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武广客专第五项目队32m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施工承包合同书⑵施工图及设计文件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⑷《铁路试验规程》⑸《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箱梁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d=15.2mm,管道采用波纹管成孔。
二、工程概况中铁一局武广客运专线第五项目队管段共有桥梁6座,上部结构形式为32m、24m和(40m+56m+40m)箱梁。
其中跨径32m现浇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梁高3.05m等高度梁;箱梁顶板宽度13.4m,底板宽度5.5m,悬臂长度3.35m,悬臂板根部厚65cm,端部20cm,箱梁内顶板厚度30cm,底板厚度28cm,腹板厚度45~105cm。
三、主要机械设备配备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四、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安排1、施工方案本管段32m简支箱梁,设计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
箱梁施工时采用两套移动式钢梁模架。
箱梁每一段施工都是一次浇注成型,灌注后必须进行覆盖养生,达到100%的强度及相应弹性模量和龄期要求后按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压浆后模架方可前移。
2、施工周期及作业程序每孔施工周期为13~15d,其程序与作业时间如下:①钢梁模架卸落、拆底模,将模架移至下一孔位置 1d②安装底模、整修模板、调整标高、预拱度 0.5d③绑扎底板、腹板钢筋,敷设预应力管道,安装锚具 3d④内模就位、管道内穿钢绞线、绑扎顶板钢筋 1d⑤浇注混凝土,养生 7~10d⑥施加预应力,压浆 0.5d3、施工计划安排茅栗铺特大桥计划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
由于工期要求,本桥计划从第26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黄洋水库特大桥计划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
由于工期要求,本桥计划从第9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五、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①先对结构物的图纸设计位置、几何尺寸、标高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②对施工所用的一切原材料,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要求的检测频率和检测手段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并准备充足数量。
③与本项工程有关的机械设备提前完成检查和调试,并确保在施工中能够正常运作;施工便道、大型临时设施在梁体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并采取有效防汛防雨措施,确保雨季正常施工。
④试验室在32m现浇梁开工前完成主梁C50砼配合比设计,并提供备用配合比,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
⑤做好滑移模架拼装前的准备工作,拼装模架的所有工具必须准备齐全,拼装时所需的设备必须到位,拼装时所需的临时支墩混凝土基础在拼装模架前必须浇筑完成。
2、拼装滑移模架1)移动模架现场拼装程序①、目测检查所有待拼零件是否异常,润滑脂是否加注,毛刺等异物是否清除,安全措施是否齐备。
②、吊装立柱,使各立柱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按混凝土梁底表面至托梁下连接法兰面距 mm与所测墩基础标高配立柱高度。
③、吊装两组墩旁托梁(另一组可先不拼)。
注意: a、各托梁上轨道标高(共9点)误差小于10mm。
b、张拉托梁连接精轧螺纹钢筋。
单根张拉拉力不小于5t。
c、锁定每组托梁间的活动撑杆;并紧固托梁与立柱的螺栓。
④、在托梁轨道上涂满润滑脂,检查有无卡阻现象,油缸有无清洁保护措施;摆放支承台车共6个(三组),每组纵向中线距 mm。
⑤、按总图所示定位尺寸拼装中主梁箱梁。
注意:应从前往后拼。
⑥、拼两侧边主梁箱梁。
与中梁纵向间距为 mm。
拼完后校正三根主梁的平行度,定位尺寸合格后,锁定三根主梁。
注意防撞,防旁弯。
⑦、将底模桁架1与底模桁架2预先组拼好后,先安装于中主梁一侧,另一端用临时撑杆支撑。
⑧、与此同时,安装电气、液压泵站并驱动调试液压缸。
⑨、操作水平油缸推动一侧边箱梁向各底模桁架靠拢。
在保证两箱梁等高、平行、平头的情况下定位安装底模桁架与边箱梁间的连接。
⑩、同样的办法安装另一侧底模桁架与边箱梁。
⑾、拼装导梁,并安装各梯子、平台。
⑿、与此同时,安装纵移机构。
⒀、确定整个框架纵向中线。
安装底模桁架撑杆。
安装中底模板,跨中预拱量按计算结果要求设置。
⒁、安装边底模、撑杆。
将底模全部调成水平,其跨中起拱量随中底模进行;每块模板连接缝处的错位小于1㎜。
⒂、安装侧模。
⒃、安装翼板及走道、栏杆、梯子、防位移支撑等。
⒄、全面检查、检测模板及主框架安装质量,并作记录。
2)滑移模架施工工艺流程①、首跨梁施工安装立柱→安装墩旁托梁和支承台车→主梁安装就位→模板系统安装→扎钢筋、布管→内模板安装→检测、调整模板、补缝→扎顶板钢筋→全断面快速浇注混凝土(注意:当浇至其总量的2/3或顶板20m标记处之前,放慢浇注速度,吊梁吊起主梁后部,锁紧垂直油缸机械锁。
吊梁吊杆的受力应跟踪测量)→检测浇注状况→养生、安装前方立柱及墩旁支承→脱开端模及一至二节内模板→施加预应力、压浆→检测→进入下一操作循环。
②、脱模a、脱模前的准备工作前一跨现场浇筑、养护及张拉完成后,折除端模(可放在工作平台上)及内模;安装前方立柱及墩旁支承;检查、清理移动模架;各液压站的工作人员就位并检查液压站是否正常;各墩旁支承处人员就位并检查台车位置是否正确;解除所有影响竖向移动的约束(包括模板与已浇梁的连接、吊架与主梁的连接、主梁与墩柱之间的纵向定位等);水平横移油缸处于自由状态。
b、脱模点动垂直油缸,以解除其机械锁定;各墩旁支承处人员再次检查台车位置是否正确;下落支撑油缸,使整个模架基本同步下降 mm,其同步错位不大于20mm,整个模架落至各支承托架顶的纵移机构上,此时脱模完成。
③、水平移位解除影响两边模架横向移动的所有约束(包括底模之间、底模桁架之间的连接螺栓);检查各液压元件;检查托梁轨道上是否有杂物;检查横移油缸支承情况;横移油缸充油伸长,使两边模架分别向外水平移动,此动作应基本同步进行,其不同步误差不大于300mm,前后错位不大于500mm,横向移动总长约米,分七次进行,每次移动距离≤500mm。
④、纵向移位检查各液压元件;检查前方立柱及墩旁支承是否安全和支承台车是否到位;解除所有影响其纵向移动的束,基本同时顶推三组模架纵移到位,移动时每两组模架不同步误差不大于500mm;最后将吊架纵移到位。
⑤、合拢纵向移动到位后,驱动横移油缸回缩,使两边模架分别向内水平移动,此动作应基本同步进行,其相互错位不大于300mm,前后错位不大于500mm,横向移动总长约米,分七次进行,每次移动距离≤500mm。
当接近合拢时,底模桁架等各联接点处应有人检查,时刻注意各处对位情况,合拢后联接各处螺栓。
检查移动模架到位情况;各垂直油缸充油,在充油之前应先给油缸排气。
同时同步顶升主框架100mm,其同步错位不大于20mm;检查模板与已浇面的对位情况;再次顶升主框架到位;连接后部模板与已浇面的螺栓,连接吊架;垂直油缸机械锁处留2mm间隙,锁紧主框架与桥墩的固定机构;关闭液压站;精确微调模板;检查各处支承和连接情况。
⑥、第二跨梁施工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布置底板及腹板预应力管道,吊装内模,进行模板检测补缝,安装顶板钢筋布置顶板预应力管道,进行第二跨梁体砼浇筑。
进入下一操作循环。
其余各跨施工循环同上。
3)、滑移模架正常作业循环检测、调整前方已安装立柱、墩旁托梁和支承台车→清理移动模架上杂物→解除竖向、及横向约束→移动模架分两次整体下放共120mm左右→松开底模桁架及模板中部的螺栓连接→两组边模架基本同步向两外侧横移→检测纵移是否有障碍→三组模架基本同步向前移动到位→整机纵移到位→两组边模架基本同步向内横移到位→连接底模桁架及模板→调整侧模及底模→检测→扎钢筋(移位之前可在已制梁上分片扎好)、布管→内模板安装→检测、调整模板、补缝→扎顶板钢筋→全断面快速浇注混凝土(注意:当浇至其总量的2/3或顶板20m标记处之前,放慢浇注速度,吊梁吊起主梁后部,锁紧垂直油缸机械锁。
吊梁吊杆的受力应要跟踪测量)→检测浇注状况→养生→拆除后方立柱及墩旁支承安装于前方桥墩→脱开端模及一至二节内模板→施加预应力、压浆→检测→进入下一操作循环。
4)、滑移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①、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现浇施工的专用设备,现场拚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要求如下: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
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作业前进行技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电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液压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②、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a、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b、栏杆、梯子、平台等安全设施是否安装齐全、牢固。
c、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
d、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③、对移动模架各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④、对移动模架每施工完一孔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办理签认记录手续。
⑤、风力≥6级时,严禁进行过孔作业;风力≥11级时,应停止任何施工作业,切断电源,并拉必要的缆绳。
⑥、用户应按实际情况,制订详细可靠的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
⑦、移动模架的所有移位a、必须在有关技术人员的监视下进行。
b、必须检查所有影响移位的约束是否已解除、移动方向是否有障碍。
c、必须基本同步,并注意纠偏。
⑧、安装前方立柱时必须对承台基础进行清理,垫平,测量标高。
⑨、所有机构相对运动(面)处,应涂3号钙基润滑脂。
⑩、所有精轧螺纹钢筋不得有任何损伤。
⑾、在混凝土张拉到足以克服自重后,可将模架整体下落20mm左右;或缩短底模螺旋千斤顶,以减少模架上弹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检查各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⒀、液压系统:a、启动液压泵之前,检查截止阀是否关闭、换向阀是否在中位。
b、启动液压泵,检查系统压力是否正常,管路是否有渗油。
c、每施工一孔,垂直油缸注意进行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