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师大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首师大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第四册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有《生活中的空气》、《共有的家园》、《植物的花和果实》、《关爱健康》、《设计与制作》、《活动》等 6 个教学单元共 20 篇课文。

全学期授课为 36 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 30 课时其余 6 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空气一、单元教学内容第一课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氧气第三课二氧化碳第四课燃烧和灭火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激发和发展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兴趣。

2具有严谨踏实、求真求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具有爱护空气环境、珍惜良好空气环境的情感和不污染空气环境的责任感。

4 通过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它们与人类的联系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5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

二能力1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索实验的能力。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的方法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

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通过教与学知道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指导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灭火的知识。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空气的组成玻璃杯、蜡烛、玻璃片、火柴等图片或文字资料、配2、氧气制氧的实验器材、图片、光盘或图片或文字资料、配3、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器材] 挂图片或文字资料、配图、录象片套学具、空气污染资4、燃烧和灭火灭火学具、挂图、照片、光盘、图片、酒精灯、配套四、单元教学课时4五、单元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通过教与学知道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指导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灭火的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索实验的能力。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的能力。

1、空气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1蜡烛、火柴、水槽、玻璃杯、玻璃片、水红水、彩笔等2空气成分的投影片、图片或光盘。

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用玻璃杯罩住燃1、学生猜想蜡烛会熄实验聚焦话题烧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灭引出质疑。

聚焦话题2、演示实验3、讨论为什么蜡烛熄灭了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4、谈话到底什么原因呢我们来3、回答氧气或空气用1、请思考两个问题各组选择一个问题把问能够对实验现1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你题、假设和想法记录在记象进行推测的根据是什么录纸上2 空气里面有什么你的根据是小组汇报自己的假设什么2、组织学生汇报进行交流3、组织实验活动验证学生的想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组织学生验证法杯中有气体占据空间等。

想法引导蜡烛熄灭后瓶子里还有没有气体存在如果没有那回答、实验——剩下的气么足够灌满一个杯子的水为什么没体不支持燃烧学习新课有全进去2 剩下的气体支持燃烧吗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学生可能会回答杯中的演示实验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刚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的玻璃杯中。

4、组织讨论这个实验使我们知道至少包含两类了什么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5、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空气中至少包含几种气体它们最简单的分辨标准是什么引导在空气中蜡烛永远都会燃学生阅读、回答烧吗培养资料阅读6、谈话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空气整理能力板书设计1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1课后小结.主要成分是氮气占了 78% 那么根据你的物理性质。

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你试着说一说出氮学生思考、回答气可能具有的性质吗教师可以提示在空板书记录学生的猜想气中占这么大比重的猜想 _ _ _ _ _ _气体它的特点是不是补充难溶于水(因为学生不容易想和空气会有相似之处到)呢推想没有颜色、5、阅读课文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同学们的猜想哪些是与氮气特征相符透明的气体。

合的学生对照书和黑板6、小结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找出氮气的特征了解氮气用途体通常无毒。

感受它给人类带7、认识氮气的作用学生书上、报告册来的好处以及1 谈话氮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

这有的保护气制作合造成的空气污染么丰富的资源如果合理利用是会对成氨、炸药液态氮作的危害人类生活起到很大帮助的。

冷冻剂等。

2 学生发言.汇报氮气有什么用途补充氮气还能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有效减少轮胎的噪音。

8、讲述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观看新闻视频初步了氮气虽然能帮我们很大忙但是有些时解氮污染。

候它和其他物质产生的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伤害的。

氮和一些物质混合会形成氮污染。

9、了解稀有气体的用途1 组织学生涂画空气组成格子学生涂画格子巩固空2 提问在空气中含量比较少的气体气组成的知识。

有什么通过阅读初步知道稀体会空气中的组3 讲述虽然稀有气体在空气中连 1%有气体这个概念成部分都是有用都不到。

但它们的用途也很广。

我们看处的缺一不可。

一段关于稀有气体用途的短片看谁记看短片回忆复述巩固出示学生涂画的空气组成图学生回答巩固空气是多种指着各个区域提问学生它的名字、用气体组成的混合板书氮气占空气的 78%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重要原料。

保护气体粮食。

冷冻剂2、氧气教学目标1、知道氧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了解氧气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知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了解氧气的用途。

难点木炭、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支架带多用夹、酒精灯、大试管、胶塞、棉絮、细玻璃管、胶管、高锰酸钾、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红色的水。

2分组实验材料氧气、酒精灯、火柴、水槽等。

教学过程导入 1 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研究了空回忆上节课学到激发研究兴趣新课气。

空气是由哪些气体混合而成的内容细心观察气体的仅次于氮气在空气中含量引导学生积极第二高的气体是什么氧气有什思考问题新授 1 认识氧气初步认识氧气活动 1 观察氧气从外表看是什么发言的性质1 指导学生样子的看大屏幕以观察实验 2 提问只用看、闻、尝的方的方法研究法是无法分辨氧气和空气的。

在氧气的性质我们的桌上已经放好了两个集气分组讨论瓶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空观察它是否助气。

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们燃区分开吗你的根据是什么3 讲述燃烧这个方法很不错但是空气中也是含有氧气的将燃培养观察实验烧的物品放进去都会继续燃烧。

能力、记录实验2 做氧气支持燃烧的观察和实验分组实验。

现象的能力。

1木炭燃烧的实验培养分析的能将木炭烧红不要有火苗分别探观察发生的现象入两个瓶子里观察发生的现象有力什么不同。

2铁丝燃烧的实验将铁丝烧红分别探入两个瓶子里观察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记录观察的现象.板书设计2 氧气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性质能支持燃烧。

课后小结3、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培养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3、了解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利用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难点做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以及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制取二氧化碳的材料作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材料。

演示实验材料自制泡沫灭火器。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聚焦话题1、提问复习上节课学培养学生提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氧气的知过的知识并回出问题的能识。

氧气有什么性质答新的问题。

力。

2气中除了氧气以外还有什么气体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二氧化学习新课1、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取学生分组制取培养学生动1、指导学生怎样得到二氧化碳呢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

手操作的能制取二氧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要把它从力增强学生碳空气中分离出来很困难。

人们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发现把某些酸和碱放在一起它们发生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观看视频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师生小结。

总结学生实验操作情2、指导学生 1 观察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分组观察二氧培养学生观研究二氧化化碳。

察、实验、记碳的性质讲述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瓶内的二汇报观察结果。

录的能力。

氧化碳是什么样的记录观察结果。

小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引导学生发现二氧化碳具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1 指导学生实验。

培养学生对将燃烧的火柴放入二氧化碳瓶中和空学生做说明二比实验的能气瓶中观察变化。

氧化碳不能支力。

烧杯中一长一短两根点着的蜡烛将持燃烧、比空气培养学生细二氧化碳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观重的实验。

致观察的能察蜡烛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力2 组织讨论实验。

.4、小结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看泡沫灭火器用它来灭火泡沫灭火器就是根据这个灭火视频道理制成的。

5、讨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在比较深的菜窖里常会积存二氧化碳为什么在菜窖口的人不会晕倒但在下边的人板书设计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课后小结4、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4、对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了解灭火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假设和解释的能力。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铁片、试管夹、灭火学具、火柴、旧铁筒。

1、演示实验材料有关灭火的方法的挂图、投影、光盘。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聚焦话题1、提问复习过去学过的知培养学生1 氧气有什么性质识并回答新的问提出问题2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题。

的能力2、谈话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反复地谈到燃学生发言烧。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燃烧回答问题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学习新课 1 提出问题你见过哪些燃烧现小组看图激发学生.板书设计4、燃烧和灭火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易燃物质、空气、达到一定的温度。

课后小结第二单元共有的家园一、单元教学目标第 5 课地球第 6 课昼夜交替第 7 课四季变化*第 8 课爱护地球家园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激发学生了解地球探索地球的欲望和兴趣。

2、具有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责任感。

3、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