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教案
学生回答:便于安装、便于运输、防止铁轨受热膨胀挤压变形等等
通过日常现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看来铁轨(固体)受热是会膨胀的,那受冷会怎样呢?
对,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热胀冷缩。
是否只有固体会热胀冷缩?
播放幻灯片:展示液体和气体受热膨胀。(简易温度计和爆炸现象)
答:受冷会收缩。
答: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热胀冷缩。
问:物体的热和冷的程度我们通什么名字?
问:同学们是如何根据温度计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呢?
(学生可能没有强调液体,教师可根据幻灯片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知道固体热胀冷缩微弱而气体太强)
答:可以用来比较物体的热和冷。
答:温度。
答:温度计。
答:液体的热胀冷缩。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在两杯温度不同的水中,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了便于观察,可将温度计中液体染色)。
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测那杯水的温度要高一些。
学生观察现象、大胆猜测、并上讲台来亲自求证结论。
培养学生大胆猜测的能力,并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问:同学们觉得我手中的这个装置可以用来作什么?
使学生理解等分的原因,并将温度计与刻度尺对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有了温度计,有了单位,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测物体的温度了。如何测物体的温度呢?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体验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读数(0上读法和0下读法)。
学生实验:测温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播放H1N1视频:学生观看体温计的使用。
§4.1温度计
教师
课题
温度计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讲述了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接触过温度及温度计,对温度及温度计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不是很确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温度的概念。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及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那温度计中的液体受热膨胀的幅度与温度的升高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观看实验,找出液体受热膨胀的幅度与温度升高的关系(将一只温度计放在加热的水中测温,每隔半分钟用刻度尺测一次液体高度的变化)。
进一步观看视频,了解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答:液体受热膨胀的幅度与温度的升高成正比。
问:怎样使用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为什么在使用前要甩一下?它可以测沸水的温度么?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体温计回答问题。
小结:要求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知道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之间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摄氏温度单位的
规定,并归纳总结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现象和结论,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
1、温度计原理。
2、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3、温度计的使用。
设计思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归纳总结。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幻灯片:火车在铁轨上行驶。
2、问:同学们都见过或乘坐过火车,有没有同学观察过铁轨?为什么两根铁轨间会有一段缝隙?
3、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观看幻灯,回忆现象,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