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与道家思想

老子与道家思想


地 , 包 罗 万 象 , 涉 及 宇
内 容 博 大 精 深 , 涵 盖
整 , 被 誉 为 一 部 哲 学 诗
约 义 丰 。 语 录 体 , 文 字
千 言 韵 文 , 八 十 一 章 ,

第一章
玄同此常故有无名道
之 又
谓 之
两 者
有 欲
常 无
名 万
名 天
可 名
可 道
玄 , 众
玄 。
同 出 而
以 观 其
老子与道家思想
1、老庄简介 2、道家思想体系及核心
——“道”、朴素辨证法 3、道家价值观 4、道家审美特质 5、天人合一、中和之美
一、人物介绍
老 子
• 中文名:李耳别名:老聃, 伯阳,太上老君
• 国籍:中国(春秋·楚)
• 出生地:苦县(今河南鹿 邑太清宫镇)
• 出生日期:约前571年 • 逝世日期:前471年 • 职业:周朝史官
3、追求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
“无待”、“无己”
庄子追求精神和人格的独立和自由。要想 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使自己处于很高的 层次。
三、道家价值观
• 注重天道、自然, • 轻视人事。 • 追求出世,独善其身, • 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 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 而不有,为而不志,功成而弗 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 中文名:庄周 • 别名:庄子,南华真人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宋国蒙(今安徽蒙城
县) • 出生日期:约前369年 • 逝世日期:前286年 • 职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
家 • 信仰:天道自然 • 主要成就:道家学说的主要
创始人及发扬者 “庄子哲学”思想体系 • 代表作品:《庄子》
不 不 不圣 迷 ,其 祸 福 察 闷
耀 肆 刿人 其 善极 之 之 察 闷
。 。 。方 日 复, 所 所 , ,
而 固 为其 伏 倚 其 其
不 久 妖无 。 。 民 民
割 。 。正
缺淳


缺淳

。。

老子成语
紫气东来 怀金垂紫 祸福相依 安居乐业 自知之明 大巧若拙 大象无形 视而不见 无为之治
庄子成语
鹏程万里 呆若木鸡 飞黄腾达 大相径庭 每况愈下
望洋兴叹 善始善终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庄周梦蝶
朝三暮四 相濡以沫 捉襟见肘 庖丁解牛 沉鱼落雁
八仙
吕洞宾 铁拐李 曹国舅 蓝采和 何仙姑 汉钟离 韩湘子 张果老
二、道家思想核心
(一)核心:“道”
1、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第二章)
无中生有 天长地久 功遂身退 宠辱若惊 大器晚成 大智若愚 出生入死 听之不闻
上善若水 道法自然 金玉满堂 微妙玄通 大成若缺 大音希声 以德报怨 大直若屈
老子
政社
无 为 而
绝 学 无
绝 巧 弃
绝 圣 弃
治 主
小 国 寡
会 理
治 忧 利 智张民想
、 、 、: :
见忘绝
素情仁
抱寡弃
朴欲义
、、、
庄 子
• 主要成就:道家学派创始 人辩证法思想
• 代表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
练 然主兵生宙天 工文五
思 维 的 奇 书
充 满 思 辨 , 是 一 部 训
无 为 的 法 则 。
线 贯 通 其 中 , 这 就 是 自
各 个 领 域 , 但 皆 有 一 条
育 、 人 生 修 养 、 治 国 用
本 体 、 天 地 演 化 、 万 物
(第五章)
无为≠无所为
(一)处世哲学
1、身重于外物,少私寡欲。 2、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 3、以柔克刚,上德若水。 4、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二)生态哲学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2、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四、道家审美特质
• 道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的文 化产物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 了补充和对立面的关系,它们 相辅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 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 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
1、形式上追求素朴之美
即朴素清新、自然天成的美学倾 向,提倡文学、音乐表现形式的简 洁与朴实。反对精巧与华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 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 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五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色:青 黑 黄 赤 白 五禽:虎 鹿 熊 猿 鸟 五乐:宫 商 角 徵 羽 五脏:脾 肺 肝 心 肾 五志:思 悲 愁 喜 恐 五味:酸 辛 咸 苦 甘 五谷:黍 稷 菽 麦 稻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 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五十七章)
1、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对立的双 方,即对立统一。
2、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老子认为转化是循环的,不懂 得对立转化有条件。
庄子的主要观点:
1、追求“自然”、“本真”的存在状态。 2、“齐物论”
“齐万物”、“同是非”、“一死生”
欲 以 观
物 之 母
地 之 始
, 非 常
, 非 常

异徼其。。名道

名。妙
。。



第三章
则 不 知 , 心 是不 为 不 不
无 敢 、 强 , 以见 盗 贵 尚
不 为 无 其 实 圣可 。 难 贤
治 也 欲 骨 其 人欲
得,
。 , ; 腹 之, 为 使 常 , 治使 无 夫 使 弱 ,民 为 智 民 其 虚心 , 者 无 志 其不
关于“道”的内涵:
一、 道是世界的本原。
二、 “道”是作用于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 与消亡的客观规律。
三、 “道”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渊 深,玄妙,朦胧恍惚
(二)朴素的辩证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
随。
(第五章)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五德:仁 义 智 勇 洁 五毒:青蛇 蜈蚣 蝎子
壁虎 蟾蜍 五湖:洞庭 鄱阳 洪泽

之 货 , 使 民 不
使 民 不 争 。

第八章
夫 治 善居 故 处 水 上
唯 , 仁善 几 众 善 善
不 事 ,地 於 人 利 若
争 善 言, 道 之 万 水
, 能 善心 。 所 物 。
故 , 信善
恶而
无 动 ,渊
,不
尤 善 正与

。时善


第五十八章
光 直 廉是 人 为孰 福 祸 其 其
而 而 而以 之 奇知 尚 尚 政 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