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和吨的教案
板块四要点:
板块五要点:
注意其中错误率较大的题目
板书设计
认识吨
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临河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预案
教学
内容
练习三1
共计课时
4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3
主备人
王 虎
执教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
教学
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板块二: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板块三要点:
认真审题
细心分析
多鼓励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板块四要点:
板块五要点:
注意其中错误率较大的题目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临河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预案
教学
内容
认识吨
共计课时
4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主备人
王 虎
执教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
教学
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4.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单位换算,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相关的解决问题的题目,看谁能算得好!
板块二: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板块三:质疑问难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4题。
板块四:以练测学(10分钟)
1.完成补充习题页
2.学生独立完成。
3. 错题订正,同桌互批,相互交流。
4. 师生共同小结。
板块五:达标检测(10分钟)
1.完成练习与测试 第页。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学生汇报展示。
4.错题反馈矫正,同桌互批。
5.总结。
板块一要点: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板块二要点:
1、看情景图,获取信息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块二: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临河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预案
教学
内容
认识千米
共计课时
4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主备人
王 虎
执教
施教日期
2015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板块三:质疑问难
1.完成教材第25页第9题,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板块四:以练测学(10分钟)
1.完成补充习题 页
2.学生独立完成。
3. 错题订正,桌互批,相互交流。
4. 师生共同小结。
板块五:达标检测(10分钟)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
资源
课件与多媒体
预习
设计
学程设计
学习要点
板块一:任务驱动(预设3分钟)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1.完成练习与测试 第页。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学生汇报展示。
4.错题反馈矫正,同桌互批。
5.总结。
板块一要点:
回顾旧知,引入练习
板块二要点:
1完成练习
板块三要点:
多鼓励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板块四要点:
板块五要点:
注意其中错误率较大的题目
板书设计
练习三2
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重点
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
资源
课件与多媒体
预习
设计
学程设计
学习要点
板块一:任务驱动(预设3分钟)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板块一要点:
回顾旧知,引入练习
板块二要点:
1、完成练习
板块三要点:
板块四要点:
板块五要点:
注意其中错误率较大的题目
板书设计
练习三1
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临河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预案
教学
内容
练习三2
共计课时
4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1
主备人
王 虎
执教
施教日期
2015年 月 日
教学
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
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
资源
课件与多媒体
预习
设计
学程设计
学习要点
板块一:任务驱动(预设3分钟)
一、基本练习
1.单位换算练习。
4吨=( )千克4千米=( )米
5千克=( )克3000克=(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