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原料选配名词解释1、配棉: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使用,这种方法即称为配棉。
2、主体成分: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一般以地区为主体,也有的以长度或细度为主体。
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左右。
3、分类: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4、排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批使用。
5、囬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细纱断头吸棉等。
6、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花(俗称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经处理后使用。
7、原棉有害疵点: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
如:带纤维耔屑、软耔表皮、索丝、棉结等。
填空题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色泽、含水含杂等。
2、配棉的目的是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满足成纱质量要求、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3、原棉分类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原棉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原棉性质差异、机台的性能。
4、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
单选题1、纱线代号中,经过精梳加工的纱线,其纺纱加工方法代号用()表示。
A.J2、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黏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表示。
C.R3、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腈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表示。
D. A4、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涤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表示。
A. T5、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纱线是针织用纱,其纱线用途代号用()表示。
C. K6、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纱线是转杯纺纱,其纺纱加工代号用()表示。
B. OE7、为了减少混合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
C. 25%左右8、配棉时,混合棉中的混合队数一般为()。
B. 5~10队9、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
B.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10、配棉排队时,当原棉质量差异过大,产品色泽等要求较高时,队数宜在()。
A. 7~10队判断题1、棉纺厂一般采用单一唛头纺纱。
错2、原棉的性质与棉花的生长条件、品种、产地有,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错3、纬纱配棉时应选择纤维较细、长,强力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
错4、浅色布用纱,由于染色浅,可以混用成熟度较低的原棉。
错5、回花因为性能与混合棉接近,因此可以任意回用。
错6、再用棉只能经过处理后降支回用或用于副牌纱。
对7、成熟度系数愈高的棉纤维纺纱时,其成纱强力愈高。
错8、马克隆值越大的棉纤维,可纺性越好。
错9、原棉主体成分通常以成熟度为主体。
错10、如果接批的原棉的主体性能差异较大,过渡比例不要超过10%。
对任务2:开清棉名词解释1、棉卷质量不匀率:棉卷质量不匀率指每米棉卷重量之间的差异率,用平均差系数表示。
2、正卷率:正卷率指重量符合要求的棉卷(正卷)只数占生产棉卷的总只数的百分率。
3、落棉率:落棉率指落棉重量占喂入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4、落棉含杂率:落棉含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落棉重量的百分率。
5、落杂率:落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6、除杂效率:除杂效率指除去杂质的重量占喂入原棉中杂质的重量百分率。
7、自由打击开松:自由打击开松指纤维在自由状态下受到的打击、撕扯作用。
8、握持打击开松:握持打击开松指纤维在握持状态下受到的打击、分梳作用。
9、直放横取:直放横取指各种纤维组分沿抓棉机纵向(抓棉小车前进方向)依次排列,抓棉机从上至下逐层抓取纤维的混棉方式。
10、横铺直取:横铺直取指在自动混棉机上,通过摆斗进行横向铺层,角钉帘垂直抓取纤维的混棉方式。
11、尘棒安装角:尘棒安装角指尘棒工作面顶点与打手中心线连线的延长线和尘棒工作面之间的夹角。
减小尘棒安装角,尘棒间隔距增大,落物增多,反之落物减少。
12、打击排杂:打击排杂指杂质直接受到刀片的打击抛向工作面反射而被排除的方法。
13、冲击排杂:冲击排杂指棉块与杂质一起受打击不分离抛向尘棒,受到尘棒冲击,棉块速度变为0,而杂质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冲破棉块从尘棒间排出的排杂方法。
14、撕扯排杂:撕扯排杂指棉块受到打手与尘棒的撕扯开松,使杂质与纤维分离而靠自重由尘棒间落下而被排除的方法。
填空题1、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合、成卷或输出棉流。
2、开清棉机械主要有抓棉机械、混棉机械、开棉机械、清棉机械以及辅助装置。
3、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隙下降的动程以及抓棉打手的速度。
4、豪猪式开棉机上,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由纤维长度决定;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小变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大变小。
调节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是由机外手轮通过调整尘棒安装角来实现。
5、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逐仓喂入、阶梯储棉、同步输出和多仓混棉,利用时差混和混棉;FA029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同时喂入、同步储棉、路程差异和多仓混棉,依靠程差混和而产生混棉。
6、天平调节装置由天平罗拉和天平曲杆、连杆传递机构、变速机构三部分组成。
7、清棉机上的棉箱给棉机从以下四方面:控制后棉箱的储棉高度、控制中棉箱的储棉量、均棉罗拉的均匀作用和控制震动棉箱的棉层高度,实现棉层的均匀输出。
8、棉卷定量的调节一般有改变棉箱给棉机输出棉层厚度、改变棉卷罗拉与天平罗拉之间的传动比两种方法。
9、棉卷防粘的措施主要有:增加紧压罗拉压力、采用凹凸罗拉、棉卷压力采用渐增加压、增大上下尘笼的凝棉比等。
单选题1、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
A. 纤维长度2、合理调整豪猪开棉机的尘棒间隔距,尘棒之间从进口到出口采用()的隔距配置方法,可增加出口处的补入气流,从而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
A. 大→小→小3、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
A. 逐渐放大4、在开清棉流程中,以开松除杂作用为主的设备是()。
C. 开棉机5、以下设备,适合加工化纤的是()。
C. FA106A6、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
C. 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7、清棉机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是()。
A. 调节棉层的纵向不匀8、造成棉卷的横向不匀的主要原因是()。
C. 成卷机尘笼凝棉不均匀9、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
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判断题1、棉卷的横向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错2、自动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利用时间差进行混合。
错3、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
错4、六滚筒开棉机只适用于加工棉纤维。
对5、加工高含杂原棉时,豪猪开棉机前后落杂箱都采用活箱的方式。
错6、正常工作时,天平调节装置中铁炮皮带在铁炮的中部位置。
对7、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关机顺序:关给棉罗拉→关打手→关凝棉器,由后依次向前。
对8、加工化纤时,开清棉流程中配置的开清点的数量比加工棉纤维时多。
错任务3:梳棉名词解释1、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指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点以上的一段工作面长度与鼻尖宽度之和。
2、除尘刀高低:除尘刀刀尖与机框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3、踵趾差:盖板踵面与趾面之间的差值。
4、大圈条:条圈直径大于条筒半径的圈条方式。
5、小圈条:条圈直径小于条筒半径的圈条方式。
6、四锋一准:指锡林、盖板、道夫、刺辊四大机件针齿锋利,相互之间的隔距准确。
7、清梳分工:指开清棉工序去除大杂能力强,梳棉工序去除细小杂质能力强,因此,杂质不应只由一个工序去除,清梳两工序的除杂工艺应各负其责,合理分工。
8、后车肚:指刺辊下方的落杂区域。
填空题1、梳棉工序的任务是分梳、除杂、混合、成条。
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针齿平行配置、两针面之间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逆对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一个针面的针尖沿着另一针面针尖的倾斜方向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梳棉机上锡林与盖板之间是分梳作用,锡林与刺辊之间是剥取作用。
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棉卷架(棉卷罗拉)、给棉罗拉、给棉板、刺辊、除尘刀、预分梳板(小漏底)。
4、若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增大,则盖板花数量增大。
若盖板速度增大,则盖板花数量增大。
5、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主要有锡林、盖板、道夫、大漏底、外墙板、罩板。
6、剥棉圈条部分的主要机构有剥棉罗拉与转移罗拉、上下轧辊与大小压辊、圈条器等。
7、梳棉机针布分为弹性针布和金属针布两大类。
8、剥棉装置的类型有罗拉剥棉、斩刀剥棉和皮圈剥棉等。
单选题1、刺辊速度增加后,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C. 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2、刺辊速度降低后,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C. 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3、A186系列梳棉机的除杂工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
A. 多除杂质,多回收可纺纤维4、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调节方法是()。
A. 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5、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
B. 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增加6、第一落杂区长度与梳棉机总落棉率的关系是()。
B. 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大,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大7、正常生产时,锡林、道夫、刺辊三个回转件的回转速度大小排列顺序是()。
C. 刺辊转速>锡林转速>道夫转速8、与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有关的是()。
D. 上面三种关系都正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大,越有利于杂质的去除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短,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判断题1、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逆对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
对2、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对3、刺辊速度增加后,可提高分梳效果。
对4、刺辊速度增加后,可提高除杂效果。
对5、刺辊速度增加后,纤维损伤程度加大。
对6、A186系列梳棉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多除杂质,少回收可纺纤维。
错7、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调节方法是: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
对8、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减小。
错9、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小,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大。
错10、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
错任务4:并条名词解释1、实际牵伸:实际牵伸是指牵伸前、后产品的实际定量或特数之比。
2、机械牵伸:机械牵伸是指输出与喂入罗拉表面线速度之比。
3、牵伸效率:牵伸效率是指实际牵伸倍数与机械牵伸倍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