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激励理论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激励理论与管理

消极强化:当积极的行为不发生时,给予个人所 不希望的刺激,以促使积极行为产生。
惩罚:当消极行为发生之后,使行为的实施者遭 受身心上的痛苦,从而减少这种行为。
消退:撤消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 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将 逐步降低、直至消失。
• 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间断强化、随机强化
• 成就需要与企业的绩效相关; • 成就需要的培训。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成就需要论
成就需要:指根据适当标准追求成就的驱 动力,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权力需要:指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或驱 动力,权力需要是管理者取得成功的重要 因素。
社交需要:指寻求他人接纳并建立良好人 际关系的愿望。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基本内容
• 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当人们预期到能够完成某行为,而且该行
为能为自己带来既定结果,这种结果又对自己 具有吸引力时,人们才会采取该行为。 • 三种关系 • 期望模式 • 期望公式
激励力量=期望概率×效价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种关系
• 努力——绩效:个体感受到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 达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一、激励的概念
• 激励即激发鼓励,指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 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 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 积极性。
• 激励的心理模式
第一节 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刺激
个体
动机


(内外诱因)
需要
(内驱力)


第一节 激励
二、激励的作用
(也称直接满足) • 职务外的满足——工作之后获得的需要满足
(也称间接满足)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期望理论 • 公平理论 • 目标设置理论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一、期望理论
某厂为解决一技术难题,贴出一海报,规定 “谁解决该难题,就提拔他为工程师。”现有三人, 工程师、技术员、一般工人。问:
内容提要
激励 强化理论 内容型 激励理论
过程型 激励理论
掌握激励的概念和激励在管理中 的作用;
熟悉强化理论和强化方式; 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
中的应用;
掌握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及应用; 了解中国的激励模式 。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第一节 激励
• 激励的概念 • 激励的作用 • 激励的特征 • 激励与管理
高层次需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要各层次间的关系
• 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 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 在同一时期内,人们可能存在 多种需要,其中,主导需要支 配和推动人的行为;
• 五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 基本需要
成长需要
低层次需要
高层次需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当前能满足 的需要
当前不能满 足的需要
要求组 织给予 解决
自己想 办法解

说明情 况取得 谅解
说服教育, 使其主动
取消
提出解决 的措施与
方案
予以 积极 支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满足需要的原则和途径
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解决需要的程度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途径: • 职务内的满足——工作本身得到需要的满足
成就需要论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五、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满足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前提; • 分析和研究人的需要,预测、引导和控制人
的行为; • 满足需要的原则和途径; • 积极教育和培养人们的高成就需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职工需要分析图
员工需要
合理的需要
不合理的需要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的启示
• 要处理好保健因素,更要利用激励因素; • 奖金的发放工作; • 单纯的物质刺激的有限性。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四、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相互关系
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 进步 成长 成就
保健因素 工作安定 工资 工作条件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 国心理学家
•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 要结构的理论
• 需要的层次 • 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 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低层次需要
需要的层次
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的/生存的需要
• 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 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加速企业
发展。 • 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一节 激励
三、激励的特征
• 激励是有方向性的 • 激励是有选择性的 • 激励是有时效性的 • 激励的复杂性和能动性
第一节 激励
四、激励与管理
• 寻求激励因素 • 选择激励方向 • 保持激励行为
1.三个人中谁的积极性最大? 2.在什么情况下,三个人的积极性都不大? 3.海报应该如何写,才能使三个人的积极性都大?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 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研究激励过程的“期 望理论”。
• 基本内容 • 期望理论中的个体心理过程 • 期望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第一节 激励
激励理论——应怎样激励人
激励理论
行为强化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第二节 强化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
(Skinner,Burrbus Frederick 1904—1990)
• 基本内容 • 强化理论告诉我们什么? • 强化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 惩罚是有副作用的;惩罚只能告诉员工不应 该干什么,并没有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
• 积极强化和惩罚要配合使用。
第二节 强化理论
三、强化理论的应用
如何影响员工?
行为判断?
要增加
要减少
增加策略
减少策略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消退 惩罚
第二节 强化理论
三、强化理论的应用
• 有效奖励的实施方法 •创造有效奖励的心理气氛 •奖励对象要有真正的先进性 •奖励要注意时效性 •奖励的内容应该多样化 •要制定一项长期的奖励计划 •奖励的标准要更新
一、基本内容
• 基本观点 人的大脑是一个黑箱,你无法了解别人在想什么,也没有这个必
要。只要有有效的刺激,就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 获得刺激的函数。 • 塑造行为的方法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改变某种行为的目 的。
第二节 强化理论
一、基本内容
• 常见有以下四种强化类型: 积极强化:当积极的行为发生之后,立即用物质 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
第二节 强化理论
一、基本内容
• 行为与强化
当人因采取某种行为而受到奖励时或没采 取某种行为而受到惩罚时,极易出现和重复这 种行为;当行为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惩罚时, 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很小。
行为
奖励
行为 修正
结果 惩罚 第二节 强化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二、强化理论告诉我们什么?
• 积极强化是改变行为的有力工具,好的行为 出现必须给予肯定和奖励。
案例
选择
大地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近年来发 展势头良好。公司领导决定提高员工的待 遇。现在员工平均年薪是7万,公司要提 高员工的待遇,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 保持现有的工资水平,每年不定期地发几 次奖金,奖金总额为3万元;第二种是把 员工年薪一下子涨到10万元。
如何作选择?
怎样的选择更能激励员工、员工更满意?
• 激励因素具备时,会产生激励,但不具备时, 不会产生不满。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激励与保健因素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工作满意 中性
工作不满意 低激励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高激励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双因素理论:内在和外在激励
激励因素:与执行某一工 作直接相关的因素
认同
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直接相 关的因素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
• 那些只能消除工作中不满情绪,而不能激发 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 因素。
• 常见的保健因素有:组织政策、管理监督方 式、工资、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职业稳定、 工作保障等。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双因素与满意感的关系
• 保健因素具备时,不会产生激励,但不具备 时,会产生不满。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基本观点
•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 健因素,另一类叫激励因素,它们对激发员工 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效率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激励因素
• 那些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 热情、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
• 常见的激励因素有:成就、赏识(认可)、 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发展和成长机 会等。
第二节 强化理论
三、强化理论的应用
• 有效惩罚的实施方式 •惩罚与批评的形式要多样化 批评:直接、间接、暗示、对比、强制、商讨、
分段 •惩罚时同样要做到严中有情理
第二节 强化理论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需要层次论 • 成就需要论 • 双因素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相互关系 • 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