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辨析题

马原辨析题

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答:这一命题是对的。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具体性、历史性和条件性。

包括下列方面:第一,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

任何实践都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其局限性;第二,实践具有社会性。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的、历史的、群众的实践;第三,实践和认识都是发展的,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过程。

2.杰出人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答:这一命题不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见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英雄人物。

认为杰出人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从而夸大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当然,杰出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比普遍个人大得多的作用,并使历史事件打上杰出人物的个人印记,但要看到,杰出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他们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

3.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答:前提是对的,推论是错误的。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至于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并不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2小题为12分,第3小题为16分,共40分)
1、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6分),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6分)
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如材料中所述的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恰好相反,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推动社会进步。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是不科学的;但像材料中所描述的,夸大人的意识能动性同样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6分)
那么怎样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需要通过实践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这要求人们选择合适的物质手段并创造条件。

此外,提高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算什么。

(6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试回答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分)
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在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的、观念的等各种社会关系。

(4分)
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4分)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4分)
3、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根源。

?(16分)
答:我国是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内国际形势,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其根源归结起来主要有: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大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完成这一任务,无疑需要长期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4分)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同样需要长期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4分)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政治压力、有限制的经济科技合作与援助、文化渗透等手段,阻挠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更大挑战,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分)
第四,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的过程。

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要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