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听说游戏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定义
2、熟练掌握各年龄阶段谈话活动目标的制定
3、熟练掌握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熟记活动导入技能的类型并且掌握谈话活动的导入方式。
5、熟记活动结束技能的类型,并且掌握谈话活动的结束方式。
•谈话活动的概念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谈话活动话题的选择谈话活动创设的是日常口语交往情景,要求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围绕一定的话题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
谈话活动的重点目标在于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话题的选择
1、幼儿对话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2、有一定的新鲜感
3、有一个有趣的话题
二、谈话活动教育目标的制定
1、了解、熟悉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
2、理解、记忆幼儿园语言谈话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3、了解本班的实际交流水平
三、活动的准备活动准备指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展之前所需要的精神和物质方面准备。
精神准备是指幼儿参与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经验。
物质准备则包括活动场地的选择与布置,教具的选用或制作,有关设备、设施、器材的种类、数量和人员配备等。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
1、直观导入这种方法是在活动开始,先出示实物、图片、标本或播放幻灯片、电视等引出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和兴趣。
例一: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 活动开始,教师可先让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籽,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说:“大家带来的这些籽尽管名字、大小、颜色各异,但把它们种到适宜的环境里,都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长成一棵植物,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游戏导入例:体育活动(风婆婆和小树叶)可通过准备活动导入:“太阳出来了,小树叶快起来吧,跟大树妈妈一起锻炼去!于是,教师带领幼儿活动四肢,做模仿动作。
小鸟飞来了,小树叶和小鸟点点头活动上肢小兔子跳来了,小树叶和小兔问问好练习蹦跳活动的开始,教师可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设疑导入例:故事活动《会打喷嚏的帽子》可先提问:小朋友,你们都带过帽子吗?幼儿回答后接着说:”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帽子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会打喷嚏的帽子》。
咦、怪了!帽子怎么会打喷嚏呢?
活动的开始,先提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或符合幼儿思维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开启幼儿思维。
4、演示导入这种方法是直接以演示实验,操作玩具、教具和表演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产生要了解演示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强烈愿望。
例:科学活动(认识空气)可以从演示趣味实验”哪支蜡烛先灭“开始,同时点燃两支置于光滑的平面物,再用一大一小两广口瓶同时罩住蜡烛,幼儿马上可以看到小瓶子里的蜡烛先灭,大瓶子中的后灭,这是为什么呢?
5、作品导入例:故事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先说一个谜语让幼儿猜:“大脑袋,长尾巴,全身黑溜溜,生在春天里,长在池塘中。
” 在幼儿猜谜语之后,老师接着说:“小蝌蚪生下来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今天他们要去找妈妈了,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故事、儿歌、谜语等文学作品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需要,选讲一些和活动内容有联系的故事、儿歌、谜语等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6、歌曲导入例:组织幼儿认识大自然《美丽的春天》,可在活动的开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然后就歌曲的内容展开讨论,引出内容。
幼儿喜欢活泼的乐曲和欢乐的歌曲,选取与活动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歌曲在活动开始时吟唱,可以起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
•适合谈话活动的导入方式
1、以直观的方式创设教师利用活动角的布置、玩具、实物摆设,甚至于一张图片,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相关的可视形象。
2、以语言创设情境教师通过自己说一段话、提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以便让幼儿顺利进入谈话情境。
•课后作业
1、根据自己在制订谈话活动教育目标所选的活动话题,继续为该活动设计一个导入。
2、每个人用3—3次后结束。
6、延伸法指在活动结束时,教师有意识地留一定余地,让幼儿对活动内容继续观察和探索,或使现有的活动内容与下一个活动内容发生联系。
例如:在科学活动《温度计的变化》的结束,可将课上用的温度计放在科学角中,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寒暑表的变化,每天画下寒暑表的指示数,并比较一周内的气温变化。
•课堂练习观摩幼儿园的三个活动实录(或者阅读三个教案),分析教师运用的是那种结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