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基础知识
4F - 11F size; 可使用is .035” 和.038”的导丝
6F直径为2mm
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
术前一定要看病人,了解股动脉搏动 切口前一定要仔细寻找动脉搏动最强点,力 争做到一针见血 腹股沟韧带不是腹股沟皮纹,切忌过低过高 穿刺到静脉不要着急拔针冲水,拔至皮下稍 微偏外再穿刺一针 禁止穿刺不顺利时候穿刺针在真皮下作扇面 运动寻找动脉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性
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
5、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 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进行 鉴别;
6、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激光、旋切、旋 磨或PCI等)或CABG术后反复发作的难 以控制的心绞痛; 7、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
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
介入性心导管检查技术
心导管定右心腔及肺动脉压力或连续测压,获 得右心腔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资料 2.取血标本了解心脏多部位的血氧含量,判 明心脏内或大血管内有无左向右或右向左分 流 3.某些畸形的存在,心导管进入异常通路
介入性心导管检查技 术
4. Swan-Ganz导管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变 化,心泵功能的评价 5.探查电极导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左心导管 冠脉加左室造影,诊断冠心病、先心病、瓣 膜病,确定手术指征和术后疗效的考核等
阶段二:冠状动脉支架术 支架置入术拓宽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但不能从根本上防治再狭窄。使靶血管中远 期再狭窄率比单纯球囊扩张术下降了15% 。 阶段三: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 DES的临床应用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的 里程碑。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BMS与DES的选择
穿刺方法
股动脉穿刺:
充分局麻后,以左手三个手指(注意:三个手指应在一条直 线上)在穿刺点上方寻找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 肤成30~45角,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针尖有明显动脉 搏动感时,即可刺破血管,见线状鲜红血流喷出,缓慢送入 导引钢丝,若遇阻力,切忌粗暴、盲目送入钢丝,适当调整 穿刺针多可成功。导丝到位后,即可退出穿刺针
12、术前6小时禁食水,但常规口服药 可以服用 13、术前应纠正病人电解质紊乱和酸碱 平衡失调 14、稳定血压、控制血糖等
15、疑有冠状动脉痉挛者,术前2-3天
服用钙拮抗剂和/或硝酸酯类药物
16、对于精神紧张者,术前给予少量镇
静剂如安定等
17、向病人介绍冠脉造影检查大致过程、
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消除
穿刺方法
置入动脉鞘
输送动脉鞘管时应缓慢、轻柔,若遇阻力可适当旋转输送以 减轻皮下组织的阻力,特别是对已经进行过冠脉介入检查或 治疗的患者,穿刺部位形成硬结往往增加送入动脉鞘管的阻 力,此时切忌粗暴操作,避免使动脉鞘管打折、断裂
Seldinger’s穿刺法
穿刺鞘管的一些知识
标准穿刺鞘:11cm 套管长度;(中等长CSI: 23cm) 用于小儿,肱动脉的短鞘:5.5cm和 7.5cm
OMI伴乳头肌功能障碍者;
OMI无创检查提示与原梗死部位无关的 缺血改变者; OMI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性质如 范围、部位及程度。
6、其它 高龄患者如原发性心肌病、高 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糖尿 病等等,为明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 患及选择治疗方案时。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 手术者;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 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等;
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和耐受 该项检查者 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其它原因
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准备
1、术前必需设备:
放射性影像系统
心电和压力监护系统
造影剂注射系统和加压系统
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
评价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落实造影剂 的选择和用量、及术前术中药物准备等
小
结
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可以减少手 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成功的关键和前提!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 巧及一些注意问题
目 的
1 诊断: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 解剖的详细情况-虽然有一定局限,但是仍然是
其顾虑,以配合手术 18、详细了解病人病情,术前初步预测冠
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以帮助术中选择
投照体位
19、术前嘱病人行平卧位排尿训练
20、训练病人深吸气、憋气和咳嗽动作
21、签订术前协议书
小
结
详细询问病情,认真筛选,严格把握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结合病情和辅助检查,认真进行术前 讨论
穿刺方法
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常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先在皮下注射形成皮丘, 然后沿穿刺针要经过的路径方向注入少量麻醉剂,至针头完 全进入皮下或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 每次注药前注意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再行注入,以 避免将麻醉剂注入血管内。一般注射5~8ml即可。注意麻醉 剂不要注入过多,避免术后穿刺部位形成硬结
急救设备: 除颤器 术前接通电源处于工作状态; 呼吸复苏设备; 供氧系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和导管;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特别术前有明显缓慢型心律失常,如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功 能减退及急性下壁心梗,需准备心脏临时起 搏器。
各种急救药品和输液泵
2、工作人员:
至少4名工作人员即术者和助手各1名、 护士1名、放射线技术员1名
≥3mm的大血管病变应用廉价的裸金属支架 (BMS) <3mm的小血管病变、长病变、糖尿病患者 药物涂层支架(DES) 左主干、多支病变,尤其伴糖尿病首先考虑 搭桥手术(CABG) DES植入后,尽可能延长使用ASP和氯吡格 雷的时间,从目前的9-12月疗程延长到两年。
定 义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 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 行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6、术前行碘过敏试验
7、备齐术前和术中用药
8、术前一日行双侧手腕、腹股沟和会阴 部备皮 9、经桡动脉穿刺者行ELLEN试验
10、术前检查股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情况,以助手术并与术后对照
11、对既往有过敏史者、碘过敏试验阳性、
心功能差及肾功能受损等病人
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术前给予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 100mg iv; 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4、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重,死亡率 高,一般不宜常规进行冠脉造影,但 以下情况可行急诊冠脉造影: 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病 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 诊PCI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室间隔穿孔、乳头肌 断裂,导致心源性休克或急性泵衰竭,经积 极内科治疗无好转,需行急诊手术治疗;
目前,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心 导管检查术中一种既常用又安全的临床检查 方法,是冠状动脉疾患明确诊断的
金标准!
然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也有其严 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至关重要!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 果为目的
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 确定下一步如何治疗: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 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冠脉造影的穿刺途径
桡动脉穿刺(最常用,逐渐增多);
股动脉穿刺(传统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
穿刺方法
穿刺点的选择
穿刺点多选在股横纹下方约1-2厘米,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 穿刺点过于靠近股横纹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术后 无法止血。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位置较深,且有动脉分 支,不易成功;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易造成动静 脉瘘
第一次支架植入术:1986年3月 Puels等;
我院第一次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2005年 我院在院内第一次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2014年1月 我院第一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005年
冠心病介入治疗3个主要发展阶段
阶段一:单纯球囊扩张术 单纯球囊扩张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1992年以前,冠心病介入治疗仅局限于单纯 球囊扩张 尚待解决问题:球囊扩张后的急性血管闭塞, 术后靶血管再狭窄率高达30%-50%,弥漫性 血管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纤维化、钙 化病变手术成功率低。
5)先天性心脏病行矫正手术前,尤其法洛氏 四联症、大血管转位等可能合并先天性冠 状动脉畸形者; 6)其它非心血管疾病 肿瘤或胸腹部大手术前 须排外冠状动脉病变,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 况以及评价左心室功能。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果为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 变或前降支近端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属高危组,需冠脉评价,尽早干预;
别显示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优于非选择
性造影,目前临床上仍然应用;该方法容易损
伤到主动脉根部及瓣膜结构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
第三阶段: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59年Sones利用特制的尖端呈弧形的造影
导管,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进行主动
脉造影,无意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右冠状动脉 内使其清晰显影; 这一偶然事件开创了冠脉介入技术的新纪元。
梗死后心绞痛,经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控制;
冠脉内溶栓治疗者;
静脉溶栓失败,胸痛症状持续不缓解;
溶栓治疗有禁忌症者;
静脉溶栓成功后再闭塞或心肌梗死后早期 (2周内)症状复发者。
5、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OMI伴新近发生心绞痛,经内科药物保守 治疗无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