢,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d;③腰梁主筋采用搭接焊,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在该区段内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④在焊接过程中注意调整施焊电流,以免电流过大容易造成咬肉、飞溅;电流过小则电流不稳定,容易造成夹渣或未焊透;⑤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扎丝扎牢,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布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绑扎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
(2)模板工程①严格控制模板的几何尺寸,平整度以及制作的质量,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应大于2mm;②模板安装前必须刷好隔离剂;③腰梁拆下的模板构件按要求堆放在指定地点;④拆除模板应注意技巧,不得硬撬或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腰梁结构和模板。
(3)混凝土工程①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振捣,不得漏捣及过振;②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派技术人员对于每车砼的坍落度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混凝土到场后分批由专业实验人员作好混凝土试件并作好养护。
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
4 成品保护(1)按要求采用塑料布对成型腰梁进行浇水养护7天;(2)已浇筑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 后方可张拉。
(3)注意对已经施工完的腰梁棱角进行保护。
5 安全注意事项(1)电工、焊工、钢筋工等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钢筋切断机,弯曲机定时保养维护,定期检查机械性能及绝缘性,严禁带病作业。
(3)安装、拆除模板时,严禁上抛或往下扔,严防坠落伤人。
(4)各种电器设备都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确保接地良好。
用电线路必须为橡套电缆,实行一机一闸。
二预应力锚索施工1 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成孔→清孔→安放锚索→拔套管→封孔口→第一次注浆→移至下一根锚索施工→间隔4—5小时返回上根已施工锚索进行第二次高压注浆→张拉与锁定。
2 施工控制要点(1)定位各层锚索的标高、间距、倾角要严格按设计测放,同一排锚索施工时,锚索高程和倾角必须一致及准确定位。
本工程采用水平仪测放高程,同一标高的锚索必须拉线采用A8×300mm长的钢筋插入土层中定位,锚索倾角采用锚索机上的量角仪定位。
(2)成孔①本工程钻孔应采用水钻及全套管跟进成孔工艺,设计成孔直径为160mm,钻孔深度要求大于设计孔深20cm,以保证沉渣落底,钻孔保持孔内清洁,孔壁无污染物,以确保水泥浆锚固体与土体的粘结强度。
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时,应采用跟套管的钻进技术,以使钻孔完整不坍。
锚索的施工顺序为11、9、7、5剖→12、10、8、6剖→4、2、13剖→1、3剖;②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控制钻孔速度。
如遇中细砂、卵石地层无法成孔时,应根据设备情况调整钻头及套管头的型式,并注意洗管,确保返水正常;③同时注意周边情况地面有无冒水冒浆情况,防止破坏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网。
(3)锚索制作锚索采用4-6A 15.2mm 制作(见图2.1),钢绞线强度1860Mpa 。
制作前清除油污、膜锈等,按设计要求下料,并预留1.2m 的张拉长度,自由端与锚固段应分别做出标记,在锚固段范围内的锚索每隔2m 穿一个架线环,两架线环之间扎一道铁线。
自由段的钢绞线应放入塑料管内密封。
锚索制作好后必须标注锚索的长度、剖面号及排数分别堆放。
并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锚固段L2(Ⅲ断面)锚固段L1(Ⅱ断面)自由段(Ⅰ断面)160A 160钻孔双灌浆管防护套网双灌浆管水泥浆体钢绞线防护层A 8-A 10塑料管Ⅰ-Ⅰ断面Ⅱ-Ⅱ断面A 160钻孔A 160钻孔塑料扩张环A 15.2钢绞线Ⅲ-Ⅲ断面A 160钻孔箍环4索断面图 防护套网箍环6索断面图双灌浆管水泥浆体钢绞线防护层A 8-A 10塑料管Ⅰ-Ⅰ断面Ⅱ-Ⅱ断面A 160钻孔A 160钻孔塑料扩张环A 15.2钢绞线Ⅲ-Ⅲ断面A 160钻孔图2.1 锚索制作大样图 (4)清孔与安放锚索①成孔后清孔,清孔采用二次清孔,第一次采用清水或泥浆水清孔,直至孔口流出同等浓度的清水或泥浆水为止;第二次采用纯水泥浆清孔,即在套管内插入注浆管,清孔以慢速连续速度注浆为宜,直至钻孔内的水及杂质被置换出孔口、孔口流出同等浓度的水泥浓浆为止,然后将锚索顺着套管送至孔内后再拆套管;②在锚索安放前检查索体质量,安放时要防止索体扭曲。
注浆管要随锚索一起放入孔内,索体头部距孔底20cm 。
(5)注浆①本工程锚固体设计等级强度为M30,按要求取浆做抗压试验。
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保证浆体搅拌均匀。
注浆材料使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和掺和剂;水泥用量≥80kg/m;②注浆设备为BW-150高压泵注浆机,最大注浆额定压力为5 MPa。
搅浆采用旋流式高速搅浆机,浆液拌和应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水泥浆应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泥土、杂物混入;③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
套管拆完后封口并设置泄水或返浆管,然后进行第一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4~0.5 Mpa,第一次注浆完成4h—5h左右后,进行第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要求在2—2.5MPa之间,第二次高压注浆应保证孔口流出同等浓度的水泥浆。
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浆水泥用量总和不得低于80kg/m。
(6)张拉与锁定①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工期要求,本工程在锚固段锚固体注浆完成后,水泥浆锚固体养护14天后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②锚索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当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大于15Mpa后,方可进行张拉;③张拉前将钢垫板套入锚索,调整垫板与锚索垂直后安装锚具。
锚索采用五级张拉工艺,锚索正式张拉前,取10%(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加大,以锚索张拉段伸直为准,但取值不大于40%)的预加力值(锁定值)为预张拉荷载,对其进行预紧,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维持3—5min后卸荷至0。
张拉力施加值顺序依次为:第一次张拉力为预加力值(锁定值)的20%,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张拉力为预加力值(锁定值)的50%,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三次张拉,张拉力为预加力值(锁定值)的75%,持荷5分钟后进行第四次张拉,张拉力为预加力值(锁定值)的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