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数字测图方法(zbx)
第2章数字测图方法(zbx)
二、数字测图产品的数字化
数字地图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便于成果更新 2、避免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 3、便于传输和处理,并可供多用户同时使用 4、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 5、便于建立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6、便于成果的使用 总之,数字地图从本质上打破了纸质地形图的 种种局限,赋予地形图以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地形 图的自身价值,扩大了地形图的应用范围,改变了 地形图使用的方式。
⑦航测像片量测成图模式
用解析测图仪或经过改造的立体坐标量测仪量 测像片点的坐标,并将量测结果传送到计算 机,形成数字化测图软件能支持的数据文件。
三、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要求
《大比例尺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机助制图规范》、
《1:500、l: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1:500、1:1000、l:2000地形图图式》; 《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数 据记录格式标准》等, 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后,现已在全国颁布执行。 上述规范规定了野外测图的技术要求,使数字测 图生产规范化;规定了统一的地形图要素分类(共分九 大类)与编码(采用线性四位编码法),以便实现现在各 数字化测图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同一数据接口。
②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它采用手工健入观测数据到电子手簿,其它与第一 种作业模式相同
③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 模式
先用平板测图方法测出 白纸图,然后在室内用 数字化仪将白纸图转为 数字地图。
④旧图数字化成图模式
我国早期的数字测图的主要作业模式。20世纪80年代 末、90年代初。 87-97年主要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数字化旧图。
第三节 数字测图的基本方法
一、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 (一)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 1、传统的地形测图(白纸测图) 2、数字测图:地形信息和地理信息的数 字化及作业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 3、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将地面上的地 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 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图形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 题图图形。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
采用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绘画法,以文字注记 区别古今内容,将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描述地貌形态
等高线地形图:所有的地形信息都正交地投影在 水平面上,用线划或符号表示成比例缩小后的地 物,而地物高度和地形起伏的信息则有选择地用 等高线进行表达。 影像的优点:细节丰富、成像快速、直观逼真等。 多张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像片还能重建实际地形的 立体模型,并可以进行精确进行三维定位。 数字地形: 计算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图 制图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着地图产品的样式 和用图概念。借助于数字地形表达,现实世界的 三维特征得到充分而真实的再现。
航片数据采集
数字摄影测量
1.野外数据采集 (1)普通地形图测图方法 (2)使用测距经纬仪和电子手簿方法 (3)野外使用全站仪方法 2.原图数字化采集 (1)手扶跟踪数字化 (2)扫描数字化或称屏幕数字化 3.航片数据采集
calcomp系列数字化仪
CONTEX 8300扫描仪外观图
(二)数据处理
广义数字测图系统框图
三、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
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为数据采集、数据处 理和成果输出三个阶段。 (一)数据采集 ①GPS法, ②航测法 ③数字化仪法 ④大地测量仪器法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数字化仪法、航测法 和大地测量仪器法采集数据。
数字测图的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
地形数据采集 原图数据采集 数字化仪数字化 扫描仪数字化
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与过程
(二)地图图形的描述
图形要素:点、线、面三种图形要素,其 中点是最基本的图形要素。但要准确地表示 地图图形上点、线、面的具体内容,还要借 助一些特殊符号、注记来表示。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定点位)
传统方法:人工干预较多。 数字测图:经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 动计算、自动识别、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 式符号等),自动绘出所测的地形图。
⑤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平板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用计算机屏幕来模拟图板, 用软件中内置的功能来模拟铅笔、直线笔、曲线笔,完 成曲线光滑、符号绘制、线性生成等工作。
⑥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将现代化通讯手段与电子平板结合起来,又 持便携式电脑的作业员在跑点现场指挥立镜 员跑点,并发出指令遥控驱动全站仪观测, 观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到便携机,并在屏幕 上自动展点。
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
细分目前我国数字测图作业模式: ①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②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③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模式; ④旧图数字化成图模式; ⑤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⑥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⑦航测像片量测成图模式。
①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测记式,为绝大部分软 件所支持。该模式使用 电子手簿自动记录观测 数据,作业自动化程度 较高,可以较大地提高 作业工作的效率。 是目前主要的作业模 式。
总之: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 大类,即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使用傅 立叶级数和多项式来描述地形是常用的 数学描述方法。规则格网、不规则格网、 等高线、剖面图等则是图像描述的常用 方式。
(二)数字地面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DTM):地面点的空间坐标 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描述。 数字地面模型中所包含的地面特性信息: 1.地貌信息:高程、坡度、坡向、坡 面形态及描述地表起伏情况的更为复杂的地 貌因子; 2.基本地物信息:水系、交通网、居 民点和工矿企业及境界线; 3.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土壤、 植被、地质、气候; 4.主要的社会经济信息:人口分布、 工农业产值、国民收入。
绘图信息结构图
点的定位信息 几何信息 绘图信息 连接信息 属性的定性信息 属性信息 属性的定量信息
绘图信息: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 定位信息亦称点位信息,X,Y,Z(H)表示 的三维坐标。点号在测图系统中是唯一的,根据它可 以提取点位坐标。 连接信息:指测点的连接关系,它包括连接点号 和连接线型,。 上述两种信息皆称为图形信息,又称为几何信息。 属性信息: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属性的定性信息:用来描述地图图形要素的分类 或对地图图形要素进行标名,一般用拟定的特征码和 文字表示。 属性的定量信息:是说明地图要素的性质、特征 或强度的。
数字测图
第二章 数字测图的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
1.1 概述 1.2数字测图与白纸测图的区别 1.3数字测图的基本方法 1.4 本章小结
1.1 概述 一、数字地形表达
(一)地形表达的方法
绘图:是很粗略地反映所见到的地形景观; 早期地图:用半符号、半写景的方法来表 示地形,在二维介质平面上对实际的三维地 形表面的表示和描述。 现代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 号系统概括地将地面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表示在平面上。 三个基本的特性:数学法则性、制图综合 性和内容符号性。
作业
P.4 1.1题 P.18 2.1, 2.3, 2.4, 2.5, 2.7
下周三上课前交上来!
三、数字测图成果的高精度
1.白纸测图是模拟测图方法,其比例尺精度决 定了图的最高精度。 2.数字测图中全站仪测量的数据作为电子信息, 可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成图、绘图。
四、数字测图理论的先进性
诸如大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的建模理论、等高 线的插值和拟合理论、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图形学、数 字地形图内外业一体化测绘的理论、数字地图应用的 理论、电子测绘仪器(含计算机)的原理、检核与使用 方法、测绘软件系统的设计理论与实施,以及一些新 的作业方法的建立。
DTM-DEM-三维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地面模型(DTM):
三维模型
二、数字测图系统的概念 1、 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 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
按输入方法:原图、航测、野外、综合采样 (集)数字测图系统。 按硬件配置: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测图系统, 电子平板测图系统等。 按输出成果:大比例尺、地形地籍、地下管 线数字测图系统,房地产测量管理系统,城市规 划成图管理系统等。
数字测图工作原理:由系统编码、图式 符号连接信息一一对应的设计原则所实 现的。
(三)数字测图需要解决的问题
归纳起来,数字测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使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计算机 识别。 ②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信息进 行一系列的处理。 ③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 形,由屏幕输出或绘图仪输出各种所需的图形。 ④按照一定的要求自动实现图形数据的应 用问题。
二、数字测图作业模式
两大作业模式:数字测记模式(简称测记式) 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 数字测记模式:就是用全站仪(或普通测量 仪器)在野外测量地形特征点的点位,用电子 手簿(或PC卡)记录测点的几何信息及其属 性信息,或配合草图到室内将测量数据由电子 手簿传输到计算机,经人机交互编辑成图。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就是全站仪+便携机+相 应测图软件,实施外业测图的模式。便于发现错
(三)成果输出
显示屏 磁盘或磁带 GIS图形数据库 专题地图(绘图仪或打印机)
第二节 数字测图与白纸测图的区别
一、数字测图过程的自动化 (1)地面数字测图在野外完成观测,记录观 测值是点的坐标和信息码。 (2)地面数字测图工作的地形测图和图根加 密可同时进行。 (3) 在通视良好、定向边较长的情况下,地 形点到测站点的距离比白纸测图可以放长。 (4)地面数字测图在测区内部不受图幅的限 制。 (5) 数字测图的立尺位置选择更为重要。 (6)数字测图突破了“图”的概念,而突出 “数”的概念。
数据预处理:包括坐标变换、各种数据资料的匹 配、图比例尺的统一、不同结构数据的转换等等。 数据转换:内容很多 数据计算:主要是针对地貌关系的。插值模型 建立、插值计算、等高线光滑处理误差调整,消除 非直角化误差等 图形生成:平面图形数据文件和数字地面模型文 件 图形编辑与整饰:图形修改、编辑、整理;汉字 注记、高程注记、填充符号、图形拼接、图形分幅 和图廓整饰等。 图形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图形信息的全息保存、 管理、使用等。