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460S移动模架拼装方案一、工程概况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根据昆明轨道交通30m及25m整孔箱梁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而研制。
本移动模架为上行式,具有下列优点:1、采用上形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2、主梁两侧挑梁顶部设置防雨、防晒顶棚,能保证移动模架造桥机全天候工作,以提高造桥机总体工作效率,确保总工期的要求。
3、当通过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等桥间转场时,只需展开侧模架和底模,即可方便通过,减少整机拆除工作量,提高转场作业效率。
4、主梁及模架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只需调换前导梁、前后支腿及辅助支腿安装位置就能满足双向施工的要求。
5、主梁及支腿结构无须改造即能满足30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综合利用率高。
二、编制目的通过对移动模架拼装过程的控制,确保拼装过程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管区内所有采用移动拼装过程。
四、职责分工1、工程部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拼装方案,明确控制要素和工序工艺流程,并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2、现场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设备配置以及过程控制负责。
3、质检和试验部门根据规范及工艺细则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4、物机部对拼装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提供后勤保障。
五、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移动模架使用说明书六、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表1 移动模架拼装机具及辅助设施七、移动模架拼装采取桥墩拼装,拼装顺序(拼装流程图见后附图。
)①使用试墩做临时平台,在地面逐节拼接主梁和导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②在首跨小里程墩搭设1个临时支墩平台,使临时支墩的上表面和标准桥面齐平,用于支撑移动模架后支腿和辅助支腿;③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预埋件用于固定移动模架前支腿;④在临时支架顶安装移动模架后支腿。
在首跨大里程桥墩安装前支腿,前支腿需与预埋件锁定,支腿后方安装支腿斜拉构件,前方拉设钢丝绳并可靠锚固;⑤用两台150t吊车吊装主梁,然后用其中1台吊装辅助支腿,另一台吊装导梁,各个部分接头用螺栓上满拧紧;⑥安装电气、液压系统,并调试;⑦拆除前支腿斜拉机构;⑧逐段拼装挑梁、吊臂、模架及模板,安装吊杆并调试,安装防护栏杆及走道等附属设施;⑨在辅助支腿上面的主梁内填筑16吨的亚重沙袋;⑩全面检查主梁接头螺栓,确保拧紧,进行最后检查、验收,准备投入使用。
拼装流程图见后附图。
八、临时支墩受力分析(后附临时支墩搭设图纸)移动模架工作时(浇注箱梁混凝土)的最大支反力为3333KN,其作用轴心全部位于墩顶。
在搭设支墩是,在墩顶设3根φ530mm的钢管柱,钢管内灌注C50混凝土。
仅考虑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承载力,3个钢管柱的承载力可达33000KN,完全可以满足移动模架所需承载力的要求。
移动模架过孔时,其自重的一半(约150t)靠临时支墩的钢管支架支撑。
临时支墩钢管支架共采用立杆240根,每根承载力按3.5t计算,总承载力可达到840t,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九、移动模架主要结构功能及安装注意事项本移动模架造桥机分为承重主梁及其导梁、前后支腿、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和吊臂及轨道、外侧模板及底模、底模架及吊杆、外侧模架、拆装式内模、模架防护棚、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
详见《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总图》。
工作原理: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调撑杆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9.1承重主梁及导梁(MZ460S-01.00)承重主梁及导梁结构及分节情况见下图。
轨道方钢,供整机纵移使用,轨道方钢中心距2000±2mm;腹板根部设有吊挂角钢及加劲,作为支腿吊挂的轨道,同时起到保证腹板根部的在轮压作用下不发生局部踬曲。
9.2 MZ46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前支腿(MZ460S-02.00)前支腿支承于主梁前端、施工跨的前墩处,为整个造桥机的前端支点,主要包括以下部件:①立柱;②横梁;③滑动横梁;④托辊轮箱;⑤支承油缸;⑥吊挂装置;⑦垫块;⑧剪刀撑;⑨斜拉锁等。
前支腿有两根箱形支腿立柱支承于施工跨的前墩,将主梁支承于工作标梁牛腿和支腿横梁之间。
其结构型式有别于普通液压油缸,为旋转螺母式双作用油缸。
工作时,它支承于主梁牛腿和支腿滑动横梁之间。
油缸将主梁顶升至规定高度后,可在缸筒与活塞杆大螺母之间依次放入三组保险装置,然后将其紧固,接着,旋紧螺母,由此可将灌注混凝土施工作业时的工作荷载通过刚性接触传至支腿横梁和立柱。
支承油缸上法兰为球面结构,可绕球心转动±2°,以适应施工要求。
支承油缸保险装置为半圆环结构,两个一组,彼此由螺栓联接,每只油缸需并列放置三组。
支承油缸结构见下图左。
(1)支腿走行吊挂轮:见上图右。
前支腿共四组此吊挂轮,由吊杆和钢轮箱铰接组成,两个一组分别吊挂于两大轮箱外侧导向套内。
在灌注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吊杆与大轮箱间的联接销轴要拆除,支腿油缸顶起主梁,使走行吊挂轮向上滑移,但吊杆极穿插在大轮箱导向套内;在过孔作业时,支腿油缸收回,走行吊挂轮下落至指定位置,穿入吊杆与导向套之间的联接销轴,使之与大轮箱联为一体,便可吊起整个前支腿并走行至下一施工桥墩处。
支腿吊挂轮属从动机构,靠纵移机构的卷扬机牵引来移位。
吊杆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导向轮,可保证吊杆平直地滑动。
(2)吊挂板:见下图。
位于滑梁与横梁之间,其下部分与横梁由紧固螺栓联接,为永久性联接;其上部通过压板与滑动横梁发生关系:一方面,在正常的施工作业时,可作为吊挂装置和压紧装置,通过锁定螺栓将滑动横梁与大横梁间联接为整体,以保证施工作业各部件的位置关系,此时应将吊挂板压板上的锁定螺栓拧紧压死;另一方面,是作为滑动横梁横向滑移时的导向机构,此时要完全松开吊挂压板上的锁定螺栓,待滑移到位后再将其拧紧压死。
在立柱下端设置有上下两层钢垫块,上层垫块高度160mm,下层垫块高250mm。
为方便转运,每个立柱垫块分为四块。
施工安装时应注意垫块的安装顺序,详见以下说明:(注:本说明以“昆明轨道交通”施工标准墩为准)。
步骤一:按设计要求施工前墩顶预埋件:步骤三:安装垫块和斜拉索铰座;斜拉锁主体为起重链条,每根链条之间有一个螺旋扣,可通过适当调节螺旋扣长度为张紧链条。
斜拉锁仅在过孔作业时使用,墩顶散模安装前可拆除其下端联接座,将其收起存放。
9.3后支腿(MZ460S-03.00)后支腿支承于主梁尾部、已建成箱梁的前端顶面,为整机浇筑混凝土施工时的后支点,其上部与前支腿的上部基本相联系同,主要包括①横梁②滑动横梁③托辊轮箱④支承油缸⑤吊挂装置⑥垫块等结构。
后支腿的滑动横梁、托辊轮箱、支承油缸、吊挂装置与前支腿完全相同,仅横梁和垫块有所不同。
9.4辅助支腿(MZ460S-04.00)辅助支腿只用于造桥机整机过孔作业工况,由支腿、滑靴、支腿纵移机构、顶推油缸、支腿油缸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本跨施工完成,辅助支腿油缸首先伸出顶紧,后支腿油缸收回并使其悬挂于主梁上并前移至指定位置;然后,辅助支腿油缸与前支腿油缸同时下降200mm,辅助支腿油靴支承于桥面,即可开始过孔走行。
顶推油缸以滑靴后部为支点将整机向前推移750mm,停止后,支腿油缸伸出顶紧,顶推油缸回收,滑靴前移750mm,到位后,支腿油缸再次收回,滑靴落地,顶推油缸再次推进,整机再次前移750mm,依次往复,加上前后支腿的配合,使整机转移到下一施工站位。
①支腿:共有两组,以4.5米跨度支承于主梁尾部,是整机过孔时的后部支点,支腿下部槽内安装有滑靴。
支腿结构见下图。
②滑靴:矩形钢箱结构,整体可在顶推油缸控制下在支腿下滑槽内水平前后滑动,与支腿油缸配合,分别完成支承、滑移、回位等动作。
滑靴结构见图3-15。
a、机架:由桁架结构组成的一个功能件,其上部吊挂于主梁尾部,下面机架平台上安装了机臂、卷扬机和转向滑轮等机构。
b、平衡重:圆柱形混凝土块,其一端吊挂平衡重,另一端为一个转向滑轮。
c、机臂:位于机架尾部,其一端吊挂平衡重,另一端为一个转向滑轮。
d、卷扬机:造桥机前后支腿移位时的动力装置。
其卷筒为“腰鼓”形,可防止无极缠绕钢丝绳的压绳现象。
卷扬机每次只能牵引一个支腿移动,由专用牵引器牵引。
e、转向滑轮:支腿纵移机构共有三个转向滑轮,其中一个在主梁前端,其余两个在机架上,共同完成钢丝绳按照工作需要的方式所进行的缠绕。
f、牵引器:由绳夹、卸扣及绳套组件(压铸钢丝绳)等组成,其两端分别与无极钢丝绳联接,中间由卸扣联接起三根绳套组件,通过其中两根与需要位移的支腿联接起来,进行过孔移位作业,牵引器结构见下图。
注意:只要前支腿或后支腿纵移到位,应尽快解决牵引器与支腿间的联接,以防主机纵移将卷扬机钢丝绳崩断发生事故!作。
辅助支腿油缸与前后支腿的支承油缸结构完全相同。
⑤辅助支腿纵移油缸:双作用油缸,行程为800mm。
油缸两端分别与支腿和滑靴铰接。
此油缸与辅助支腿油缸配合来完成辅助支腿油缸配合来完成辅助支腿的过孔移位。
9.5挑梁、吊臂及轨道(MZ460S-05.00)挑梁和吊臂是造桥机重要的传力结构,负责悬挂整机模架、模板等混凝土成型结构。
过孔走行过程中,挑梁和吊臂悬挂所有外模板及模架;混凝土施工状态,为吊杆分担部分模架、模板及混凝土重量,并传递至造桥机主梁。
为满足桥位上钢筋及混凝土施工小起重量吊装工作的需要,在挑梁下弦悬挂5吨电动葫芦轨道。
9.5.1挑梁挑梁为三角形桁架结构,安装在造桥机主梁的两侧,纵向2米间距的相邻两根为一组,每组中间设有竖向及水平联结系。
整个造桥机含挑梁系统12组,上下游各6组,中心距依次为5m,5.5m,6m米。
每组挑梁由4个点与主梁联结,上下弦各2个点,其中上弦与主梁相应部位铰接,下弦为端板与主梁腹板栓接。
挑梁竖向及水平联结系均为焊接桁架结构,与挑梁间为螺栓联结。
挑梁结构见下图。
吊臂上部与挑梁通过销轴连接,内侧中间节点与挑梁下弦弯折点间设有斜向可调撑杆,可实现侧模架及侧模在横向整体微调。
吊臂下端通过可调撑杆、调节螺杆及小斜撑等调节机构吊挂侧模架,可实现侧模架在竖直方向整体调节,方便地实现模架及模板预拱度的设置。
吊臂结构详见下图。
上下游各一根,中心距4.84m,以螺栓吊挂安装在挑梁下弦相应部位。
9.6外模(MZ460S-06.00)整台造桥机的外模包括底模、侧模、墩顶散模和端模。
9.6.1底模底模是箱梁混凝土的直接支承及成型体系,由8mm面板和型钢组焊而成,为适应施工需要及满足运输要求,底模在纵桥向和模桥向均与底模架对应分块制造,其中横桥向对接处设置有拼接板,现场拼装时要用螺栓将底模正、底模反以及拼接板、底模架的连接桁架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