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项目: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易云霞
一、教材分析和对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
《正弦交流电》节选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3版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第六章教学内容,是前面学习的《磁与电磁感应》知识的发展和综合运用,并且该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工厂中的动力设备电路、家庭中的照明电路等都是正弦交流电路。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
我在第六章《正弦交流电》教学中把内容重新整合,“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作为本章教学内容的第一个项目,其包含:任务1、基本概念;任务2、三要素;(“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单独一节来学习,其他物理量放在后面一节来上。
);任务3、正弦交流电的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的测量),;任务4、交流电的测试;任务5、实训小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和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是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还是很少,特别是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学中要直观、形象和联系生活实际。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初衷
1、学习者分析:
本校高一学生思维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运用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有较浓厚的兴趣。
能够主动学习和开展合作学习,喜欢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语言的科学概括表述能力仍需进一步培养。
2、学习任务分析: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了解《磁与电磁感应》中磁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知识。
第六章《正弦交流电》理论知识多,对于职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特别是交流电的物理量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是学习任务的终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备课时我认为本节课作为正弦交流电内容的第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讲正弦交流电概念、各个物理量,显得过于突然,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比较陌生,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所以在讲概念、各个物理量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交流电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交流电有最基本的认识。
而且一开始就设计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为后面新课教学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教学中,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电工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电子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运用电磁感应知识分析交流发电机的实际模型,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过程。
(2)根据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能准确的描述交流电的三要素。
(3)通过识记,掌握正弦交流电电压、电流、频率的测量工具和具体测量方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对交流发电机的实际模型观察,提高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学会对交流电的测量与交流电的测试,逐步形成利用实训及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实训操作,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热情,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所产生的价值。
2)教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让学生在掌握电工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波器,万用表,试电笔
六、教学流程设计:1课时(45分钟)
三、任务:正弦交流电的识别(创设情境,学生协作,共同实作)
(5min)学生:举例(生活中使用交流
电的地方)
教师:对应教室的工作台,让
学生去寻找,可能输出是交流
电的地方
学生:4人为一组,共同寻找、
讨论,归纳,并填写任务书一
的表格。
4、学生举例,理论联系实
际,将知识点迁移到生活
中,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
趣,让学生体会到:今天学
习的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
分的,而且是很重要的。
5、通过学生举例,教师的
引导,自然过渡到教室里工
作台上的交流电,引出任
务。
6、分组进行任务完成,培
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
神,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精
神。
任务二、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一、瞬时表
达式
(简单了
解)(3min)
二、三要素
(最大值、
教师:根据交流电波形图先写
出:
学生:根据交流电电压表达
式,写出电流、电动势瞬时表
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在表达式中找
出除了变量t以外的物理量,
1、任务一较轻松、容易,
学生完成任务后,有少许的
激动,让学生了解电压瞬时
表达式,模仿写出另两个表
达式,这样学生有一定的思
考空间,自然能从任务一转
到任务二。
2、“正弦量的三要素”作
为单独来学习,其他物理量
放在后面一节来上,因为
七、教学反思
1、通过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实作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直
观,学生更易接受及产生学习兴趣。
同时,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地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2、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新课引导——项目探究——任务实作——自我评价”的教学方法,借助视频及电子仿真实验等媒体技术,把学生置于动态、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需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自主探究法、共同合作和分析讨论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电工基础与技能》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八、板书设计
§6.1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
任务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2. 交流电较直流电的优点。
任务二、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V
1.瞬时表达式 )sin(0ϕω+=t I i m A )sin(0ϕω+=t E e m V 2.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 任务三、正弦交流电的测量 1.电压的测量 2.电流的测量 3.频率的测量 任务四、交流电的测试
任务五、实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