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知识讲解

第四节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知识讲解


光学显微镜
光显勉强可 见
电镜
能过滤 阴性 缺
不能过滤 能过滤
能过滤
阴性 与细菌相似
阴性 与细菌相似
无细胞结 构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复制
培养方式 人工培养基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 DNA RNA或DNA
它们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细胞壁。细胞柔软而且形 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着色力弱,革兰氏阴性。
在同一培养中细胞常出现大小不同的球状、长短不一 的丝状及各种分枝状。球状体直径一般为0.15~0.3μm,丝 状体长短不一从几微米到150μm,可通过细菌滤器。
支原体细胞中含有固醇,这也是其他生物罕有的。细 胞内有核糖体及类似原核细胞的核。
衣原体与立克次体的不同处有两点:一为不必经节肢动物 而传播;二是在细胞内有一定的发育阶段。
对抗生素 敏感
敏感 敏感
(对青霉素不敏感)
敏感
不敏感
细胞构造 有 有

有无
核糖体 有 有

有无
繁殖时个体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不保持
的完整性
大分子合成能力 有 有



一、支原体(Mycoplasmas)
又名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生 物,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得到,命名为胸膜肺 炎微生物,后来也能从羊、猪、鼠、禽及人体中分离到具 有类似形态及特征的机体,统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Pleuropneumoniae-like organisms简称PPLO)现一般称 为支原体。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直径(μm)
可见性 过滤性 革兰染色 细胞壁
0.5~2.0
光学显微 镜
不能过滤 阳或阴性 有坚韧细 胞壁
0.15~0.3
(0.3~0.6)* (0.8~2)
0.2~0.3
< 0.25
光显勉强 可见
三、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仅在脊椎动物的细胞质内寄生的一类原核生物。 革兰氏阴性,不游动一般为球状。体积通常比立克次体小,直 径为0.2~0.7mm或可达1.5mm。衣原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 脂类、多糖组成。其中核酸有RNA与DNA两大类。
衣原体在形态、构造、大小、染色等方面都与立克次体相 似,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
支原体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 体中,除可引起胸膜肺炎病外,尚可引起猪喘气病、鸡呼 吸首慢性病,现已发现人、畜、禽、植物的支原体多种, 大多数为致病性,少数为腐生性。
生殖为二分分裂式繁殖。在寄主细胞内寄生或互惠共 生。人类感染的一些立克氏体病害,通常通过昆虫叮刺传染, 致病性很强,斑疹热病和洛矶山斑疹伤害是两种主要的立克 次体病害。大多数立克次体适存在于某些动物体内,特别是 啮齿动物,并在节肢动物如虱蚤、蜱和螨的体内生长并繁殖, 但对这些宿主通常不致病,并且可能借卵传递给后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