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目前,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转向”“更新”,但由于受名师名家的影响,许多所谓的作文教改,只不过是一味地模仿,没有多少改观。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条指导写作、合理评改的新路子。

一、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写出好文章来,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积累分直接经验的积累和间接经验的积累。

间接经验的积累来源于书本,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及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建立起各式各样的“语文集锦本”,诸如“万花筒”“百宝箱”“文苑采英”等,学生把学过的课文、所阅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另外,学生还通过剪报、制作卡片等方法来广泛积累。

一个学期下来,厚厚的一本,沉甸甸的好似从树上摘下来的成熟果子。

闲暇之余,同学们交换阅读,欣赏。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班内形成了一股“文学沙龙”之风,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头脑,拓宽了思维,为写作铺下了一条广阔而坚实的路。

直接经验的积累,即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自己的“感悟”,写读后感、观后感、生活日记。

这就要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发现真的眼睛,有一颗多思善感的心。

只有多想、多感、
多写,才能有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有多感、多写才有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佳句。

所以我在平日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识记能力、感悟能力。

先让缤纷的生活“形之于眼,感之于心”,尔后“流之于笔端”——就是生活日记。

我所倡导的日记,内容是相当广泛的。

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怨、所怒,乃至个人得失、集体荣耀、同学矛盾、师生关系、家庭恩怨、社会生活……都可倾注于日记。

写法也是相当自由的,我鼓励学生尽情地写、大胆地写,不必受太多的文法、章句的拘泥,充分联想、想象,求一种“自然、天成”之气。

这样不断坚持下来,不但培养了学生作文的“灵气”,养成一种写作上“独抒性灵”的好风格,还利于学生“修心养性”——便于及时“查漏补缺”“参省乎己”,不断完善自己。

二、写作时,我独创性地运用一种方法
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搁置一两天之后,再加修改润色。

学生戏谑地称之为:“快火炒—冷处理—再回锅”。

具体方法是:(1)先回顾本单元学习重点,出示本次作文的目标及要求,学生快速勾勒,马上写文章(打草稿,不抄写),四十分钟后收作文草稿,这就是所谓快火炒—不罗嗦,不冗长。

(2)收上作文草稿后,教师再及时“点醒”学生,点拨写作重点、写作技巧,并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想一想自己的作文中哪些段或句写的不好,构思是否好,并进一步查阅资料,以备修改。

这阶段,老师把学生作文收上来,搁起来,并不批改。

即所谓“冷处理”。

(3)事隔一两天后,待学生差不多
“悟”出自己的作文得失之处时,待学生更充分地准备材料后,头脑中已有了新的“法子”时,老师发下作文草稿,让学生“再回锅”,让学生大动笔墨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整。

因为“冷处理”阶段,学生都已准备充分了,因而,这次作起文来,徜徜徉徉、纡徐自成。

这种写作过程,实际是一篇作文,两次完成。

它看似麻烦,实际很省劲——省老师的劲,老师不必繁琐地讲解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省学生的劲,学生不必愁眉不展,挖空心思地度过漫长的两节作文课。

不仅如此,它还很合乎科学。

(1)合乎教育心理学“应激——反思——联想”的原理。

这个“快作文”阶段,能有效地刺激学生,促使大脑快速兴奋,作出“应激”的反应,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冷处理”阶段,实际是知识的沉淀、积累、反思阶段;“再回锅”阶段,实际是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把“旧作文”与新知识进行揉合加工,再次“创造性”的劳动。

(2)合乎新编《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下过工夫。

这种融“写——想——改”为一体的练习法,大大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文别三日,更当另眼相待,改后的作文真有点“一番洗清秋”的别样滋味。

比如,在写作《她(他)促使我进步》时,学生初次作文选材平凡,大部分写某某在学习上帮助我,某某促使我思想转变,写作流于俗套,构思不好。

“冷处理”后,学生多方搜集资料,完善构思,注意了遣词造句,学生选了新的题材——“抗
洪救灾的英雄精神促进了我的进步”,“许杏虎的精神促使了我进步”等,既使作文选材新颖丰富了许多,又使写作技法大有长进。

三、定时定期地进行作文比赛
选拔赛。

通过“即兴”“即景”写作,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及小作者,树立作文标兵、作文榜样。

我常把优秀的习作悬挂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供学生鉴赏、模仿学习。

这样既褒扬了优秀者,又以“榜样”鞭策了后进者,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情绪和积极性。

竞赛。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有男生女生互赛,有同桌作文技法赛,有组与组的口头作文赛,有自己的下篇作文与上篇作文赛……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活动。

四、科学评价学生作文
《教育学》认为:正确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产生成就感。

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既要中肯,又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既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失误之处,又乐于接受老师“衷心的建议”。

如a生作文比较好,只是遣词造句不太连贯,我给她批语道:整体容貌较好,唯“造句”之瑕疵。

b 生作文一向不好,我批语道:写作的“冬天”让我好“寒冷”,“阳春之文”不会远了吧!c生作文兴趣不大,我批语道:愿老师的“红批”之“火”能燃起你写作文的“原”!d生作文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只是层次安排乱,描写方式有些“杂乱”,我批语道:一盘好菜,只是多了些“杂烩”,你我怎能吃得消?如此批语学生喜闻乐见,感触很深。

学生意识到了作文的缺点,又受到了老师评语的感
染。

他们看到批语后,可谓心态各异,有的甜滋滋,有的凉丝丝,有的脸红,有的心动……渐渐地,这“合理的评价”激起了他们善思的浪花,促进他们扬起了写作的风帆,使他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了欢悦的步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