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探索(辅导员培训讲稿)2013-03-06 00:20 作者: 千里来源: 本站浏览: 157 次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探索作者:千里一、新课程目标教学的界定目标教学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创立。
新课程目标教学是指在新的课程体系下,运用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并整合其他现代教育理论,以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检测或目标评价、目标补救等环节为研究对象,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课堂教学实践。
二、新课程目标教学的特点1、面向全体学生。
布鲁姆认为,只要教育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足够的时间和理想的教育,95%的学生都能够学好学校课程。
2、教学目标为中心。
教学全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克服了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有效性。
3、反馈矫正及时。
依据教学目标,不断地进行反馈矫正,实现当堂达标。
4、包容性。
能对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以及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灵活多样、百花齐放。
三、新课程目标教学的教学原则(1)面向全体原则(2)目标定向原则(3)情知协调原则(4)先学后教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反馈矫正原则(7)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原则(8)成功体验原则四、如何构建和运用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1、坚持一个正确的理念。
布鲁姆认为,只要教育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足够的时间和理想的教育,95%的学生都能够学好学校课程。
这句话我们要把握好两个要点:①“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 ②“相信学生都能够学好。
” “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用新课标的理念解读就是“ 以学定教”、“ 个性化教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这些都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教师要把“相信95%的学生都能够学好。
”确定为教学的基本理念,把面向全体的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之中。
2、增强两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非常清楚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设计哪些教学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目标意识的强与弱、目标定位的准与否、目标实施的深与浅,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所以说“目标意识有多强,课堂效率就有多高。
”一位教育专家考察了台湾的课堂教学后,这样评价台湾的教学,他说:台湾的教师课程目标意识和自主与分享意识强烈,他们在课堂上落实目标坚定不移,从不迷失,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一步一步实现。
我们有些课,备课时有目标,但是,课上着上着目标渐渐模糊,最后目标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树立目标意识是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学的关键,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后,就要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二是“生本意识”。
要搞好新课程目标教学,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他们才能“会学”、才能“学会”。
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关键的关键是激活、调动、维持、激励让学生自己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能规定的。
这些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数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这就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改革,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我县部分学校开展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实验,较好地体现以上教学理念。
3、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人的智商有高低,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规律。
要让95%的学生或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这是新课程目标教学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如果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使一部分学困生因为无法达成目标而失去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练习的设计和作业的批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评价不能只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建立“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
40年前,我在乡村教书时,我对优生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上不封顶,自由发展”,学会了课内,可以在课堂上读课外书。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一些优生到了四年级就读完了十几部小说,能写出文从字顺的作文。
但是,当时对学困生就不能像对待优生一样,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其实,作业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
对差生,目标还要放低一些。
一节课让他们学会三几个生字,总比他们完全不学好。
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为优生先“富”起来创造条件,也为学困生的成功打开绿灯。
4、探索实践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这次我们没有把一个现成的、统一的教学模式给大家带回去立竿见影就能用。
因为,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分课型,机械地推行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目标教学模式,供大家借鉴、学习。
你们要结合学校和学科实际,结合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践有本地特点的、有本校特点的、有教师个人特点的、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下而上,总结出适合我县实际的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向全县推广。
(1)目标教学模式举例:①基本式: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②洋思模式:展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交流点拨;当堂训练(三大流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③杜郎口模式: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测评;反馈矫正(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④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⑤语文“情感型”模式:测评导入;立标激趣;情境导学;读写测评⑥“五环节”教学模式:自学明标;合作探究;展示评价;随堂练习;总结反馈(2)运用新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和原则:①操作要领一是“展示目标”。
目标教学一般在上课开始时,教师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告诉学生,以便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地进行学习,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
目标可板书或口述给学生,并贯串教学的始终。
展示教学目标要注意两点:①目标要简明扼要,内容不宜太多,让学生一目了然,一般2至3条为宜;②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一般不展示。
对“展示目标”,我们认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一刀切”。
因为,每课都展示目标,会造成千课一面,千篇一律,容易走向形式主义。
二是课堂上依据教学目标经常地进行反馈矫正。
教学如果偏离了目标,要及时调控,围绕教学目标检测、评价、矫正、补救,实现当堂达标。
三是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避免面面俱到,以目标为导向,克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有效性。
(参阅《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解读》,见“博白教育科研网”教师培训专栏)②原则:1、运用教学模式必须思想、观念“先行”;2、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切忌盲目照搬、机械套用;3、教学模式的运用不要繁琐,要简单化。
附:“依标导学,小组互动展示”五环课堂语文学案(下一页)“依标导学,小组互动展示”五环课堂语文学案课题:锡林郭勒大草原1.晨读目标(略)2.预习目标(略)3.学习目标(略)(责任编辑:卢啸)《呼兰河传》5-6章课外阅读题填空题1、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月搬家,()天是八月搬家。
一过了这两个月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
2、小灵花就是()。
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
3、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
4、团圆媳妇的婆婆抽帖儿,第一帖抽了个()色的,不大好。
第二帖抽了个最坏的,不死也得见阎王的()色的那张帖。
5、有二伯说话的时候,把“这个”说成“()”。
6、胡家请()和()埋葬了小团圆媳妇。
选择题1.我家的有二伯,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大家都说他的性情真()A.古怪 B.温顺 C.暴躁 D.刚烈2、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她是()。
A、妈妈 B、二姑母 C、团圆媳妇3、西院的()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
A、杨老太太B、周三奶奶C、大孙子媳妇4、老胡家又来个()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A、跳大神B、抽帖儿C、胡仙5、抽帖儿的是一位()。
A、道人 B、郎中 C、和尚6、云游真人拿了胡家()吊钱乐乐呵呵地走了。
A、二十B、四十C、五十7、周三奶奶主张给团圆媳妇吃()A、黄连拌猪肉B、一个全毛的鸡C、中药8、小团圆媳妇是一个()的姑娘。
A、十四岁B、二十岁C、十二岁9、有二伯顶着它走路,好像是没有眼睛似的,东倒一倒,西斜一斜,两边歪着。
这里的“它”是指有二伯偷的()A、铜酒壶B、太师椅上的垫子C、澡盆10、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A、冯歪嘴子B、磨坊掌柜C、有二伯判断题1、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 岁的姑娘。
()2、老胡家又来个跳大神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3、抽帖儿的云游真人为了破团圆媳妇婆婆抽的不好的帖,写了四个字在红纸上,然后浆糊贴在团圆媳妇手心与脚心上。
()4、我家的背后有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
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