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后女人雌激素不减少的三样食品女人要是想永葆青春的话,就得想法保住渐渐减少乃至消失的雌激素,月经停止得越晚越好。
雌激素赋予女人第二性征,比如乳房的丰满,月经按时来潮等等。
也就是说,雌激素可以使皮肤中的水分保持一定含量,使皮肤看上去柔嫩、细腻。
所谓更年期,就是雌激素的分泌量渐渐减少,到月经终止时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大约是女性50岁左右,此时的女性完全失去了生育功能。
事实上,从45岁开始,女人就进入了更年前期,卵巢机能逐渐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皮肤的含水量也随之递减,皱纹慢慢出现,皮肤失去以往光泽和弹性。
在50岁之前,与男性相比,女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要少,这是因为雌激素的存在维护了血管的柔软,她们的血管不易硬化,但雌激素消失之后,女性患这类疾病的机会就增加了,同时,骨质疏松开始出现,妇女大多数的腰背痛是因为骨质疏松所致。
更年期来临前后,还有一点最常见的变化是脸面一阵阵轰热潮红,情绪激动,不能控制,种种这些都是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的缘故。
这个时候,补充雌激素是当务之急。
人为的补充雌激素可能诱发一些癌症。
比如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西方医学的先父希波克拉底说:人类离自然越远离疾病就越近,离自然越近离健康也就越近。
他的这一古训已经体现在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健康准则之中。
具体到延缓衰老,雌激素的补充完全可以融化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1、每天保证一杯浓豆浆专家建议,妇女应该从年轻时起就特别重视大豆类食物>的补充,进入30岁之后,每天应保证一杯浓豆浆或是一块豆腐的量,因为大豆对雌激素的补充不可能即刻体现出来,所以,大豆的补充应及早开始。
2、补充雌激素的自制饮品当更年期的前期症状,比如轻微的潮红已经渐渐出现,仅靠大豆就无效了,这个时期,用当归煎水,每天10克左右,当茶一样饮用,可以明显地改变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症状。
当归,一直是中医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圣”药。
另外一种用山楂、蒲公英和生姜泡茶,在进入40岁时就开始饮用,当成每天必喝的茶,循序渐进,自然地补充渐渐减少的雌激素。
3、服用或涂抹新鲜的蜂王浆在蜜蜂中,吃蜂王浆长大的蜜蜂就是蜂王,它的一生都在产卵,而如此巨大的消耗之下,它的寿命却是一般蜜蜂的几十倍,现在发现,因为蜂王吃的是工蜂上腭腺分泌出的王浆。
进入更年前期的妇女应该每天服用10克左右的蜂王浆,来补充雌激素,在国外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时,用蜂王浆涂抹的大腿内侧,一个疗程后潮红轰热渐渐消失。
因为蜂王浆有保水的作用,所以不妨在成分简单的护肤品中每天加入黄豆大小的蜂王浆,拍打涂抹在脸上,不仅补充了雌激素,还起到了驻颜的作用。
身体不好,要滋阴,要补血,还要补肾,但又不要吃一大堆药,该怎么办呢?为大家介绍10种东西,让你一步到位!当归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
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机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
当归益母草蛋:当归30克,益母草50克,煮沸后加入鸡蛋再煮1小时。
阿胶用于血虚经少,冲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
含多种氨基酸,治疗贫血优于铁剂,改善体内钙平衡。
阿胶炖红枣:红枣30枚煮熟,加入阿胶10克炀化。
龙眼干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血虚失眠,心慌等更年期症状。
龙眼杞蛋:龙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剥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时。
黑豆用于肾亏月经稀少。
黑豆核桃炖猪腰: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猪肾1个,共炖2小时,低盐调味。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
黑芝麻炖鸡:黑芝麻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阴亏火旺,头晕眼花,虚烦失眠,性情急躁。
首乌肝片:何首乌50克,浓煎取汁,猪肝100克,切片炒熟,加入首乌汁。
50克,塞入鸡膛中,加水炖2小时。
海参滋阴润燥,用于经前紧张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
海参冰糖羮:水发海参100克,加水煮烂,调入冰糖。
龟甲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
枸杞甲鱼:甲鱼1只,枸杞30克,加水炖2小时。
百合养阴清心安神,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西洋参百合粥:西洋参30克,浓煎2小时取汁,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共煮粥。
鳖甲软坚散结用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鳖甲夏枯草汤:剥取鳖甲1只,夏枯草50克,共煮1小时。
下面是8款特殊日子的甜品食谱,让美女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红润脸色!1、姜枣红糖水材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作法: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
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黄褐斑。
2、山楂桂枝红糖汤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克。
作法: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
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3、韭汁红糖饮材料: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
作法: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
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菜汁内,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温经、补气之功效。
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4、月季花茶材料作法: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宜,泡之代茶。
功效:具有行气、活血、润肤之功效。
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5、姜汁薏苡仁粥材料:干姜10克,艾叶10克,薏苡仁30克。
作法: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
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6、乌梅红糖饮材料:乌梅15克,红糖;30克。
作法:将乌梅、红糖一起入煲,加水l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温服。
功效:具有补血止血,美肤悦颜功效。
适用于少女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7、黑木耳红枣饮材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
作法:将黑木耳、红枣洗净。
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美肤益颜功效。
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8、藕莲饮材料:鲜藕节、鲜白萝卜、鲜旱莲草各500克。
作法:以上用料洗净、捣烂、取汁,加适量冰糖饮之。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固经之功效。
体寒的人吃什么食物好?最好不是药首先:女人千万千万不要让自己冷。
冷是一切麻烦的根源。
冷女人血行不畅,手脚冰凉而且痛经。
血行不畅面部就会长斑点,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所以很多女人皮肤像细瓷一样完美,却一点不青春,假假的感觉;而一些年青女人再怎么长豆豆还是很有生机。
还有更可怕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一旦我们的体质过冷,它就会选择长更多的脂肪来保温,我们的肚脐下就会长肥肉。
而一旦气血充足温暖,这些肥肉没有存在的必要,自动就会跑光光。
女人体质冷、手脚易凉和痛经是普遍的现象。
现在就更加普遍:首先:MM们节食,只吃青菜水果,而青菜水果性寒凉的居多,怕脂肪不敢吃红肉。
其实,红肉是女性的恩物,尤其是牛肉和羊肉,都含大量的铁质,可以有效地避免贫血。
贫血的MM脸色自然就苍白了。
其次,MM们白领居多,天天上班坐着对电脑,下班倒着看电视,穿高跟鞋也实在不适合多动。
出去约会哥哥会开车来接,买一张健身卡一年也用不了两次。
因为坐得太多,血就都淤在小腹部位了。
流水不腐,老是不流动的血积压在我们的盆腔,盆腔怎么能不长炎症,一旦有炎症,脸上自然就会发黄起斑。
就算不至于发炎,不畅通的血堵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就会肤色不均匀。
再说了,MM们爱美,用束身内衣把腰束得紧紧的,其实那一点用也没有,束得太紧了,你的生殖系统没有血供应,就更冷,冷就长更多的肉肉。
现在冬天都流行穿裙子啊,下面就是一条薄袜子,整个下身都冷了,寒从脚下起嘛。
还有,MM们爱吃冰,为了不生痘痘更爱喝凉茶。
其实,女人怕冷,最好是少接触寒性的中药。
长豆豆中的很多人不是因为阳气太旺,而是因为阴虚,阴不能涵阳,与其损其阳气,不如滋阴更合适(后面再说这个)。
我观察过,南方喝凉茶多的省份如两广,女人生育之后面部长斑的情形更为严重(生育之后的肥肉不是月子里补的,是生育使生殖系统产生了伤口、炎症、不通畅,恢复中的系统更脆弱怕冷需要更多脂肪保护)。
甚至古代的妓女,为了有效避孕也都会服用寒凉的中药,可见这些药对生殖系统的伤害。
在凉茶中,有一些滋阴补气的,是可以服用的,但性太寒的,就不能用,比如MM流行生食芦荟,就很恐怖,芦荟中最有效的成份大黄素,就是极其阴冷的,芦荟外用可治烧伤(像蜈蚣),可想而知它有多冷,没事还是少吃为妙。
呵呵,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大家不做冷美人,说起来也很容易了,多吃红肉,多吃生姜、红枣、动物血、糯米酒、樱桃。
总之就是含铁丰富或是比较温和的东西,有些好东东像银耳、柠檬、笋什么的不要在月经期间吃。
随时注意保温,不要喝太冰的东西,多喝热饮,别老在空调房里呆着,也不要要风度不要温度,秋凉了还穿露脐装。
冬天最好的保温方法是泡热水,不要节省燃气,在热水里泡上三十分钟,加上按摩,再冷的身体也热了。
没法泡浴就泡脚也行。
再不行就整天捧一杯热开水,怀抱暖水袋,女人怕冷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最好还是让自己热起来,过分的剧烈运动并无利于减肥,最有效的是腰腹部和大腿内部的拉伸动作,比如早上起来的压腿,前后下腰,总之是以腰部为重点的运动,不要太急促,否则一停下来血会更多地淤集在腰部。
温和的瑜伽很有效,拉丁舞也很好。
但我更推荐瑜伽,因为瑜伽更注重呼吸,气行才能血行。
还有就是要注意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的中药和食品。
这一点要很小心,不是每个人都有淤血,化瘀过甚,就会损伤身体,比如造成月经量过多。
所以MM可以根据月经量和经血的粘稠度、脸上有没有斑点来判断。
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有:益母草、桃花、桃仁、红花,这是从温和到厉害排的,越往后越厉害,我个人建议吃前两种就行了。
可泡茶服用(热茶),用桃花泡酒更管用,这些茶和酒也都可以用来擦脸,是是去脸上黑斑的。
一到冬天,很多女生都会有手脚冰凉的现象,长时间手脚冰凉,不仅难受,而且还容易生冻疮及其他疾病。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手脚冰凉护理方案每天泡脚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
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
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有氧运动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穿棉袜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
进补热量食物天气冷,为增加热量,改善手脚冰凉要有意进补。
北方冬季寒冷,可补温热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才更加适合;而且要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
保证充足睡眠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阴精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