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态学: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生态学: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国家环保总局在2003年3月6日公布了 16种外来入侵物种,
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 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 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 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 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每年损失574亿元。
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 豚草
薇甘菊 毒麦
空心莲子草 (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互花米草
飞机草(香泽兰)
凤眼莲(水葫芦)
假高梁(石茅、阿拉伯高粱)
美国白鹅(秋幕毛虫、秋幕蛾)
蔗扁蛾(香蕉蛾)
强大小蠧(红脂大小蠧)
湿地松粉蚧
福寿螺(大瓶螺)
牛蛙(美国青蛙)
非洲大蜗牛
• 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布的数据表明, 美国目前每年要为“生物入侵”损 失1370亿美元。
• 印度、南非这两个国家每年因生物 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300亿 美元和800亿美元。
重大节日
• 世界水日: 3月22日 •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 世界卫生日:4月7日 •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国际无烟日:5月31日 •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近400年的气溶胶变化
42万年以来的二氧化碳变化
二氧化碳升高与变暖的关系
• 1177%50,年O以3 3来6%,。CO2增加了31%,CH4 151%,NO
土地利用及其覆盖的变化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
第二节 气候变化后果
• 雪被和冰川:北半球的冰雪覆盖量自1960年减 少了大约10%,山脉冰川在20世纪期间明显退 缩,北极的冰雪厚度在过去的40年间已经丧失 了近40%。
气候变化与国民经济
l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 大
l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l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
大幅度增加
第三节 中国气候变化
(1) 近百年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 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C,略低于全球平均 的0.6C;我国20世纪90年代是近百年来最暖时期之一,但尚 未超过20-40年代最暖时期。
(2)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 北、东北地区,其中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 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
(3) 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来,我 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全国大范围的暖冬,1998年冬季最暖, 2001年次之。
(4) 我国降水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 区尤为如此。这意味着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与 全球变化
第一节 全球变化生态学概述
一、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
20世纪70年代,主要表达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 系统越来越不稳定,特别是国际安全和生活质 量逐渐降低这一特定意义;
20世纪80年代,强调全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气 候、土地、海洋、大气及生态系统);
20世纪90年代,可能改变地球生物承载能力全球 环境变化;
•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开始在对全球气 候变化作出反应。
• 疾病:有可能发生与“热”相关的疾病和 死亡。由昆虫和啮齿动物携带的传染性疾 病会被更广泛地传播到以前没有这种疾病 的
• 荒漠化
生态入侵(ecologicalinvasion) : 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 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 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过程。
• 海平面: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在过去100 年中平均上升了0.1~0.2米。20世纪,平均每 年上升1~2毫米,预计1999-2100年,上升 0.09~0.88米,比20世纪高2~4倍。
• 灾害:世界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增加,北 半球的中高海拔区每10年增加0.5%~1%, 严重降雨事件发生率增加了2%~4%。
全球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 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下变化过程。
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全球变化对物种、生态系 统过程和整个地球复杂网络相互作用的科学。
二、全球变化的表现
• 温度升高
Hansen et al. 2006. PNAS
• 降水变化
全球降水变化趋势 (% /十年) 1900-1994, • 增加 • 减少, Watson 2001
以上所述,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 北变暖最明显,尤其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6.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与 未来预测。
7.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国民经 济影响的模式模拟研究。
8.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预 测。
9.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分异特点及其对世界各国 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10.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 策与技术问题。
1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内与国际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面对气候变化, 人类该如何做?
• 国家和政府协作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京都议定书》 • 重大研究计划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计划(IHDP) 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