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第15章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1-第15章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第三节 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
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发育周期,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 我国学者汤飞凡(1897~1958)于1955年采用 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培养出沙眼衣 原体。
衣原体
衣原体共同特征
1.标本 7-10天内取血,2周后取尿或抽取脑脊 液。 2.镜检→暗视野,镀银染色。 3.分离培养 Korthof培养基,28-30℃孵育2-4周, 如有生长培养液透明或云雾状混浊。
4.血清学检查 (1)显微镜凝集试验(MAT)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若待检血清中有 相应抗体存在,则在相应抗原孔中见到钩 体凝集成团,呈小蜘蛛样。 MAT效价>1:30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 倍以上增长有意义。
3.致病性 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结膜充 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症状:寒热、酸痛、一身乏; 体征:眼红、腿疼、淋巴大。 损伤肝、肾、肺、心及中枢神经;出现 休克,DIC,黄疸,脑膜炎等。
钩体病人
4.临床类型 (1)流感伤寒型 (2)黄疽出血型 (3)肺出血型 (4)脑膜炎型 (5)肾衰竭型 (6)胃肠炎型等 5.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病后获得对同型钩体的 持久免疫力。
(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采用梅毒螺旋体或重组蛋白作为抗原, 测定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常用方法: 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b.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试验 c.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d.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双染色试验等。
(三) 临床意义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经性接触传 播引起后天梅毒,经垂直传播可引起先 天梅毒。 1.先天性梅毒 亦称胎传梅毒,易致流产,早产或死 胎,也可致先天畸形,出生后被称为梅毒 儿,常呈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神经 性耳聋等症状。
(二) 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一般可取病人痰、咽拭子、鼻咽洗液、 支气管分泌物、血清标本等。 2.直接检查 (1)标本涂片:电子显微镜观察无细胞 壁,易与细菌鉴别。 (2)核酸检测:PCR法快速、敏感和特 异。以特异性引物通过这一技术从患者痰 中检测肺炎支原体DNA。
3.分离培养 以20%小牛血清及新鲜酵母浸液制 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阳性率不高,但对流行病学调查有重 要意义。 4.生化反应 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不能利用精氨酸 与尿素,可还原美蓝。
梅毒儿
间质性角膜炎
马鞍鼻
2.后天性梅毒(获得性梅毒) 分为三期,表现反复,潜伏和再发现
象。
(1)一期梅毒 约在感染后3W左右在外生殖器部位 出现无痛性硬性下疳,其溃疡渗出物中含 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
一期梅毒
约1个月,下疳常自然愈合,进入血液 中的TP则潜伏体内; 经2-3个M无症状的潜伏期后进入第二 期。 (2)二期梅毒 感染性强,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 周身淋巴结肿大,不经治疗一般在1-3个M 后症状自然消退而痊愈。
第十五章
螺旋体、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
微生物学检验与免疫学检验教研室 陈森洲
第一节 螺旋体
◆螺旋体(spirochete)一类细长、
柔软、弯曲、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螺旋体具有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
殖,原始核质,对抗生素敏感等,故分类学
归属细菌范畴。
根据螺旋的数目、大小、规则
1.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有核糖体; 2.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G-菌相似; 3.缺乏供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依 赖宿主细胞提供; 4.二分裂方式繁殖; 5.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有独特的 发育周期; 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和发育周期
圆形或椭圆形,Giemas染色呈紫红色, 光镜下可见两种形态 (1)原体:小而致密,位于胞外,有核 质及细胞壁,为成熟典型衣原体,有感染 性,无繁殖力。 (2)始体(网状体):大而疏松,位于 胞内,无核质及细胞壁,为细胞繁殖型, 无感染性。
程度等分2个科、7个属,其中引起人 类疾病的3个属。 1.疏螺旋体属(Borrelia) 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 3.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
疏螺旋体
密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致病性螺旋体特点
特性 钩端螺旋体 密螺旋体 疏螺旋体 数10个更细密 8-14个细密而 3-10个稀疏不 规则螺旋,两 规则螺旋,两 规则螺旋,呈 端呈钩状 端尖直 波浪状 鼠类、猪 人 人、啮齿类动 物 钩端螺旋体病 梅毒、雅司病 回归热、莱姆 等 病等
支原体
1.与细菌不同 能通过滤菌器,缺乏细胞壁,生长需要胆 固醇,对抗生素不敏感。 2.与病毒不同 具有DNA和RN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 长繁殖等特性。 3.致病性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 体、解脲脲原体和穿透支原体等。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大小一般在0.2-0.3μm,无细胞壁,呈高度 多形性,常呈球形、杆形、长丝形及分枝状等。 G-性,常用Giemsa染色法染成淡紫色。
酶免 疫检 测 核 酸 杂 交
核酸 检测
细胞 培养
鸡胚 培养
直接检查 P C R MIF CF ELISA
1.直接涂片镜检 取结膜刮片,Giemsa或荧光抗体染色 镜检,观察上皮细胞内有无包涵体。 2.分离培养 取感染组织渗出液或刮取物,接种鸡 胚卵黄囊或细胞,再用IFA或ELISA检测培 养物中的衣原体。
原体(Giemsa染色)
始体(Giemsa染色)
原体与始体的性状比较
性状
大小(m)
细胞壁 代谢活性 胞外稳定性 感染性
原体
0.2-0.4
+ — + +
始体
0.5-1.0
— ++ — —
繁殖力
毒性
—
+
+
—
发育周期
0h
72 h
8h
48h 包涵体
始体
12 h
原体
36 h
包涵体
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始体无感染性,但能在空泡 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形成大量新的原体,积聚于细胞 质内成为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支原体与细菌L型比较
(三) 临床意义
支原体可选择性地与宿主细胞上相 应受体粘附,从细胞膜获取脂质与胆固醇, 损伤细胞引起疾病。 1.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引起此病 (病变间质性),症状一般较轻, 多见于5-15岁青少年。
2.非淋菌性和非衣原体性泌尿生殖 道感染 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和解脲 脲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 如尿道炎、睾丸附睾炎、慢性前列 腺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输卵 管炎等,也可导致尿路结石,还可引起不 孕症的发生。
液体—云雾状生长 固体—菌落扁平透明
3.抗原构造 全球已发现25个血清群,273个血清 型。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18个血 清群,75个(161)血清型。 4.抵抗力 60℃1min死亡,0.2%来苏,1:2000升 汞,1%石炭酸10-30min被杀灭;对青霉素 敏感;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
(二)微生物学检验
5.血清学鉴定
(1)生长抑制试验(GIT) 吸有型特异性抗血清的滤纸片置于接 种有支原体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孵育出现同 型血清抑制该型支原体生长现象。 (2)代谢抑制试验(MIT) 支原体接种在含有抗血清培养基中,若 抗体与支原体型一致,则抑制该支原体不能 分解葡萄糖产酸。
生长抑制试验
抗血清纸片 抑菌圈
性病淋巴肉芽肿
主要致病衣原体所致疾病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
人类疾病
沙眼
肺炎
肺炎
呼吸道感染
性病
幼儿肺炎 对磺胺敏感 +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
—
—
自然宿主
人、小鼠
人
鸟类
低等哺乳动物
牛、羊
血清型
18
1
不明
3
第四节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 活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G-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对人致病的立克次体有五个属,即立 克次体属、柯克斯体属、东方体属、埃立 克体属、巴通体属。
沙眼衣原体包涵体
3.泌尿生殖道感染 男性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可合并附睾 炎、前列腺炎等; 女性为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与 盆腔炎等。
衣原体宫颈炎
4.婴幼儿肺炎 5.性病淋巴肉芽肿 男性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 肉芽肿,常形成瘘管; 侵犯女性会阴、肛门、直肠,引起会阴 -肛门-直肠组织狭窄。
支原体 (电镜)
球形
长丝形
2.培养特性 ◆以二分裂法繁殖。在含有20%血清、酵 母浸膏和胆固醇的培养基中缓慢生长,在1.4% 琼脂固体培养基上2-4d后可形成“油煎蛋” 样菌落 。
肺炎支原体(电镜)
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溶脲脲原体)
生殖道支原体
3.生化反应 可根据是否利用葡萄糖、水解精氨 酸和尿素来进行鉴别。 4.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敏感,对消毒剂敏感, 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如强 力霉素)。
荧光抗体染色镜检
3.核酸检测 ELISA检测沙眼衣原体LPS和MOMP PCR和LCR(链接酶链反应)等扩增 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DNA
(三) 临床意义
1.沙眼 通过眼-手-眼途径直接或间接密切 接触传播。
沙眼
早期流泪,后期结膜瘢痕、睑内翻、倒睫及 角膜血管翳引起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2.包涵体结膜炎 包括婴儿及成人两类,婴儿通过产道感染, 引起滤泡性结膜炎,不侵犯角膜,能自愈。
(二)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 ◆一、二期梅毒:硬下疳渗出液; 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 2.显微镜检查 a.暗视野镜下观察螺旋体的动力和形 态; b.Fontana镀银染色法观察螺旋体的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