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影像-X线解剖
(四)颈椎张口位片
枢椎齿突-顶端圆隆
夹于寰椎两侧块中间 几乎与前后弓影垂直
关节突关节-左右对称
寰椎下关节面 枢椎上关节面
外倾角-关节面稍向外下倾斜
(约200 )
二、胸椎的正常X线解剖 1、正位片 2、侧位片
(一)、胸椎正位片
胸椎-12块椎骨(呈四方形) 椎间隙-上下缘互相平行
-大致相同(相邻) 肋椎关节-肋骨肋小头+椎体肋凹 肋横突关节-肋结节+横突肋凹 车轴关节-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
椎小关节-上下关节突( C2~7 ) 关节面-前上斜向后下(400~450)
-间隙清晰 C2棘突-宽大 C7棘突-最长 C4-5 -椎体前部可稍偏窄
轻度楔形变(正常)
(三)颈椎斜位片
主要观察椎间孔
左后斜位-右侧椎间孔 右后斜位-左侧椎间孔
椎间孔呈卵圆形 C2~5之间稍小,C5最小 C1~2、6~7椎间孔较大 两侧对称
横突-狗嘴 上关节突-狗耳 弓根-狗眼 下关节突-前腿 腹板-狗腹 对侧横突-狗尾 峡部-狗颈 对侧下关节突-后腿
四、骶尾椎的正常X线解剖
1、正位片 2、侧位片
(一)、骶尾பைடு நூலகம்正位片
骶骨-尖朝下五边形 中线部-骶中嵴及骶管 两旁-四对骶前孔 两侧缘-上部斜向外方
-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 腰骶关节-骶骨上关节突
五、脊柱的整体观(侧位)
椎间孔-椎骨上下切迹之间 前缘-椎体和椎间盘后缘 后缘-止于关节突前缘
以后又变小
五、脊柱的整体观(正位)
椎弓板-椎弓峡部与棘突之间的宽骨板 移行椎-
C7出现颈肋-向胸椎移行 T12肋骨缺如-胸椎腰化
-反之L1胸化 L5常见骶化-完全或部分
骶椎可腰化
五、脊柱的整体观(侧位)
脊柱-位于躯干后部 走行-不在一条直线上
四个生理弯曲:
颈曲-前凸(C4明显) 胸曲-后凸(T7明显) 腰曲-前凸(L4明显) 骶尾曲-向后凸出
可偏斜于一侧
(二)、骶尾椎侧位片
生理性后凸(女性更明显)
骶岬-骶骨体上缘前突 骶尾关节-前面平滑连续
-后面不整齐
骶角、尾骨角
尾骨-骶尾关节下方(4块)
上大下小 前屈弧度差异较大
(二)、骶尾椎侧位片
骶骨角-340(国人为29.520) -骶骨上缘延长线与水平线 -角度增大表示脊柱不稳
承重线- L3椎体下缘中点作垂线 -应通过骶骨上面 -骶岬前方12.5mm -表示腰骶部不稳
正常脊柱X线解剖
北京天坛医院
放射科
Ⅹ≈
周海
脊柱的组成
脊柱: 颈椎-7个 胸椎-12个 腰椎-5个 骶椎-5个 尾椎-4个
脊椎骨构成: 椎体+椎弓
一、颈椎的正常X线解剖
1、正位片 2、侧位片 3、斜位片 4、张口位
(一)颈椎正位片
C3~7形状相似
-近似舟状或鞍形
C2~6颈椎棘突末端分叉(C7无)
(四)颈椎张口位片
寰椎和枢椎正位像 主要观察
寰椎侧块 枢椎齿突
构成-寰枢关节 关节间隙-左右相等
-对称
(四)颈椎张口位片
寰椎-枕骨下方(无椎体) 寰枕关节-枕骨髁+
寰椎两侧侧块上关节凹
肋横突-侧块两旁突起 -内有横突孔(椎动脉)
前后弓-重叠呈横行狭窄骨影 -连接于两侧块之间
中央-前后结节重叠影
椎间孔近似圆形-小于腰椎 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
相邻棘突依次覆盖呈叠瓦状
三、腰椎的正常X线解剖 1、正位片 2、侧位片 3、斜位片
(一)、腰椎正位片
椎体-较大、四方形(两侧缘略凹) 横突-左右对称、 L3最长大
L4最小(尖刀状) L5宽大(可骶化)
棘突-居中、较长
下端膨大呈水滴状 两旁椎板+椎弓根显示清晰
+L5下关节突
(一)、骶尾椎正位片
骶髂关节-间隙下1/3可显示(3mm) 中上部-两条分开致密线 中间-无透亮间隙 外侧-一条关节前部线 内侧-一条关节后部线 其间-耳状关节面重叠影
后方~髂骨 前方~骶骨翼
(一)、骶尾椎正位片
骶髂关节向下-骶骨侧缘急剧内斜 骶尾关节-与尾骨(中线处)
-可以显示 -可见骶角和尾骨角 尾骨-不一定居中
(一)、胸椎正位片
椎弓根-长卵圆形(3X5mm、对称) 胸椎旁线-纵隔胸膜
-左侧清晰(T5~11) 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位 关节间隙-正位不能显示 棘突-居中、卵圆形或水滴状
投影缩短失真
(二)、胸椎侧位片
呈生理性后凸-自然弧线 椎体-四方形
后援略高于前缘(T11、12最明显) 可见椎小关节间隙
五、脊柱的整体观(正位)
脊柱-位于躯干中央呈纵形柱状 椎骨-自上而下椎体小大 横突-椎体两侧缘
-伸向外方、左右对称 -内部骨小梁横向排列 椎弓根-位于椎体阴影两侧(横轴位)
-颈椎圆形 -胸腰椎卵圆形
五、脊柱的整体观(正位)
椎弓根间距:
C2向下 -逐渐加大 C5~6处-最大 C7~T3 -急剧变小 T10处 -恒定(最窄、20mm) T11~S1-逐渐变大
(一)、腰椎正位片
上关节突-偏外 -关节面朝内
下关节突-偏内 -关节面朝外
关节间隙-矢状位 -正位显示清晰
(二)、腰椎侧位片
生理性前凸
可显示-椎体 -椎弓根 -棘突 -关节突
L5与髂嵴重叠
腰椎指数-平均81% -<80%表示骨质疏松
L3-中心高径/前缘高径
(三)、腰椎斜位片
观察范围常限于椎弓部分 常形象把椎弓比喻为狗之侧影
五、脊柱的整体观(侧位)
椎体-四方形-前后径高径 -后缘前缘(L5相反) -边缘为致密骨皮质 -中部为骨小梁(纵形为主)
后切迹-椎体后缘中部
(滋养动脉管)
永存骨骺-椎体前上角(▲)
五、脊柱的整体观(侧位)
椎间隙-上下椎体之间透亮间隙 -正常范围2~6mm -胸部较窄 -腰椎较宽(L4~5最宽) -腰骶椎间隙很窄 -前后并部等宽 -老年较年轻人窄
C7横突-斜向外下方 -与T1正相反
椎体上缘-中间微凹 -两侧端上凸
(一)颈椎正位片
钩突-斜面向内三角形小突起 -指向椎间孔和肋横突孔
斜坡-椎体下缘两侧端圆钝斜面 钩椎关节-上一椎体斜坡
与下一椎体钩突内斜面 钙化喉软骨 气管柱状影
(二)颈椎侧位片
生理性前凸
寰椎-无椎体 -前弓前端见前结节
后端见枢椎齿突
-再后为寰椎后弓和后结节 枢椎-齿突参与构成寰枢关节 腭枕线-齿突顶端在其下方
3mm可诊断颅底凹陷症
(二)颈椎侧位片
齿突前缘-上延于枕骨大孔前缘 后缘-下延于颈椎椎体后缘
寰椎后弓前缘-上延于枕骨大孔后缘 -下延于脊柱椎管后缘
寰椎前弓后缘-下延于颈椎椎体前缘
(齿突前缘)
三条线-向下顺延
大致平行
(二)颈椎侧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