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族民族风情PPT课件

苗族民族风情PPT课件


.
15
红瑶服饰
• 红瑶服饰很好看。上身
是束身宽袖瑶服,以红
色为主调,配有各种式
样的图案。下穿齐膝、
宽松的摆裙,虽是由粗
布自制而成(听说制作
一件瑶服要用二十天),
图色配套十分醒目抢眼。
未出嫁的红瑶妹还得戴
上头巾,不用戴头巾的
.
是嫂子。
16
红瑶服饰
• 红瑶服饰很好看。上身是束 身宽袖瑶服,以红色为主调, 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下穿 齐膝、宽松的摆裙,虽是由 粗布自制而成(听说制作一 件瑶服要用二十天),图色 配套十分醒目抢眼。未出嫁 的红瑶妹还得戴上头巾,不 用戴头巾的是嫂子。
.
2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 总人口为:894万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 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
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
坝点缀其间。
.
3
二、民居民俗
以高山为主,以天然的地势来划定同周 围其它民族的居住地域。
“山苗人,水仲家”。
形制多为“吊脚楼”
.
.
10
一、瑶族源流与分布
瑶族全国现有人口200多万人, 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 贵州、江西等省区。
《宋史·蛮夷列传》“蛮瑶者, 居山谷间……不事徭役,谓之瑶人”
“中国吉普赛人”,我国历史上
迁徙最多的民族之一。
.
11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与古代的 “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 “蛮徭” 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是其中的 一部分。
4
三、服饰民俗
“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 传统形式的大领或大襟衣、百褶裙 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 华丽的银饰
.
5
纷繁复杂的苗族 服饰可分为:湘 西型、黔东型、 川黔滇型、黔中 南型以及海南型 等五大类别和若 干款式
.
6
四、节日习俗 苗年 跳花场(踩花山) 姊妹节(农历3月15至17日) 牯脏节
.
打油茶
民间有“一杯苦,二杯甲(涩),三 杯才是好油茶”之说。
(常年饮用,可起健脾养胃、提神醒脑之
功效。)
.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服饰民俗
素以丰富多彩著称,“好五色衣服”;
传统服饰,尚黑、蓝、青、白等色,
男子:对襟或右衽、铜扣或布扣上衣, 下穿宽脚长裤,扎绑腿,头额扎布;
女子: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上衣,下穿
挑花长裤或百褶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
苗族民族风情
主要内容:
苗族的源流与分布
苗族的民居民俗
苗族的服饰民俗
苗族的饮食习俗
苗族的岁时节日
苗族的传统工艺
.
1
一、苗族的源流与分布
苗族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九黎”、 “三苗”
从史籍记载,秦汉至南朝期间,大部 分苗族属于“武陵蛮”和“五溪蛮”;
苗族和瑶族有着共同的关于盘瓠的传 说和崇拜,以“盘瓠之后”相称。
7
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吉 祥和力量的象征。每年农 历二十四到二十七,黔东 南的苗族民众便会聚集在 江边,欢度龙舟节。
龙舟节
.
8
四、饮食民俗
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 以糯米为贵,丰收与喜庆的象征; 腌鱼、腌肉、腊肉 “无辣不成菜”
.
9
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 近水者多绣鱼虾,居山者多描花 鸟,源于生活的广泛题材在她们 手中得到生动体现。
.
17
四、节日习俗
盘王节 祝著节 红瑶晒衣节
.
18
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
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 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 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 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
.
19
因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等的不
同,瑶族有几十种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多
数自称“勉 ”(或棉),此外有“秀”、
“门”、“孟”、“睦”、“过山瑶”、
“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
“白线瑶”、“蓝靛瑶”、“沙瑶”、
“黑瑶”等多种自称.和他称。
12
二、饮食民俗
瑶族饮食嗜吃酸、辣。
腊肉,瑶族民间肉类储存方式
脚缠绑腿;
.
14
• 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 盘瑶头饰 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 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 上布,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 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 色的帽子。
• 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 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
• 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 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
• 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 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