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纺织材料学》课程考试题A一、名次解释(2×20=40分)1 皮辊棉2 主体长度 3原棉疵点 4 韧皮纤维 5 缫丝6 豪特长度7 双侧结构8 鳞片度9 临界捻系数 10倍长纤维11回潮率 12初始模量 13滑脱长度 14急弹性变形 15抱合长度16洗可穿性 17异形纤维 18花式线 19玻璃化温度 20折痕恢复角二、判断题(对的打‘O’,错的打‘×’,并改错)(2×15=30分)1.棉纤维的双边结构是对称型不均匀堆砌结构。
()2.苎麻纤维是麻类纤维中最长的,也是最细柔的()3.毛纤维的卷曲与细度密切相关,可用卷曲间接测得细度。
()4.毛类纤维中马海毛是一种特殊的水陆两栖动物毛。
()5.采用超长纤维是提高棉纱品质的手段之一。
()6.化纤的卷曲率表示卷曲的耐久程度。
()7.片段内不匀是指切段长度很短时的不匀。
()8.波谱图能够反映纱条不匀的构成并帮助判断设备故障。
()9.捻缩越大说明加捻程度越高。
()10.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时的重量。
()11.电阻式测试仪是测试回潮率方法中的快速直接测量法。
()12.断裂功大的纤维其使用寿命就长。
()13.纺织材料保暖性和材料的比热密切相关。
()14.采用异形化高强低伸型化纤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起拱变形能力。
()15.织物在高密度条件下缎纹的抗撕裂能力大于平纹织物。
()三、问答题(55分)1纱线捻度的概念和定义各是什么?股线在反向加捻时断裂强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试解释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
(12分)2 在纱线及织物结构相同的条件下,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耐疲劳性能分别对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有何影响?(12分)3 试述纺织纤维吸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哪些?(24分)4 简述织物抗静电的方法有哪些?(7分)四、计算题(25分)1 已知某棉型织物的经密为518,纬密为286,所用纱的细度均为13Tex,试求该织物的总紧度;并估算其平方米重(体积重量为0.93克/立方厘米)。
(15分)2 用中段切断称重法测得某化纤:中段长度20mm,中段重16.8mg,中段根数2800根,实际回潮率1.5%(公定回潮率2.0%),两端重43.6mg。
试求该纤维的细度(Tex)是多少?平均长度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该化纤是棉型、毛型还是中长型。
(10分)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纺织材料学》课程考试题A卷注意: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一、名次解释(3×15=45分)1.成熟度2.韧皮纤维3.粗腔毛4.鳞片度5.人造纤维6.茧衣7.临界捻系数8.机械波9.吸湿平衡 10.初始模量11.绝热率 12.抱合长度 13.体积比电阻 14.粘弹性 15.内外转移二、判断题(对的打‘O’,错的打‘×’,并改错)(2×15=30分)1.随着棉纤维成熟度的增加,其强力、吸湿性和可纺性亦增强 ( )2.羊毛鳞片被剥除以后就没有缩绒性了 ( )3.弹力丝是经过化学处理加弹之后获得的 ( )4.丙纶纤维耐光性能较差,但耐干热能力很好 ( )5.大多数纤维吸湿后其密度是下降的。
( )6.纤维吸湿后会放出热量,其保暖性有所上升。
( )7.纱线的细度偏差为正值,表示纱线偏粗了。
( )8.纤维越粗其勾接强度率往往越大 ( )9.蒸纱或纬纱给湿是为了消除纱线的蠕变 ( )10.随纤维集合体的体积重量增加其保暖性能增加 ( )11.纤维的表面比电阻越小,其抗静电性能越强 ( )12.纤维的内外转移只发生在加捻三角区。
( )13.华达呢织物属于缎纹织物。
( )14.随织物密度增加,其耐平磨的性能逐渐增加。
( )15.纤维抗弯刚度越高,其织物越易起毛起球。
( )三问答题(50分)1.试结合纯纺纱、混纺纱的断裂机理,探讨提高纱线强度的主要途径。
(15分)2.试述常用评定织物起毛起球程度的指标有哪些?通常采用哪些措施降低织物的起毛起球?简述理由。
(15分)3.抱合力的概念是什么?常用什么指标表示纤维的抱合现象?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一般的影响变化规律如何?(20分)四计算题(25分)1.测得某纤维的细度为5200公支,平均单纤维强力16.8cN,其密度为1.38g/cm3,试求:断裂长度(km)和断裂应力(cN/mm2)各是多少?(15分)2.用上面1题中的纤维纺得18tex的纱,测得强力705cN,试求:纱线截面内纤维平均根数和纤维在纱中的强力利用系数(10分)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纺织材料学》课程考试题B卷一、名次解释(3×15=45分)1.马克隆值2.工艺纤维3.品质支数4.摩擦效应5.异形纤维6.聚集态结构7.捻度8.牵伸波9.预调湿 10.弱环定律11.极限氧指数 12.滑脱长度 13.表面比电阻 14.疲劳 15.径向分布二、判断题(对的打‘O’,错的打‘×’,并改错)(2×15=30分)16.棉纤维的强度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所以其可纺性亦越好 ( )17.羊毛越细,其光泽变暗,吸湿性变好 ( )18.相对实心纤维而言,中空纤维的抗弯刚度大、吸湿好、密度小、保暖性好( )19.涤纶与锦纶相比涤纶织物挺括而锦纶织物抗皱 ( )20.纤维的吸湿性越差,达到吸湿平衡所需时间就越长,但吸湿滞后造成的回潮率差异却越小。
( )21.化学纤维是由人工制造的,所以一般均具可熔性。
( )22.拉伸变形越大,纤维的弹性恢复率越大 ( )23.随法向压力增加,切向阻抗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24.同一气流仪可以测得棉纤维和毛纤维的细度 ( )25.羊毛纤维的静电序位在常用纤维中是最高的。
( )26.纱线的细度偏差为负值,表示纱线偏粗了。
( )27.长度长的纤维在加捻三角区中容易向内转移。
( )28.纱线的不匀指数是纱线的实际不匀值与极限不匀值的比值。
( )29.针织物的线圈长度越长,织物的弹性越好。
( )30.松结构的织物比紧密结构的织物易起毛起球。
( )三问答题(50分)4.什么叫缩绒?羊毛产生缩绒的条件有哪些?根据缩绒条件分析你认为防止羊毛制品产生缩绒的技术路线是怎样的?(15分)5.试比较用恒温烘箱测湿时箱内热称、箱外冷称、箱外热称的称重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15分)6.抱合力的概念是什么?常用什么指标表示纤维的抱合现象?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一般的影响变化规律如何?(20分)四计算题(25分)3.某厂原用18号纯棉纱作织物, 后改用50/50的棉/维混纺纱, 若要保持织物的厚薄不变, 该混纺纱的细度应为多少号?(纯棉纱体积重量为0.81, 纯维纶纱的体积重量为0.67克/立方厘米)(10分)4.用中段切断称重法测得某化纤:中段重16.8mg, 中段长度20mm, 中段根数2800根, 实际回潮率1.5%,公定回潮率2.0%。
试求该纤维的细度(Tex)是多少? 若用该纤维纺58支纱, 则该纱的极限不匀是多少?(15分)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适用专业名称: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专业考试科目名称:纺织材料学科目代码:801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 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解释名词(3×15=45分)1.皮辊棉2.缩绒性3.异形纤维4.混纺比5.吸湿平衡6.抱合力7.抱合系数8.玻璃化温度9.花式线 10.免烫性11.初始模量 12.线圈长度 13.吸湿积分热 14.滑脱长度 15.膨体纱二、判断题(对的打‘O’,错的打‘×’,并改错)(2×15=30分)01. 细绒棉的品级一般分为六级,其中五级以上为纺用棉。
( )02.毛纤维是天然纤维中弹性最好的纤维 ( )03.纤维拉伸屈服点表示纤维抵抗变形的能力。
( )04.绵羊毛越细其截面越圆,摩擦系数越小。
( )05.纺织材料吸湿后,其比热值会相应减少。
( )06.织物拉伸强度试验时,拉伸越快所测强力越小。
( )07.针织物未充满系数越大,针织物越紧。
( )08.织物悬垂性系数越大,表示织物悬垂性越好。
( )09.化学纤维是由人工制造的,所以一般均具可熔性。
( )10.拉伸变形越大,纤维的弹性恢复率越大 ( )11.随法向压力增加,切向阻抗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12.长度长的纤维在加捻三角区中容易向内转移。
( )13.纱线的不匀指数是纱线的实际不匀值与极限不匀值的比值。
( )14.松结构的织物比紧密结构的织物易起毛起球。
( )15.随纤维集合体的体积重量增加其保暖性能增加 ( ) 三问答题(50分)1.试列举2~3个几年来风行市场的新型纤维或功能型织物品种,并简述其性能特点。
(8分)2.简述纱线细度不匀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20分)3.为什么说成熟度是棉纤维的特征(核心)性质?(10分)4.简述纤维的热力学状态?常用纺织纤维多处于什么状态?(12分)四计算题(25分)1.有一批18Tex的棉纱,测得其平均单纱强力为2.58N,所用原棉细度为6400公支,平均单纤维强力为5.54CN,试求单纱断裂长度、纤维在纱中的强力利用系数。
(12分)2.用中段切断称重法测得某化纤:中段长度20mm,中段重16.8mg,中段根数2800根,实际回潮率1.5%(公定回潮率2.0%),两端重43.6mg。
试求该纤维的细度(Tex)是多少?平均长度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该化纤是棉型、毛型还是中长型。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