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1,18(6):493-494
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抗心绞痛耐药性对比研究
吴铿陈华萍韦冰吴万征莫振兆回皓升夏小明
(湛江52400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消心痛是经典的抗心绞痛药物,但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1].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自临床应用以来已证实在治疗心绞痛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临床疗效优于消心痛[2_4]。
但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长期疗效报道较少.以及抗心绞痛耐药性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拟对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长期使用抗心绞痛的耐药性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症状,ECG表现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40~70岁,病程三个月以上,心绞痛发作每周5次以上.踏车运动试验阳性.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病状。
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入选之列:(1)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衰、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肝、肾功能损害;(3)工作和生活近期内有较大变化。
1.2 分组:观察病例除含服硝酸甘油外.逐渐停用所有抗心绞痛药物,以单盲方式给予vitc安慰治疗2周,病情稳定者入选。
之后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40例,两组间的年龄(56±7和55±8岁)、性别(男性24与22例,女性16与18例)、平均病程(5.2与5.6年)均无显著差异(P>0.05)。
1.3 方法:以双盲方式给药,疗程8周A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25mg/粒) tid,B 组口服消心痛10mg tid;观察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记录每周用量,停用其它扩血管药物。
1.4 观察指标:按全国疗效标准评定心绞痛疗效和ECG疗效[5]。
心绞痛疗效,显效:同等劳动强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
ECG疗效;显效:静息ECG恢复正常,或(和)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以上;改善:静息ECG 或次极量运动试验ECG由缺血性ST段下移治疗后回升0.5mm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联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运动耐量上升1级以上;无改变:有关的各种ECG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静息ECG、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m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T波加深≥50%或直立的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的T波变为倒置.或
(和)次极量运动试验较治疗前运动耐量下降l级以上。
每周末评定一次心绞痛疗效和ECG疗效。
2 结果
心绞痛疗效和ECG疗效见表l,表中所列为疗程2、4、6、8周的结果
疗程2周4周6周8周A组(n=40)B组(n=40)A组(n=40)B组(n=40)A组(n=40)B组(n=40)A组(n=40)B组(n=40)心绞痛疗效(%)
显效10(25.0) 12(30.0) 12(30.0) 10(25.0) 13(32.5) 8(20.0) 14(35.0) 6(15.0) 有效25(62.5) 24(60.0) 24(60.0) 20(50.0) 24(60.0) 20(50.0) 24(60.0) 20(50.0) 无效5(12.5) 4(10.0) 4(10.0) 10(25.0) 3(7.5) 10(25.0) 0(0) 10(25.0) 加重0(0) 0(0) 0(0) 0(0) 0(0) 2(5.0) 2(5.0) 4(10.0)
有效率35(87.5) 36(90.0) 36(90.0) 30(75.0) 37(92.5)* 28(70.0)** 38(95.0) 26(65.0) P值>0.05 <0.05 <0.05 <0.01
ECG疗效(%)
显效8(20.0) 8(20.0) 10(25.0) 6(15.0) 10(25.0) 6(15.0) 12(30.0) 4(10.0) 有效20(50.0) 22(55.0) 22(55.0) 20(50.0) 20(50.0) 16(40.0) 20(50.0) 16(40.0) 无效12(30.0) 10(25.0) 8(20.0) 10(25.0) 8(20.0) 14(35.0) 8(15.0) 14(35.0) 加重0(0) 0(0) 0(0) 4(10) 2(5.0) 4(10.0) 2(5.0) 6(15.0)
有效率28(70.0) 30(75.0) 32(80.0) 26(65.0) 30(75.0)* 22(55.0)** 32(80.0) 20(50.0) P值>0.05 <0.05 <0.05 <0.01
疗程6周与疗程2周比较:A组*P>0.05,** P <0.05
2.1 在疗程2周.A组(复方丹参滴丸)和B组(消心痛)的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疗程4周、6、周和8周,A组的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均优于B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分别为<0.05、<0.01。
2.2 A经(复方丹参滴丸)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在疗程5周以后无显著变化.疗程6周与疗程2周相比较P>0.05,B组(消心痛)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在疗程5周以后显著降低,疗程6周与疗程2周相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8周)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的心绞痛有效率和ECG有效率均优于消心痛,分别为95.0%对65.0%(P<0.01)和80.0%对50.0%(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加显著.而且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稳定,并无下降趋势,表明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不产生耐药性。
长期服用消心痛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在疗程6周以后显著
降低.表明消心痛产生耐药性。
消心痛长期使用产生耐性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其使血管内压迅速明显降低,导致内源性神经体液系统激活和血容量增加;二是使体内赖以发挥作用的硫基耗竭,因而疗效减弱或消失。
近年的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作用主要是通过:(1)良好的慢钙通道阻滞作用.产生扩血管效应;(2)心肌细胞膜稳定,清除自由基和能量调节作用;(3)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血脂和降血粘作用,从以上多个环节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绞痛.因而长期使用疗效更显著,不产生耐药性。
本研究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长期使用抗心绞痛疗效显著,不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蒋长盛.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对策.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3;14(1):42
2.刘宗莲.高淑英.邓浩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中成药,1997;9(7):
20
3.郑昭芬.卢佳静.裴志芸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湖南医学,1997;I 4(3):145
4.史晏海.复方丹参滴丸和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23
5.陈可冀.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316
收稿日期:20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