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值翻译的原则

等值翻译的原则


思路,在语言学上就是保持原文的逻辑式。创导“传神”翻译 的傅雷也主张“我并不说原文的句子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 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 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这一点当然不是容易做得到的,而 且要译者的taste极高才有这种判断力。 老舍在国内是唯一采 用西洋长句而仍不失为中文的唯一作家。我以上的主张不光为 传达原文的神韵,而是为创造中国语言,加多句法变化等等, 必要在这一方面去试验。”(《致林以亮论翻译书》)其实这里 说的就是保持原文句子表层的逻辑式问题。这里再次证明“传 神”论和等值论不但不是矛盾对立的理论,而且其精神实质是 完全一致的。“传神”论所要争取的目标也是要尽可能达到深 层,语用修辞层和语符表层的最大等值。把“传神”论理解为 只要深层语义相等不管其它,或理解为只要深层语义和修辞层 语用相等不管表层等值,这是对“传神”的误解。 直译意译的原则把复杂的语言现象简化了,因此从隋唐以 来,争论双方对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至今还是众说不一。 例如:有的直译派把凡是通过翻译技巧(增益、省略、转换、 移位等)处理翻译的活动,都算作意译,实际上是认为对译语 言的句法参数是等同的,这样的结果是
直译、意译原则
二、直译意译原则 (一)直译意译的语言学基础 直译意译原则,不管倡导者自觉或不自觉,实质上是建立 在把语言分成两个层次(语义和语符层,即深层和表层)的基 础上。强调深层语义等值是意译;强调表层语符等值是直译。 但语言的客观实际是在语义层和语符层之间,还有语用 (pragmatics)层存在,即在表层深层之间有广义的修辞层存 在。修辞层是在深层表层之间。根据情境和语言意图的要求, 输入言语个性特征(包括文体和风格),达到实际最佳效果的 层次。没有这个层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言语的丰富多彩 的变化,就无法得到翻译,等值原则就是建立在把语言分成三 个层次的基础上的。 此外,直译与意译的原则是建立在有关语言相应的语言单 位等级之间的对等关系基础上的,例如:词级对等或句级对等。 一般说来,直译强调词级对等,意译强调词组或句级对等,但 都缺乏语言单位等级之间的动态转换观点,
全部等级层次的功能,达到最佳功效的最大等值。 从等值翻译的十五个语言平面等值转换的观点看,极端的 直译派强调逐字直译,极端的意译派强调篇章意译(如诗的翻译, 有人主张根据篇章的语义(意象、意境和顿语进行重新创作)。 实际上,前者强调的是第一语言平面上的词级表层等值,而后者 强调的是第十五语言平面上的篇章深层等值罢了。殊不知纯粹的 直译和纯粹的意译只是十五个等值面中的两个极端而已;而其间 还有许多中间项。换句话说,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有十三个语 言平面上的等值转换关系。如果一定要说直译意译,那么在两种 极端的直译和意译之间,还存在有十三种程度不同的直译和意译。 “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就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不过是面对着语言翻译复杂情况的一种笼统的处理原则而已。由 此可见,等值翻译原则比起直译意译原则来是更加科学的原则, 根据等值翻译原则提出的等值翻译方法是更加科学的方法。 语言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人类认识的局限。在科学发展 史上,各科学术名词的新陈代谢反映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认 识深化。在化学史上,用“氧”代替“燃素”,表明人类对元素 认识
形式的等值转换,才能实现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转换。
(二)根据系统论整体优化原则(optimization principle),翻 译要以篇章为单位,从宏观篇章着眼,从微观词句着手,以句子 为轴心(语言微观系统[词、词组、句]的最高单位是句,语言宏观 系统[句、超句体、篇章]的最低单位也是句;句子是语言微观系 统和语言宏观系统的交集Intersection);尽可能在原作与译作篇 章言语各级各层次之间找到最大的等值转换关系,最终争取全篇 章的最大等值。 (三)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Ⅰ(语言系统的等值转换不等于 语言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等值转换的总和),局部语言因素要服从 篇章的全局。词的等值要服从词组的等值,词组的等值要服从句 子,句子要服从于超句体,超句体要服从于篇章。一般说来,翻 译单位可以上升,在某一级缺乏等值成分,就要转移到较高一级 确立等值成分。 (四)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Ⅱ(各级语言子系统的语义集的 等值转换,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集的等值转换,再从语用集的 等值转换映射到语符集的等值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要兼顾有关 语言语符表层,语用修辞层和语义深层的等值转换。如果三个层 次不能全等,那么表层服从于修辞层,修辞层服从于深层。深层
等值是等值的最低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不等值了。 (五)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Ⅲ(翻译的本质是通过出发语言 的言语系统和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参数对比和转换,达到两种 语言的言语系统的翻译转换),在最大限度保存原文表层结构逻 辑式(logic form句法结构意义)和语音式(phonetic form ) 中带共性的因素(音韵节奏)的条件下,运用翻译转换规则(翻 译技巧)进行有关语言的参数对比和转换翻译成规范地道的译文。 译文的规范地道是表层等值的最低限度。 总之,翻译要从宏观篇章着眼,以句子为轴心,从微观词、 词组、句着手,最终完成宏观篇章的等值转换。这个信息反馈运 动要服从多变量(多参数)、高阶、非线性的函数关系。翻译中 对原用的分析,以及以句为轴心的微观转换,一刻也离不开篇章 系统的整体性,离不开系统综合。等值翻译的逻辑方法是定相、 定量、定性方法,也就是系统论的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 这就是说翻译的程序是从定相着眼,定量着手,定性完成,也就 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再分析基础上的再综合。等值论从输入 信息系统和输出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通过立体语言学普遍 方法模式,协调整体功能与局部功能的关系,运用
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 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不完全相同。 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 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巴金先 生在《一点感想》一文中说:“我觉得翻译的方法其实只有一 种,并没有‘直译’和‘意译’的分别。好的翻译应该都是 ‘直译’也都是‘意译’。那些改变原文风格,改变了原文语 气,改变了原文意义的翻译并不是‘意译’。” 等值翻译五大 原则实际上正是比较科学地揭示出林语堂先生所反复强调的 “译法程序”。而这种“译法程序”本质上就是朱光潜和巴金 两位先生所强调的“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的翻译方 法”。如果等值翻译标准概括了傅雷的“传神”论,那么等值 翻译原则又具体揭示了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译法程 序。这就是从思想艺术内容着眼,从言语形式着手;从篇章着 眼,从词句入手;局部因素服从篇章全局,翻译单位可以上升; 翻译层次可以转换,表层服从修辞层,修辞层服从深层;在表 层等值的上限(最大限度保存逻辑式和语音式特征)和下限(译 文的规范地道)之间争取远离下限接近上限的努力;调整出发
还可能存在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所有这些不必要的冗 余信息是翻译活动自由灵活的天地,因此要善于分析 原作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必要的冗余信息和不必 要的冗余信息。这对文学翻译,特别是对诗歌翻译尤 为重要。协调整体信息与部分信息的关系,调整语义 信息、语用信息和语符信息的关系,降低信息的冗余 度和误差度,是翻译中达到最大信息量和最佳功效的 根本原则。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等值翻译五大原则完全 体现了信息论的根本原则体性,综合性 和最优化三大原则。所以,立体语言学模式、等值翻 译模式和等值翻译原则则有可能为信息处理机(计算 机、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提供先进语言模型。 <Back
立体综合的定相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实现最大信息的反馈,实现 翻译的最大等值,实现翻译的最佳功效。 为了在翻译中取得输出信息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功效,要尽 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信息降低冗余度,并且减少遗缺信息,降 低误差度。从信息转换的观点看,大多数文体一般情况原文的语 义信息是主要信息,语用信息是次要信息(包括冗余的信息)。 对于文学体裁(特别是诗歌)语用信息常常转化为主要信息。语 义语用信息是必要信息。在翻译中,必须把这两种转换到译文中 来,否则,就会增加遗缺信息,增加误差度。但是,原文的语符 信息,由于与译文语言的参数不同,有许多从归宿语言看来是不 必要的语符冗余信息。如对汉语来说,英语符号系统中有些语言 符号有时表现为不传达语用语义,不传达思想感情的不必要的冗 余信息(如冠词、名词性数变化、动词时态、代词性数格、引导 词it和there等)。在英汉翻译时,可以用省译技巧(omission) 不搞赵元任提出的超额强制范畴(obligatory Categories)翻 译。如:He put on his hat and left. 译成:“他戴上帽子走 了”。而不应译成:“他戴上他的帽子走了”。 此外,原文本身无论语义层次、语用层次或语符层次,
等值翻译的原则 皮方於
1。等译原则。 2。直译、意译原则。 3。等译比直译意译优越。 4。Exercises。
等译原则
一、等值原则(the principles of equal-value translation) 等值翻译的立体语言普遍语法模式的等值翻译模 式引出的翻译学的三大基本公式,为实现等值标准提 供比较科学的翻译原则。由此,也为定相定量定性评 析译文提供了逻辑方法。等值翻译模式按照普遍要求 提出如下原则: ( 一 ) 根 据 内 容 与 形 式 辩 证 统 一 (dialectical unification)的观点翻译首先要从思想艺术内容的等 值转换着眼(have it in mind),从言语的等值转换着 手(start with it)。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 等值转换的动力和基础,只有当译者具有与原作者相 同 的 思 想 、 相 同 的 意 象 、 相 同 的 激 情 (intense emotion),才可能反馈出具有相同的节奏,相同的风 格,相同的韵味的言语信息。同时,只有通过言语
更缺乏语言单位内容的层次转换观点。 (二)逻辑式和表层等值 把管约论(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中逻辑式概 念引入翻译模式的表层结构,对表层结构等值转换的认识是有 重大意义的。长期以来,直译派主张尽可能保存原文句级的表 层结构的特征,意译派主张尽可能摆脱原文句级表层结构的束 缚。但是,原文的表层结构应该保存到什么程度,摆脱到什么 程度,双方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逻辑式”概念有助 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逻辑式表明互译语言之间句级表层结构 中语言成分之间的普遍语法关系(UG),即管辖关系、主题关系、 格关系、制约关系、控制关系,传统语法所说的修饰关系属于 管辖关系,这是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之间句级表层结构的共性。 在翻译中表层等值转化需要保存的就是这个共性,而需要摆脱 扬弃转换的则是有关语言表层结构的个性,即有关语言句法参 数(a)。 在翻译过程中从出发语言到归宿语言,可以而且必 须尽量保存的就是原文句子中的逻辑式。保存原文句子的逻辑 式是保存原文表层结构或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尺度。在翻译中 所说的表达原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