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围产期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早期识别与处理
围产期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早期识别与处理
围产期抑郁的三种情况
➢ 怀孕前有抑郁症,由于围产期和调整药物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 怀孕期新发的抑郁症,可以持续到产后
➢ 产后才出现的抑郁症,以前一切正常
妊娠期抑郁
妊娠期抑郁症发生率不高,妊娠对原有抑郁症的影响: 多数缓和,部分恶化
尽管在妊娠的头三个月,抑郁障碍的危险性增加,但是 ,自杀的危险性非常低—相当于正常人群的1/20
怀疑或矛盾的心理 ➢婴儿是否健康或畸形,性别是否理想 ➢分娩时能否有亲人陪伴、医务人员态度、技术
水平
1
围产期常见
的心理、精
2
神障碍
3
失眠 妊娠期焦虑 围产期抑郁
失眠
原因 • 意外妊娠 • 妊娠反应 • 生理变化 • 社会心理因素
表现:入睡困难、睡眠不沉和早醒
妊娠期焦虑
妊娠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完全缺乏焦虑 反而是不正常的
过度负荷期胎儿迅速发育,体积增大,对营养的需 求增大,造成孕妇躯体的过度负荷,心理负担加重 孕妇的表现: 对分娩感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 情绪不稳定, 精神上感到压抑
分娩及产褥期心理
分娩期的心理
焦虑、恐惧的应激反应。集中表现为: ➢对产痛及自身耐受力的顾虑 ➢对可能因难产而接受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产生
• 早期妊娠焦虑主要是对胎儿的关注 • 后三个月:分娩疼痛,新生儿素质,有无畸形
当焦虑发展到病理性状态,可表现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 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或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恐怖症
➢ 广场恐怖
往往与不需要的妊娠伴发,不能离开住所去工作,不敢一个人 驱车除非有人陪伴
➢ 社交恐怖
往往多见于产后,但妊娠期也有
➢ MB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尚有争议
产后心绪不良
• 发生在产后数天,患病率为26% 到85% ,差异与诊断标准不一致有关 • 南京1991:106名产妇,70名患病,占65% • 经前期紧张患者多发(Nott et at, 1976) • 既往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多发(Gard et at, 1986) • 经常有神经质高分 (Kendell et at, 1984) •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没有影响(Cox et al, 1982) • 医院生产和家中生产对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没有影响(Pop et al., 1995)
几个概念
➢ 围产期 指怀孕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160克)至产 后7天的这段时期。
➢ 围产精神病学(perinatal psychiatry)是围产医学和精 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产前-产后阶段孕产 妇的精神、心理卫生问题,保障母婴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精神卫生
➢ 相关因素 • 既往精神病史 • 对胎儿烦神 • 夫妻关系不和 • 焦虑型(回避型)人格
强迫症
➢ 少见
➢ 可见于妊娠和产后
➢ 有的妇女在妊娠期出现认为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强迫观念,自己明知不会 但无法排除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偶尔发生
➢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童年心理创伤的再体验:童年遭受乱伦、强奸或其他性伤害,躯
围产期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 早期识别与处理
忻州市荣军精神病医院 忻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朱丽荣
概述
➢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产后精神 错乱概念
➢20世纪初, 布洛伊勒和克雷佩 林分别描述了产后精神病状态
➢DSM-II(1968)包含了"分娩 精神病" (2该诊断
惊恐障碍
表现为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 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
偶尔出现于妊娠期和产后阶段
怀孕前有惊恐障碍者,怀孕后70%仍体验到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 多见于妊娠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妊娠早期焦虑的发生率为 10%,时常伴有抑郁
➢ 要排除甲亢和抑郁症
三类产后精神障碍
➢ 产后心绪不良(maternity blues)
➢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
➢ 产后精神病(puerperal psychosis )
产后心绪不良 (maternity blues, MB )
➢ 是产后数日内发生的短性最轻度心境不良,持续数 日,预后良好的一种状态。
体虐待等 既往非常痛苦的分娩以及不愉快住院体验
➢ 表现:创伤的再体验(闪回)
围产期抑郁
妊娠期抑郁 产后精神障碍
围产期抑郁的危险因素
• 激素改变 • 心理因素 - 可能的角色、职业等改变 • 夫妻关系改变 - 性生活、情绪困扰等 • 头胎的危险性更大 • 丈夫的角色焦虑影响妻子 • 个人或家族史 • 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
临床表现
• 心绪恶劣 • 心境不稳定 • 哭泣 • 焦虑
➢ 孕产期妇女的精神障碍可对新生儿的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对新生儿的发育也具有潜在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与围生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母孕期情绪、新生儿出生时 缺氧、早产、先兆流产等因素相对较高。
孕产妇心理
➢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生活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每个妇 女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会引起一系列特征性的生理和心理变 化。
➢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孕期的精神社会应激、紧张的生理活动等是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 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妇在孕期内的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应激可导致 母体内分泌的变化,母体与胎儿相互作用,促使胎盘产生促进胎儿发育成熟的活性因子, 加快胎儿成熟,进而导致早产。
➢ 国外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Hilmert等研究发现,孕期压力感、焦虑类型与孕周长短明 显相关。与足月产组相比,早产组女性焦虑和应激水平明显上升。早产儿各器官未完全发 育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脑室内出血等疾病,约15%的早产儿在 新生儿期死亡。同时,早产儿也使得新生儿伤残率有所提高。
➢ 导致妊娠心身改变的主要因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根据 孕期内分泌活动状态可将妊娠分为: • 妊娠早期 • 适应期 • 过负荷期
孕妇心理
妊娠早期孕妇的表现: 情绪不稳定,焦虑 容易接受暗示 依赖性增强 出现妊娠反应
适应期,孕妇对妊娠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逐 渐适应。 孕妇的表现:
情绪趋于稳定 感知觉、智力及反应能力略有下降 抵御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