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生 血
养 气

行 血

摄 血
载 气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气及其气化功能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是化生血液的原料
含义
表现
气充盛则血液充足 气虚亏则血虚
治疗
配合补气治疗血虚。
2.气能行血
含义
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 推动作用。 即血属阴而主静不能自行 赖气的推动。 病理 气虚 气滞 气逆 气陷 补气 行气 降气 升提
津液外泄
(四)津能生气
含 义
津液受到各脏腑阳 气的蒸腾温化,可 化生为气。
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病理及治疗
气阴两补
(五)津能载气
含 义
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 否则会漂浮失散而无所归。 即津液是气的载体 。
病理及治疗
津伤 津停 气随津脱 益气固脱 气机郁滞 利水与行气并用
三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含 义
变化而赤
心肺
津液

孙络
化生补充
濡养 津液 脏腑组织官窍
脉中津液
津液
补充
津液不足
四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相互化生

精气
生养 统驭

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一)气能生精摄精
含 义
气的运行不息促进精的化生 气能固摄精使精聚而充盈, 不无故外泄耗损
病理及治疗
气虚则精化生不足 精亏 补气生精气虚
则精失于固摄 失精 补气固精
(二)精能化气
含 义
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激发作用 下可化生为气。
各脏之精 化生各脏之气 肾中先天之精 化为元气 水谷之精 化为谷气 病理及治疗
精亏则气衰
补气填精
(三)精气化神
含 义 精与气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

滋 养


(四)神驭精气
含 义
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精 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必须受神的调控和 主宰。
气存于血中,依 附于血而不致散 失,赖血之运载 而运行全身。
大出血时,气 随之外脱而气 虚 补气固脱
二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 生津 气能 行津
气能 摄津 津能 生气
津能 载气
(一)气能生津
含 义 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 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
生理病理及治疗
脾胃气健旺,化生有力 津液充足 脾胃气虚弱,化生无力 津液不足
精与血的化源相同而又相互滋生的关 系称为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
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功能相同:濡养和化神。 关 系:相互滋生、互相转化
心精

肝精 脏 腑 之 精 脾精 津液
肝 血
营气
肾精
(二)津血同源
含 义
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 功能相同:滋润濡养 关 系:相互滋生、互相转化
相互转化
治疗
血瘀
出血
3.气能摄血
含 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 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体现了脾统血的生理功能 。 义
病理及治疗
脾气虚,无力固摄血液
而出血 补气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含 义 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 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病理及治疗
血虚,气失去充养则气虚
养血益气
2.血能载气
含 义 病理及治疗
补气生津
(二)气能行津
含 义 病理及治疗
气是津液在体内正 常输布运行的动力。 脾的散精转输 肺的宣发肃降 肾中精气蒸腾气化 肝的疏泄
气虚
气滞
水停,即 “气不化水” 补 气 以 利 水 行 气 以 利 水
(三)气能摄津
含 义
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 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病理及治疗
气虚,固摄力量减弱 补气固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