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遥感

微波遥感


阴影(Shadow):
当后坡坡度较大,雷达波束不能到达后坡坡面时, 没有回波信号产生,图象上出现暗区 34
35
36
地形引起的变形:透视收缩
山上面向雷达的一面在图象上被压缩,这一部分往往表现为较高的亮度; 坡底的收缩度比坡顶大;山坡的坡度越大,收缩量越大。
37
透视收缩
The figure above shows a radar image of steep mountainous terrain with severe foreshortening effects. The foreshortened slopes appear as bright features on the image.
15
发一个脉冲,陆续 收到一连串回射, 而且回射的特性 随地物不同而异
飞行方向
脉冲宽度
16
二. 有关术语
A:飞行方向;B:天底nadir E:方位向azimuth flight direction ; D:距离向look direction ; C:扫描宽度
A入射角incidence angle;
7
三. 微波传感器
非成像传感器:
一般都属于主动遥感系统。通过发射雷达信号,再接收回波信号测定参 数,不以成像为目的。
微波散射计:测量地物的散射或反射特性。
雷达高度计:测量目标物与遥感平台间的距离,从而准确得知地表高 度变化,海浪的高度等参数。
根据发射波和接收波间的时间差,测出距离。
成像传感器:
3.4
3.4.1 概述
微波遥感
3.4.2 侧视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3.4.3 合成孔径雷达(SAR) 3.4.4 侧视雷达图象的几何特征 3.4.5 其他雷达图象特征 3.4.6 干涉雷达
1
3.4.1 概述
微波是波长为1mm到1m的电磁波。 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 目标地物的微波辐射经分析处理 而识别地物的技术。
5Hale Waihona Puke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穿透能力。因此可用于探测 隐蔽的目标。 趋肤深度:电磁波衰减(振幅减小)1/e倍(约37%)的穿透深度称为趋 肤深度(H):
H = 5.3 10-31/2-1
其中, 地物介电常数; 地物导电率 (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微波对海水海风等的变化敏 感 (5) 分辨率较低。
24
3.4.3
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也 是侧视雷达。
基本原理:利用短的天线,通过修改数据记录和处理技术, 产生很长孔径天线的效果,等于通过加长天线孔径来提高 观测精度。 在沿飞行航迹方向上形成一个天线阵列,并与数据记 录和处理过程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位置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信号得到的时 间不同,相位和强度不同,形成相干影象。经过复杂的处 理,得到地面的实际影象。
25
合成后的天线孔径为Ls,则其方位分辨率为: Rs=(λ/ Ls)R 由于天线最大的合成孔径为: Ls=Ra=(λ/D)R 则有 Rs=D 由于双程相移,方位分辨率还可提高一倍,即 Rs=D/2 式中, λ:波长;D:雷达孔径;R:斜距。 由此可知,方位向的分辨率与距离无关,所以,即使 从卫星的高度上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上图:左侧地物压缩
下图:恢复(地距图象)
33
地形畸变
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
山上面向雷达的一面在图象上被压缩,这一部分往 往表现为较高的亮度; 坡底的收缩度比坡顶大;山坡的坡度越大,收缩量 越大。
叠掩(Layover):
当面向雷达的山坡很陡时,出现山顶比山底更接近 雷达的情况,因此,在图象的距离方向,山顶和山 底的相对位置颠倒; 收缩度:坡顶的收缩度比坡底大
φ越大, Pg越大,分辨率越低 即:距离越近,距离向分辨率越低
理论上讲,斜距分辨率 等于脉冲宽度的一半
19
20
例:
设俯角50,脉冲宽度0.1s
则距离分辨力 Pg = 0.5 c /cos Pg = 0.5 0.110-6(s) 2.998 108(m/s)/cos 50 = 0.5 0.1 2.998 / 0.642788 100 = 23.2m
注意: Foreshortening及重叠 现象随着平台高度增大而变 弱直到消失,所以一般的卫 星雷达影像这些变形都很弱, 可以忽略.
Seasat image of part of the Pine Mountain thrust in North Carolina
45
阴影
46
47
48
阴影
49
6
穿透深度随波长λ而增加:L和P波段比K或 X 波段更有穿透力。 对于森林,C 波段雷达波长较短,所以在树冠就反射了,没有 穿透力;但其它较长波段,由于大多数树叶较小对雷达波的传 播不影响,所以可以不同程度地穿过树冠。下图是 SIR-C 卫星 获得的SAR(合成孔径雷达)影像,L波段穿透了巴西亚马逊河流 域茂密的森林,显示了其下覆盖的轻微起伏的地形。
Pa = [3 10-2(m)/4(m)]200103(m) =1500m
若要求方位分辨率达到3m,则天线孔径需2000m.(这是不 可能的)
提高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的方法: 1) 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缩短脉冲发射宽度 2) 用合成孔径天线来代替真实孔径天线,以缩短天线孔径。
23
β β= λ/ L
该像片的雷达波入 射方向是什么?
41
叠掩
当面向雷达的山坡很陡时,出现山顶比山底更接近雷达的情况,因此,在 图象的距离方向,山顶和山底的相对位置颠倒; 收缩度:坡顶的收缩度比坡底大
42
叠掩
43
叠掩
Layover is most severe for small incidence angles, at the near range of a swath, and in mountainous terrain.
Pasadena
N
L -band SIR-C (HH) July 20, 1995
look di rect ion
44
重叠(Layover): 当雷达入射俯角(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地 面坡角时,山顶与接收器的距离小于山脚与接收器的距离,山顶的 回波先于山脚的回波到达接收器,这时山顶的影像会超过并覆盖到 山脚的影像上,造成重叠现象. 上图的下部可看出一些重叠现像.
属被动遥感
10
② 侧视雷达 侧视雷达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 行方向垂直的侧面 , 发射一个窄的波束 , 覆盖地面上 这一侧面的一个条带 , 然后接收在这一条带上地物的 反射波 , 从而形成一个图像带。随着飞行器前进 , 不 断地发射这种脉冲波束 , 又不断地接收回波 , 从而形 成一幅一幅的雷达图像。
38
透视收缩
a.
C-band ERS-1 depres sion angl e =67? look angl e = 23
b.
L -band JERS-1 depres sion angl e =54? look angl e = 36
look di rect ion
c.
X - band
look di rect ion
21
2. 方位分辨率 沿航线方向的分辨率—方位分辨率 ra=*R 波束宽度, R天线到该像元的倾斜距离 =/L, 波长,L天线长度 ra= (/L)*R 天线越长, ra越小,方位分辨率越高
距离越近,方位分辨率越高;与距离向分辨率变化规律相反. 22
例: 设卫星天线孔径D=4m,波长=3cm,距目标地物200km, 则方位分辨力
与光学图象比较
50
51
Look Direction
a.
X - band, HH polarization look direction
b.
X - band, HH polarization
s
look direction
52
侧视雷达的入射方位对影像的影响
在山区地形情况下,在雷达影像中, 地形起伏一般表现为明 显的亮坡-阴影组合特征. 沟谷和山脊的面向入射坡为亮坡 而背光坡为阴影. 因此,随着入射方位不同,不同方向的线状 地形起伏将会得到突出 ---- 线状的亮坡-阴影组合总是平 行于平台航向,亮坡朝向传感器,阴影背对传感器.
B视角;
C斜距Slant distance; D地距Ground distance;
17
A: 近射程(near range)
B: 远射程(far range)
18
三. 距离分辨率与方位分辨率
1. 距离分辨率 在侧视方向的分辨率(在垂直于 航向方向的分辨力) Pg=c× /2cosφ 脉冲持续期(脉冲宽度,时间 s), φ俯角,c光速。
53
右图为同一地区的两幅雷 达像片,航向不同,突出了 不同方向的线状地形起伏.
Professor Donald Wis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制作 的模拟像片
54
右图为同一地区的两幅 雷达像片,航向不同,像片 有很大差异.
尼日利亚境内的前寒武 纪岩石的航空雷达影像
d.
Aerial Photograph
N
39
Foreshortening: 当地形
有起伏时,在影像上,面向入射 波的坡面会变短,即从山顶到 山脚的水平距离缩小,而背向 入射波的坡面变长,即从山顶 到山脚的水平距离变大.
雷达
地形线
回波强度 时间
阴影区 高亮度区
40
典型的Foreshortening 变形现象例子
一. 常用微波波段
2
3
微波遥感有两种观测方式 主动方式:利用遥感器向地面发射微波然后接受其散射波的方式。 被动方式:观测地表目标的辐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