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

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

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王贺武副秘书长2016年11月14日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将突破100万辆截止今年9月份,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自2005年)接近90万辆0.030.050.120.220.351.051.56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90 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 N e w e n e r g y c a r p r o d u c t i o nN E V c a r s h a r e i n p a s s e n g e r c a r (%)China NEV car production and market shareBEV car PHEV car HEV carBEV/PHEV/HEV car market shareCopyright :DAE-PCG-ES & SKL-ASE, Tsinghua University;Hewu wang (王贺武)wanghw@1.201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2.截至目前,2016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超过25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1.5%销量排名前十名的NEV中,纯电动车、并联式PHEV、混联式PHEV销量各占约1/3新能源客车产销情况及市场渗透率1.2015年后,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5%。

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基础2015202020252030市场需求产品应用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 L/100km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 L/100km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超过30%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达到40%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3.2L/100km节能汽车年销量占比50%形成低碳消费与管理体系乘用车国五排放标准乘用车国六排放标准测试循环调整,乘用车国七排放标准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0%以上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500万辆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800万辆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5%以上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20%以上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解决“能源、污染、拥堵、安全”形成全国生命周期低碳管理体系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呈现下降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7%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15%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40%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车辆市场占有率约50%DA、PA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高度自动驾驶(HA)车辆占有率约10%-20%远程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将达50%远程通讯终端整车装备率增至80%,近距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达到30%智慧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信息化、智能化法律法规与标准完善完全自主驾驶(FA)车辆市场占有率近10%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产业协同发展的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与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事故数减少8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90%,汽车交通碳排放减少20%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20%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35%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50%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工程初步形成可实现“超低碳、零伤亡、零拥堵”的智慧交通体系消费者对信息化与智能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强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28年前达到峰值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发展重点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公交客车单位载质量电耗水平(kWh/100km •t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动模式油耗2020年2025年2030年300km400km500km2020年2025年2030年3.5 3.2 3.02020年2025年2030年比2020年ICE 降低25%比2020年PHEV 降低10%比2020年PHEV 降低20%纯电动汽车: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提高电驱动系统效率 底盘电动专用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优化混合动力系统构型 基于多信息的整车预测控制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充电基础设施: 快速充电技术 互联互通技术 充电便利性✓低成本、高效率混合动力总成开发技术✓动力电机与底盘集成技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其控制技术✓高性能动力电机技术✓新型电机控制器技术✓先进充电技术✓整车只能能量管理技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发展重点2020年到2030年逐步由示范运行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发展。

燃料电池车发展规模: 燃料电池堆比功率(kW/kg ) 燃料电池堆耐久性(小时)2020年2025年2030年5000辆5万辆百万辆2020年2025年2030年22.52.52020年2025年2030年500060008000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电堆技术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 动力系统开发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设计与集成技术提高功率密度 提高耐久性 降低成本提高载氢安全✓新型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先进燃料电池电堆✓关键辅助系统零部件技术✓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氢运氢储氢及加氢基础设施2015202020252030基于现有材料体系优化膜电极结构,优化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的结构应用新型电极材料和电堆结构•性能的提升优化电堆设计、提高电堆关键部件的一致性优化电堆水管理技术、强化新材料应用•寿命的提升开发高效水管理技术、应用新材料研究关键材料和部件低温特性•环境适应性开发电堆低温启动技术减少关键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应用低成本关键材料和部件,降低制造成本•成本控制强化新材料和结构的应用验证开发动力系统综合热管理技术2015年现状:最高效率55%冷启动温度-20℃材料成本40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35kW •寿命3000h•体积比功率2.0kW/L •质量比功率1.5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35kW •寿命3000h•体积比功率1.5kW/L 开发复合质子交换膜、新型催化剂等关键材料2020年达到:最高效率60%冷启动温度-30℃材料成本10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70kW •寿命5000h•体积比功率3.0kW/L •质量比功率2.0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70kW •寿命10000h•体积比功率2.0kW/L2025年达到:最高效率65%冷启动温度-40℃材料成本50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90kW •寿命6000h•体积比功率3.5kW/L •质量比功率2.5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120kW •寿命20000h•体积比功率2.5kW/L2030年达到:最高效率65%冷启动温度-40℃材料成本150元/kW 乘用车:•额定功率120kW •寿命8000h•体积比功率4.0kW/L •质量比功率3.0kW/kg 商用车:•额定功率170kW •寿命30000h•体积比功率3.0kW/L燃料电池堆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实施效果预估本汽车技术路线图实施测算结果低碳电网下本路线图的减碳效果更为显著按本路线图,中国汽车产业从油井到车轮的CO2排放总量将从2028年呈现下降若2025年前实现从高碳电网向低碳电网转型,汽车产业CO2将在2026年呈下降将为中国承诺的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做出亿吨级贡献目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与积分LCA 生命周期范围煤电能源效率考虑各阶段能耗,开采(3%)、洗选运输(5%)、发电(61%)、输送(6.2%),煤电的综合能源效率(到变压器输入端)为33.45%(2014年)不同发电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24681核电GHG 排放6.2g/kWh铀矿开采铀转化浓缩燃料元件制造核电站后处理废物处理0.511.522.533.541水电链GHG 排放3.5g/kWh建设阶段运行阶段材料生产材料运输51015201风电链GHG 排放17.3g/kWh风电机组制造风电场建设68707274767880821太阳能发电链GHG 排放80g/kWh生产制造发电阶段煤电链GHG 排放1072g/kWh (344g/kWh 供电煤耗)中国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强度Year 2009Coal,876.9Wind,0.1Hydro,0.5Nuclear,0.2中国电网的综合碳排放强度2009年:878 gCO2/kWh2014年:738 gCO2~eq/kWh燃油能源效率与碳排放千万吨级≥100043.3%500≤能力<100032.9%200≤能力<50015.9%能力<2008.0%2014年石油加工规模分布石油各阶段效率,开采(91%-国内; 98%国际)、运输(国内99.5%、国际99%)、炼化(91%)、成品油分配(99%),汽油和柴油的生产效率(到加油站)为81~87%(2014年)汽油生命周期碳排放为2.95 kg/L (其中燃油生产0.65 kg/L ,使用2.30kg/L )柴油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50kg/L (其中燃油生产0.87kg/L ,使用2.63kg/L )。

碳排放降低判断依据-车辆电油比2.943.153.754.473.493.744.455.311.002.003.004.005.006.007.000.650.750.850.95车辆百公里电油比值(k W h /L )煤电比例乘用车分界线纯电里程(km)电耗kWh/100 km电油比(kWh/L)比亚迪e640020.5 3.06EV20020016.0 2.39江淮iEV515212.61.89上汽荣威e5017013.2 1.97奇瑞QQ EV31208.3 1.24新能源汽车(PHEV与BEV)积分50km以上PHEV统一积2分;技术路线图要求2020年以后PHEV纯电里程70km以上21基于上海/北京出行特征得到的NEV 积分211.纯电动车对应里程为实际可行驶里程,暂定为标称续航里程+20km ;2.PHEV 也应该引入类似BEV 的分段积分,PHEV 70=BEV 150(3分)谢谢Thank You !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