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考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一选1、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③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④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据此回答2—3 题。

2、上述目标的提出,是为了()①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②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③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打下基础④消除人们的收入差别,防止两极分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3、上述目标的实现()A、将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打下基础B、将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同时富裕C、标志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告结束D、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4. 下列关于艰苦创业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的结果②艰苦创业精神是某个时代特有的精神③艰苦创业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在④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④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将会带来以下变化()①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②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④国家的综合国力将进入世界前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做到()①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④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是()①外在的环境②自身条件的局限③努力程度的不够④上天的安排⑤目标太高或太低⑥没有持之以恒地去追求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⑦8、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中学生()A必须让国家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必须考上大学,并考上研究生C只能选择升学,不能选择就业D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9、关于终身学习理解正确的有()①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生活方式②身学习有助于人的持续发展③就是每天上网查资料,早起晚睡读书④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下列事例中能够体现学生创新精神的有()①张腾课余时间利用废旧电线制作动物、人物造型②高飞利用多种方法解答数学题③展翅利用废旧零件制作飞机模型④小三参加学校组织的书画大赛⑤鹏程改进普通晾衣架为一架多用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11、体现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的内容是()①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②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③信息化特征明显④终身学习的时代到了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2、学习生活中经常感受压力,下列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是()A.请几天假休息好了再上学校B.向网络朋友诉说C.逃避学习,降低对自己的要求D.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二、非选择题1、填一填9%(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科技和教育还比较落后,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说明:(请用第三课所学知识回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资料显示:上个世纪90 年代末,我国从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

从人口看,2000 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4%,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2%,未达温饱和小康水平的占12.34%。

从区域经济上看,存在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的差距。

这说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

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追求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更离不开艰苦奋斗。

表明。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表现出的不懂节约、铺张浪费现象令人堪忧。

但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认识。

家长甲认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注意勤俭节约,让他们懂得一米一饭,粒粒皆辛苦。

家长乙认为:我们过去节俭是因为穷,孩子们赶上了小康生活,享受是他们的权利,艰苦奋斗不提也罢。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位家长议论的认识。

9%3、根据所学知识,组织同学观察社会,做一个调查报告,然后结合自己生活设计和组织一次以艰苦奋斗为主题的班会,使同学们不仅有思想认识,而且身体力行,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

4%4、(2007中考模拟题、新课程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小就立志干一番事业。

在小学时, 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的医生, 进入中学后, 他又想成为一名作家。

然而进入高中后, 他对当时的软件开发特别感兴趣, 在大学还没有毕业, 他就投身于软件开发, 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行不懈的拼搏、奋斗, 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 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 实现理想必须动手去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1) 比尔·盖茨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分)( 2) 你认为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何重要意义? ( 4 分)( 3) 试结合比尔·盖茨的事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 5 分)5、(2007《中学课程辅导报》)张心强每逢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就开始心情烦躁,坐立不安,甚至顶撞父母,和同学闹矛盾,他曾经与好朋友李从容说:“快要考试了,我不由自主地想发脾气,心里烦得很”。

想一想:(1)他患上了什么病?得病的原因是什么?4%(2)你能为他开出药方吗?6%6、(2007《中学课程辅导报》)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人生岔路口最关键的是做好选择,你准备怎么做?8%7、(2007《中学课程辅导报》)请你谈谈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6%8、(2007《中学课程辅导报》)人生有没有理想都一样。

8%9、(2007中考模拟题、《中学政史地》杂志)材料一: 2006 年河北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 为2003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我省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达到10300 元, 增长13%; 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 元, 增长8%左右。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是惠及全省各族人民的, 是全省各地和全省上下的共同任务, 需要全省各地和全省上下较长时期共同努力。

(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 2) 请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该省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6%( 3) 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6%(注:以上问题请用初三全册相关回答,部分答案在第四单元)答案一、1-5 CDACA 6-11 DADDCC二、1、(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

(2)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艰苦奋斗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在。

2、家长甲的认识是正确的,家长乙的认识有误。

(1)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它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

(2)我国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现阶段,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条件优越一些也是应该的,但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改造世界的工程也就越艰巨,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青少年更要从小培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所以说家长甲的认识是正确的,家长乙的认识有误。

3、(1)我对艰苦奋斗的认识;(2)艰苦奋斗的过去、现在、将来;(3)我们生活中的艰苦奋斗和非艰苦奋斗行为;(4)如何让艰苦奋斗伴我行。

4、( 1) 理想可以有很多, 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 2) 树立理想的作用和意义: 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 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 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 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 3) 从比尔·盖茨的事例中可知: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发展变化的。

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 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 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推动理想的实现。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还应该增强自身的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还需要付出实际行动, 并且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5、(1)张心强患的是考试焦虑症。

面对重要考试的来临,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所以患病。

(2)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他应该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首先,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其次,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再次,增强自身实力。

总之,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必经的考验。

6、学会自己作出选择,做自己的主人。

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提高选择能力,把握选择机遇,慎重地进行选择。

其次,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在选择前,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搜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即综合考虑社会的需求、父母的期望、自己的兴趣、家庭的条件、自我的实际需要等,最后作出选择。

第三,选择意味着责任,要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责任。

7、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