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教育教案》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

《国际私法教育教案》课后复习规范标准答案

《国际私法教程》作业答案第一单元作业题1. 简述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法律特征。

1页2. 试述国际私法的范围及其规范组成。

10—14页3. 试述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

15—20页4. 法则区别说的内容是什么?30—33页5. 什么是冲突规范?冲突规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7—48页6. 什么是准据法?其特点是什么?56—57页7. 什么是时际法律冲突?其确定准据法的原则有哪些?59—61页8. 什么是识别?解决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哪些?63—67页9. 什么叫反致、转致和间接反致?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9—71页10. 什么是法律规避?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88—90页11. 我国对外国法内容查明的途径有哪些?98—99页第二单元作业题1. 试述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解决原则。

101—102页2. 自然人行为能力法律冲突的准据法如何确定?108—109页3. 法人的国籍如何确定?110—111页4. 试述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制度。

118—122页5. 试述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范围和例外。

128—132页6. 试述合同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138—143页7. 简述合同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含义与特征。

145—146页8. 论我国关于合同准据法的确定原则。

135—137页第三单元作业题1. 论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155—1602. 如何确定涉外结婚的准据法?我国关于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180—184页3. 我国如何确定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及准据法?188—189页4. 如何确定夫妻财产关系准据法?190—191页5. 我国关于涉外抚养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200页6. 试析法定继承准据法的同一制与区别制。

204—206页7. 试析我国关于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的有关规定。

207页8. 简述确定遗嘱形式的准据法。

第四单元作业题1. 监督国际民事诉讼法在国际私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218—221页2. 什么是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其理论主要包括哪些?227—229页3. 试析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种类及解决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途径。

234—235页4. 什么是国际民事司法协助?试析中国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立法与实践。

235、244—246页5. 什么是国际商事仲裁?它同国际民事诉讼有何不同?248、251页6. 什么是仲裁协议?仲裁协议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256—260页7. 简述仲裁条款独立理论。

263—264页8. 根据1958年《纽约公约》的规定,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应具备哪些条件?270—272页9. 什么是区际法律冲突?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主要模式有哪些?279—286页10.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成因和特点是什么?286—288、288—290页中央党校第4学期《国际私法教程》作业答案1、1)简述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法律特征。

答: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

涉外民事关系是指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者之一具有涉外因素的,即为涉外民事关系。

涉外民事关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涉外性。

涉外性指民事关系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其具体表现为:主体涉外。

民事关系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法人或国家。

客体涉外。

民事关系的客体位于国外。

内容涉外。

民事关系的权利义务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②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涉外民事关系不仅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相联系的人身关系,还包括平等主体间的商事关系,以及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关系。

③国际性。

国际性是指涉外民事关系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这种民事关系虽然表现为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但实质上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着国家的对外政策。

1、2)试述国际私法的范围及其规范组成。

答:国际私法范围的理论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经济法范围的比较和对国际私法性质的界定,指出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不应包含在国际私法的范围之内,国际私法的范围包括:(1)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2)****规范;(3)统一实体私法规范;(4)各国国内的涉外民商事法律规范.规范组成包括:①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

②****规范。

③统一实体规范。

④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1、3)试述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答:国际私法的渊源是指赋予国际私法规范以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国际私法的渊源有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国内法渊源包括国内立法、国内判例和司法解释,国际法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1、4)法则区别说的内容是什么?答:法则区别说是意大利著名注释法学家巴托鲁斯14世纪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

该学说的主旨是将所有法则分为"物法"、"人法"和"混合法"。

"物法"是属地的,其适用范围是制定者管辖领土内的物:"人法"是属人的,它不但应用于制定者管辖领土内的属民,而且在它的属民到了别的主权者管辖领土内时,也一样适用:"混合法"是涉及行为的法则,适用于法则制定者领土内订立的契约,是既涉及人又涉及物的。

在巴托鲁斯的基础上以法国法学家杜摩兰为代表的法国法则区别说,提出在契约关系中应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那一习惯的主张,即“意思自治”原则,其影响绵延至今且适用对象日愈拓展。

1、5)什么是冲突规范?冲突规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答:它是指出某种涉外民事关系应该适用何国法律来处理的规范。

指定各种民事涉外关系应适用哪一国法律作为准据法的各种规范。

在结构上,它与一般法律规范应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不同,它只包括“范围”和“准据法”(或“应适用的法律”)两个部分,如“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便是一条冲突规范,其“范围”为“不动产物权”,其“准据法”即“物之所在地法”。

1、6)什么是准据法?其特点是什么?答: 准据法是指经冲突规范援用来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特定法域的实体法。

特点有:①准据法必须是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定所援引的法律;②准据法是能够具体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法;1、7)什么是时际法律冲突?其确定准据法的原则有哪些?答:是指新法取代旧法后如何确定准据法的问题。

原则:①按新法对其是否具有朔及力所做出的明确规定来确定实用的法律;②如果新法对其是否具有朔及力未做出的明确规定,则通常按照法律不嗍及以往的原则确定适用法律。

1、8)什么是识别?解决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识别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观点或法律概念,对有关事实情况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程。

识别的依据:①依法院地法识别。

这是目前各国采用最多的一种识别依据。

②依准据法识别。

③依分析法学和比较法的方法识别。

1、9)什么叫反致、转致和间接反致?其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答:在国际私法中,反致问题是在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问题,它是冲突规范本身发生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

反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般讲的反致是广义的反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包括狭义的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和外国法院说等。

①狭义的反致即直接反致,它通常简称为“反致”,在法文中被称为“一级反致”,在英美法理论中被称为“部分反致”或“单一反致”。

它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甲国法院按照其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甲国的法律,结果甲国法院按此规定,最后适用了甲国的实体法。

②转致转致在法文中被称为“二级反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甲国法院按照其本国的冲突规范,应该适用乙国的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丙国的法律,最后甲国法院适用了丙国实体法作为准据法。

③间接反致间接反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甲国法院根据本国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法,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该适用丙国法,而丙国的冲突规范又规定应该适用甲国法,甲国法院最后适用了甲国实体法。

反致制度基于以下两个原因而产生:第一、客观方面的原因,即法院地国与有关国家对同一民商事法律关系或民商事法律问题的法律适用作出了不同的规定或不同的解释。

第二、主观方面的原因,即法院把其冲突规范指向适用的外国法理解为该国的实体法和冲突法都包括在内,并且只适用其中的冲突法。

除以上两点原因外,反致的产生还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即针对同一个具体案件,有关国家的法院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消极冲突,即他们根据各自的冲突规范都不适用各自国家的法律,从而出现了法律指定上的致送关系。

1、10)是么是法律规避?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答: 法律规避是指在涉外民事领域,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结因素,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的行为。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应具备以下四个要件:①、从主观上讲,当事人规避某种法律必须是出于故意,也就是说,当事人有逃避适用某种法律的意图。

②、从行为表现上讲,当事人规避法律是通过有意改变或制造某种连接点来实现的。

③、从规避的对象上讲,当事人规避的法律是本应适用的强行性或禁止性的规定。

④、从客观结果上讲,当事人规避法律的目的已经达到。

也就是说法律规避必须是既遂的,不存在未遂的法律规避,这是符合法律规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研究该问题的目的和宗旨的。

1、11)我国对外国法内容查明的途径有哪些?答:我国在立法上未对外国法的查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司法解释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说明。

五种途径查明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3条的规定,对于应适用的外国法律,可通过下列途径查明:①、由当事人提供;②、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③、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④、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⑤、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

2、1)、试述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解决原则。

答:冲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国籍的积极冲突,即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如对采取血统主义的公民在采取出生地主义的国家生下子女,这个子女就同时具有两国国籍。

另一种为国籍的消极冲突,即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如某些国女子,依其本国法,因与外国人结婚即丧失其本国国籍,而依其外国丈夫的国家的法律,外国女子与内国公民结婚并不当然取得内国国籍,则该女子一结婚便成为一个无国籍人。

解决方法:①、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

第一,当事人所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中有一个是内国国籍时,国籍间通行的办法是内国国籍优先。

第二,当事人所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都是外国国籍时,解决的方法有几种:一是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准;二是依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所地国家的国籍或以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国籍为准;三是由法院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